[中图分类号]D33.7;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52(2014)05-0109-07 冷战时期,中苏关系一直是西方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主办的《中国季刊》自1960年创刊后,对中苏关系问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共发表了38篇有关中苏关系问题的文章,其研究领域涉及苏联大国沙文主义、中苏军事合作、中苏贸易、中苏边境问题等方面,其中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关系问题是《中国季刊》关注的焦点。本文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关系的发展为主线,从中苏政治利益冲突、军事利益冲突两个方面解读《中国季刊》对中苏关系破裂问题的研究。 一、中苏政治利益冲突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苏联开始担忧中国的崛起。在国际事务中,苏联对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感到担忧和不满;在对中国领导人毛泽东的评价问题上,苏联也一直持压制态度。中苏关系在政治摩擦中逐渐恶化。 (一)中国的崛起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和西方国家都更加关注中国的发展。按照国际关系发展的惯例,人们普遍认为大国的崛起会导致利益格局产生变化,并引发新的战争。尽管中国一再强调坚持和平发展战略,但中国的发展仍引起了苏联和西方国家的担忧。在美苏冷战格局下,西方国家对中苏关系的发展走向十分关心。1960年《中国季刊》创刊号刊发了美国国际问题专家罗伯特·诺思撰写的《中苏同盟》[1]一文,对中苏政治利益冲突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罗伯特·诺思认为,中苏关系复杂而微妙,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苏关系处于不断调整阶段,苏联对中国的发展潜力感到焦虑。他在追溯了自中共成立以来中苏关系发展的过程后指出,中共建立初期,以斯大林为首的共产国际具有很强的领导权;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失败以及20世纪30年代“立三路线”的失败,共产国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罗伯特·诺思认为中苏两党的关系不具有平等性,中苏两国之间的利益也不具有一致性。他认为,近代以来中国饱受压迫与剥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由被压迫的民族变为独立国家,中共不仅带来了新的价值体系,而且还担任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势必要求实现中国的强大与复兴。因此,中国独立自主的要求与苏联的强权政治之间势必产生矛盾,中苏之间的摩擦将不断加剧。罗伯特·诺思还分析了1952年斯大林执政时期以及1954年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中苏之间缔结的条约。他认为,在斯大林执政时期,中国在与苏联的交涉中处于弱势地位,中国对斯大林思想的宣传也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但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中国在与苏联交涉的过程中却逐渐把握了主动权,中国开始处于有利地位,甚至在某些问题上具有了很强的话语权。他认为,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国话语权的提高体现了毛泽东威望的提升以及中国自主权的增强。 另外,罗伯特·诺思分析指出了斯大林去世对中苏关系的影响:苏联在领导人接班问题上出现混乱,影响了苏联政治的权威性和实效性,而中国保持着领导人接班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保证了领导人的权威;赫鲁晓夫在对斯大林的评价问题上很不成熟,导致苏联产生了政治动荡,而中国把斯大林的功绩放在首位,错误放在次要位置,这一评价方法保持了政治的稳定性。罗伯特·诺思认识到了苏联否定前任领导人做法的极端性,肯定了中国对斯大林评价的合理性;国家领袖的评价问题关系到国家政策发展的一致性以及国家的政治稳定性,苏联武断否定前任领导人的行为对苏联的政治威望造成了很大打击;中国正确处理了对斯大林的评价问题,保持了中国的政治威望,也为以后中国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经验。罗伯特·诺思认为,中国的现实发展情况与发展预期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苏在政策调和方面将日益困难。他预测,中国在发展中将会遇到国内与国际关系的双重困境,中苏关系会在未来的摩擦中走向破裂。 从《中国季刊》刊发的文章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对中苏同盟保持着高度关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中苏同盟有着很强的戒心。西方国家谨慎地观察着中国崛起对中苏关系的影响,他们对中苏关系破裂保持着很高的心理期待。中苏的不同国情,势必会对国家发展政策产生影响;罗伯特·诺思对中国的现实国情与发展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了悲观的预测,这体现了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崛起的恐惧。 (二)苏联对中国国际事务的干涉 《中国季刊》刊发多篇文章评论了中苏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利益冲突,以及中苏关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政策分歧。 《中国季刊》1960年第4期发表了克劳斯·普林斯海姆撰写的《中国外交政策的新视角》[2]一文,回顾了东欧国家与新中国的外交发展过程。作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东欧各国继苏联之后纷纷与中国建交,但在斯大林生前及死后的一段时间内,鉴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以及苏联想打压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地位,中国与东欧国家的关系没有实质性进展。《中国季刊》1962年第3期刊发了W.A.C.艾迪撰写的《中国、苏联和第三世界国家》[3]一文,作者认为,从1956年开始,中国就积极增强国际影响力,特别是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但是苏联对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感到担忧,并担心中国会影响其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地位。作者还认为,中苏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冲突最早可追溯到1955年万隆会议。苏联对于万隆会议的期望是想通过和平共处实现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扩张、苏联工业水平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逐渐削弱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国参加万隆会议的目的是赢得第三世界国家的朋友,打破国际禁运,在整个世界市场挖掘所有潜在资源,建立一个依靠自身的完备的中国工业体系,实现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作者引用爱德华·卡德尔①的观点指出,中国远离世界市场使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畸形化,1956~1957年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失利,本质上是因为中国对苏联石油进口和军事援助的依赖。中国在万隆会议的表现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但是苏联方面却对此表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