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城镇化进程下的“环城圈”村镇衍变

——以天津地区为例

作 者:

作者简介:
由俊生,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300072; 任吉东,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300191

原文出处:
史林

内容提要:

作为近代城乡关系的重要一环,城市与“环城圈”村镇关系的研究尚属薄弱环节。文章以近代天津为例,通过考察天津城市发展对周边村镇的农业商品化以及村镇工商副业发展的影响,揭示了大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特有的互动促进以及某种程度上的“虹吸效应”,并与江南城乡关系做了初步的比较。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5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2;K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73(2014)05—0001—10

       区域是城市的生存基础与发展前提,其中城乡关系是城市与区域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与周边村镇则是城乡关系中最直接的一环。任何一个城市的发育成长,都离不开周围村镇的辅助支撑,反之,城市的发展也会给周围村镇以深刻的影响。“城市工业的发展必须以该城市近郊、至少是附近地区农村经济商品化的发展为基础才有出路。在近代交通运输力量有限和封建关卡尚存的条件下,如果没有附近地区的销售市场和原料市场是很难与帝国主义竞争而立住脚跟的。可以这样讲,城郊农村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往往是衡量该城市近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所以,对农村经济,首先是近郊或附近区域农村自然经济解体状况的考察,对于该城市近代化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特别着重考察附近地区农村经济与该城市工商业发展的相互关系与影响,并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对研究今天城乡关系,市管县体制都有积极意义。”①

       在城镇化浪潮汹涌而来的背景下,城市周边村镇的发展去向何方,成为当前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些“环城圈”村镇的发展有何特点,它们与城市怎样互动,是挟城市之势转化为次级中心,还是被城市吞并而成为城区一部,它们的发展趋势如何,而影响它们发展的因素又有几何,各个地区相比又有哪些异同,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命题。

       作为华北区域体系的中心城市,关于天津与其腹地的研究颇丰,②但是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环津圈村镇③发展衍变研究尚属薄弱,本文以历代天津志书及时人调查为线索,试图探讨在天津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周边村镇区域内相关农业及工商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并与江南环城村镇发展特点做一简单比较,以求揭示华北区域城乡发展的某些特质及其原因。

       在工业城市兴起之前,城市与乡村、乡村与乡村之间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呈现同质化发展,彼此之间区别甚微。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周围村镇会因为在地理位置、特产优势等空间和物质上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发展路径,构成村镇各具特色的社会经济格局。

       天津城市的成长和城居人口的增加,在狭小的城厢地区,聚集了数十万人口,城市对农村出产的农副产品需要量增加,刺激了城郊农业和渔业的开发,改变了清代以前那种“野多未辟之土,家无担石之储,阛阓熙穰,田畴萧寂”的状况。④总体来说,天津周边村庄,因为靠近城市,多以农商人口混杂,“各农村邻接市尘,农民多有副业,驶船拉车作工等各因其便,经济宽裕,生活尚多安定”。⑤“靠山吃山、靠城吃城”,邻近城市的村镇经济自然与城市生活发生密不可分的关系。

       蔬菜是城市必需品,且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当时的条件下,因涉及到保鲜、成本等因素,天津市场所需之蔬菜,多采取就近供应原则,又因为“天津环境溪流,随处皆可戽水浇畦,故园圃蔬茹之饶,四时弗绝”,⑥因此在天津城“东南城角之华家场、河东王家场、西沽武库等处及附市四乡多有菜园”。⑦据时人调查,“沿河居民在廿年前,多业船为生,本无所谓农业,迨轮船发达,旧船渐被淘汰,只得另谋生计。此为农民经营农业之始……园地均在河之两岸,最远不过二里,作物以马铃薯、韭菜、大麦、白菜、萝卜为大宗……销售每多出口,到上海、香港等处,来天津者则一小部分也”。⑧

       大直沽,包括孙庄子一带是冬菜原料的主要产地,“土、水、肥均属上乘,但因市区不断扩大,制材场地无法解决,是唯一缺点。以白菜品种讲,虽系青叶菜,但棵小帮薄,色泽质量尚好”。其销路不仅供内销,“从1910年正式批量外销,主要地区是香港、新加坡、马来亚、泰国、越南、印尼、柬埔寨、老挝等华侨较多的国家”。⑨杨柳青作为濒临天津的大镇之一,“日常所用的如茄子、韭菜、葱、蒜、菠菜、豆荚、土豆、黄瓜、白菜、罗葡等类无不齐全,产量不但能供本镇的吃用,还能运到天津销售,其中更以罗葡白菜两种,质良驰名”。⑩北斜村村民也有“冬季载车赴津贩卖青菜为商者,日挣日食”。(11)灰堆村“距离津市甚近,又有水陆交通之便,农产物均运往津市销售。其中以白菜为特产品,有大量的产额,行销上海、汉口、香港、大连等处”。(12)天津租界建立后,菜农们又因时就市,“近年来城南之东楼西楼,多种外国菜种,专向租界售之”。(13)于是每值产菜季节,或有满载蔬菜之小船沿河而上,或由菜农肩挑入市,至东浮桥一带销售。“每晨村民肩挑入市,盈筐累担,能供城中一日之需……灌园者赖以为利。”(14)

       在水果方面,则有香木梨和葛沽的桃,梁家嘴的葡萄,瓜类有高丽瓜、西瓜,因所产不足济用,往往舟载而来。其中在海河南岸的李家楼“居民二百余户,围地种马铃薯、大麦外,尚栽桃树甚多。此与各村不同,桃为伏桃与六月先二种,多销售于天津”。(15)赵家庄所产的大面瓜,“多在天津市及近郊销售”。(16)张贵庄附近的“排地香瓜”畅销远近,最为驰名。(17)作为天津县东郊大镇的葛沽镇“盛产非常丰富,除麦豆蔬菜外,要以桃和稻为大量之出品……果实的滋味清香甜美,为他处出产者所不及,每年运售天津市东三省北平上海等地的,大约值数万元”。(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