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汉—清代饥荒序列的重建及特征分析

作者简介:
滕静超,苏筠,方修琦,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滕静超(1992~ ),女,江西铅山人,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灾害及气候变化影响。

原文出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内容提要:

粮食安全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长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而“饥荒”属于粮食不安全的极端情况,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以史为鉴,重建中国古代饥荒序列,可为进一步分析饥荒的成因、影响等提供基础数据,为解决当前的粮食问题提供借鉴。本文以《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为主要数据源,《中国灾害通史》辅之,重建中国西汉至清代的饥荒年数、次数、综合指数序列,并分析其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不论是发生年数还是次数,饥荒的时间序列没有显著的周期性,呈一定的波动趋势;(2)从饥荒综合指数序列看,存在6个饥荒相对多发的阶段,其中460~520AD、660~710AD、1420~1560AD饥荒影响范围大、发生时段集中,1160~1230AD、1640~1850AD饥荒频发但区域集中,而1260~1360AD饥荒频发且区域广布,各阶段饥荒的频率、强度特征不同;(3)饥荒本身并非一种自然现象,而是天灾人祸并行的结果,在有原因说明的记载中,旱灾、水灾、蝗灾、疫灾、赋税等都会引起饥荒。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5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05(2014)04-0126-07

       一、前言

       饥荒,同义词“饥馑”,其发生反映了粮食生产和供应极端不安全的状况。粮食安全的概念,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于1974年11月在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此后,粮食安全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长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根据研究学者的论述,可将粮食安全的概念从供应和粮食分配两个角度来阐释,即:既要有足够的粮食供给,同时要保证粮食在任何时间和空间的适时、适地供给①。目前全球粮食安全依然没有解除危机,甚至某些指标还在恶化,如:粮食供给处于紧平衡、粮食价格滞留于高位、饥饿人口有增无减等②。完善粮食应急储备系统,确保粮食市场供应,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状态时期的粮食安全风险仍然是日前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话题。

       中国的耕地仅占世界的10%,人口却占世界的22%,作为粮食生产大国和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拥有5000年文明的中国,从古代到近代都是一个饥荒多发的国度,尤其是处在社会底层的人群,在历史上经常性处于饥饿的边缘,一旦面临天灾人祸,轻则人民流离他乡,饿殍遍野,重则人相啖食。饥荒发生,不仅导致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还会引起社会变化,并且对城市发展造成严重影响③。1921年美国人马罗利考察了当时中国北方的大饥荒后深有感触,把中国称为“饥荒的国度”,可见中国古代社会粮食在生产供应上极不安全。深受灾荒之苦的中国人长期致力于灾荒问题的解决,有着长达三千年的灾荒资料④⑤,经过长期的思想、文化、制度方面的积累,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粮食安全观念和特征,对于解决当前的粮食问题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有关中国古代饥荒的研究,首先是进行广泛的史料整理,针对饥荒史、饥荒成因、荒政等方面的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化的研究较欠缺。量化的研究,主要是统计分析饥荒的时空规律,比如,陈明利用历史资料分析了元代我国北方饥荒的时空分布特点,发现元代北方饥荒在中书省及河南、辽阳、陕西各行省都有发生,但各行省饥荒发生的时间分布很不平衡⑥。袁林采用等级式量化方法,以年为时间单位,以饥荒区域大小为基本依据,将上古至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饥荒史料转化为量化数据,并进行频次分析、阶段分析和周期分析,得出甘宁青地区历史饥荒具有准3年、准5年、7-8年、27年和136年几个明显的周期⑦。用同样的方法,袁林还在陕西开展了类似研究,指出饥荒发生特征与旱灾等自然灾害有着一定的关系⑧。仇立慧统计了黄河中游近2000年来的306次饥荒,认为气候寒冷时期,农业生产受到影响,饥荒发生频率较高;气候温暖时期,农业生产发展,饥荒发生频率较低⑨。

       由于中国史料中有关饥荒的历史记载较分散,且早期的记录大多比较模糊,为长时序的饥荒时空特征及其影响评估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有关研究多数具有局域性或时段性,比如研究区集中于直隶、华北地区、苏北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研究时段上多分为两汉、两宋、元代、明清时期。

       本文拟选取量化指标,重建中国西汉至清代(206BC~1911AD)的饥荒序列,为进一步研究古代饥荒及其成因、影响等提供长时序、高分辨率的基础资料,为现代粮食安全问题提供借鉴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

       1.资料来源及饥荒数据库的建立

       饥荒的资料主要来自于:(1)《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⑩,该史料集较为系统地逐年列出了各类自然灾害,“饥”作为一类自然灾害,与水、旱、风、雪、蝗、雹等并列其中,有关饥荒发生情况的记载,主要记录了饥荒发生的时间和大致范围,该书的记载虽然同其他灾害史料集一样,存在着资料的“薄古厚今”现象,但整体一致性较好。(2)《中国灾害通史》(11),该套书整理了起自先秦、迄于清代年末的灾荒史料,分八卷详细阐述了各朝代的灾害总述、灾害分论、防灾救灾思想以及灾害年表等,其中专门对“饥荒”进行了摘录。但不同卷收录信息的详略存在一定的差异。考虑到数据的一致性和系统性,数据源以《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为主,《中国灾害通史》作为补充。对于两套资料中出现的同一次饥荒事件的重复记录,则保留较为详细的记录。在数据库的整理过程中,还遇到少数明显是同一事件,但在两套资料中年份记载相差1年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则根据原始资料出处核实后确认。

       原始数据库设置了“朝代、年份、月份、饥荒情况的原始记录、资料来源、备注”等几项内容。为了便于分析,其中“年份”的记录转化为公元纪年,“月份”的纪录保持原始记录中的阴历,有的只划分到季节。其中,“朝代、年份、饥荒情况的原始记录、资料来源”四项指标是每条记录都有的,但“月份”的记录不完全,即数据分辨率确保到“年”。

       在原始数据库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派生统计项:受灾次数。主要是因为:有的一条记录中,描述了本年内多个地区发生的饥荒,比如“宋台、衢、婺、饶、信州饥,剽盗起,台尤甚”,而有的记录则是同年内多个地区的饥荒逐一拆分为多条记录,或一条记录中只记录了一州(路、县)的饥荒,比如“三月庚寅,苏州府嘉定县水,民饥”。为了尽可能实现每条饥荒记录中区域范围大小的可比性,增加“受灾次数”一项,统计各条记录中涉及的区域数,比如刚才的前一个实例中认为包含了发生在台州、衢州、婺州、饶州、信州五个州(路、县)的5次饥荒,而后一条记录中只发生了苏州府1次饥荒。截取部分数据库示例如表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