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推进与深化,高等院校已由过去单纯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转变为办学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样化、资源配置市场化、“校、院”管理层次化的事业法人实体,高校的运作正逐步融入市场,采纳“类企业”的治理结构。这种治理结构是基于多层次的代理契约而形成的,需要对受托责任人的管理和所使用资源效益进行有效监督评价。内部审计作为服务与保障高校改革与发展的一种微观管理手段,如何充分发挥其监督与评价、确认与咨询功能,对推动高校治理、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保证组织目标有效实现,越来越被重视和利用。由此,内部审计价值增加理念也应运而生。 一直以来,业界人士对内部审计理论有一定的探索与研究。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01)《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此定义已将内部审计的职能从以前的检查和监督扩充到了一种价值创造活动。2005年IIA第64届年会上也提出,内部审计要建立价值增值的功能。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内部审计工作实践、探索与创新,对高校的增值型内部审计有了新的认识与界定。笔者认为,增值型内部审计就是以增加高校的价值为目标,通过在高校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高校治理领域中开展确认和咨询服务,帮助高校防范风险、优化资源配置、完善高校治理、提高高校运营的效率和效果,最终实现促进高校价值增值的目的,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增值型内部审计在高校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已初露端倪。据统计,近三年来,浙江省高教系统内部审计共审计项目26082个,审计资金1674.46亿元,查出问题资金3.82亿元,提出审计建议18432条,促进增收节支12.52亿元(如表1)。 可见,增值型内部审计在高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然,从表1看,它主要体现在促进增收节支的绝对数上,但对增值型内部审计在高校治理中如何体现其价值主张、如何实现组织目标的有效途径、如何构建良性互动体系还待进一步探究与实践。
1 增值型内部审计在高校治理中的价值主张 相对于传统内部审计,增值型内部审计在审计理念、目标、定位、职能和范围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审计理念更新 首先,要树立“防范胜于纠正”的理念。必须紧紧围绕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点环节,把握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建立内部审计自我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审计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为学校有序、高效、持续、快速发展铺就坦途,保障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 1.2 审计目标延伸 进一步树立“防范风险”与“增加价值”的目标。防范风险,就是通过关注高校的战略方向,评估和改善高校的风险控制,帮助高校识别、预防、降低和规避组织风险。增加价值,就是通过持续改善内部审计的质量,提出建议措施,促进高校改善管理,帮助高校顺利达成目标,增加组织价值。 我们认为,传统内部审计仅服务于管理层,而增值型内部审计定位为服务高校管理层及利益相关者,其目标由微观转向宏观,与高校的目标联系到一起。在内部审计的各种目标中,应突出强调防范风险和增加价值这两个主要目标,并以此引导整个内审工作。 1.3 审计职能变化 通过职能转变,建立三种标准,即“质量、效率、效果”。随着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与电子信息化的普及,增值型内部审计的职能不仅囿于“评价”功能,而且增加了“确认和咨询”功能;不同于传统内部审计强调通过事后“检查和评价”来发现问题,增值型内部审计更强调事前提供咨询、事中积极参与控制;不仅要发现问题、客观评价单位的潜在风险和失控点,还要帮助解决问题,提出实质性和预防性的管理建议,真正达到提升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的内部审计工作标准。 1.4 审计范围拓展 增值型内部审计需要审计工作实施全覆盖,即:审计范围关注的焦点从组织个体成员的微观层次转向整个组织的宏观层次,包括整个组织,涉及所有相关人员;其工作重点不只限于日常经济业务与管理细节,更需关注组织的战略方向、内部治理和风险管理。 2 增值型内部审计在高校治理中的实现路径 增值型内部审计是通过监督与评价、确认与咨询活动,在组织内构建良性互动体系。高校作为“类企业”,在内部审计的价值实现中,既有与企业共同的特性,也有相对于公司治理的一些特殊特征,从而提出了更多功能要求。我们认为,内部审计增加学校治理的有效路径主要有三个: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改善内部管理评价体系;提供内部审计管理咨询(见图1)。 2.1 完善高校内部审计机制,促进价值增值 内部审计是学校治理的重要保障。增值型内部审计,作为一门科学,它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律可循。作为一门技术,它离不开与时俱进的方法手段:作为一门艺术,它更考验的是枯燥数字之外的工作智慧。结合高校实际,笔者认为,增值型内部审计在高校治理中的实现途径首先应该从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