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中的连动结构(serial verb construction)指的是包含一个以上核心动词的短语,短语内部的语序为动宾或宾动,核心词和宾语之间不能插入句法性质不同的成分,主语和谓语之间允许插入句法性质不同的成分,各动词可共享宾语也可不共享宾语(Baker 1989)。动词与动词彼此之间有先和后、方式和目的等关系,它们可分别与同一对象相连,成为同一主语的两个或几个谓语,其中前一动词(V1)为第一谓语,后一动词(V2)为第二谓语(宋玉柱1992;邢福义1997)。 (1)a.我种菜卖。(共享宾) b.我买书看。(共享宾语) c.我抓住树枝爬上去。(共享宾语) d.我上床睡觉。(无共享宾语) e.他进城买东西。(无共享宾语) f.他站起来拍桌子。(无共享宾语) 以上六句中动词V1和动词V2的顺序不可颠倒,即先发生的动作在前,后发生的动作在后。如果我们将上述六句中动词的顺序颠倒,句子则不合法,如例2所示。这表明连动结构不同于并列结构,如例3所示。 (2)a.*我卖菜种。 b.*我看书买。 c.*我爬上去抓住树枝。 d.*我睡觉上床。 e.*他买东西进城。 f.*他拍桌子站起来。 (3)a.她唱歌跳舞。=她跳舞唱歌。 b.她看电视织毛衣。=她织毛衣看电视。 V1和V2顺序不能颠倒,是针对SVO型语言连动结构而言。对于SOV型语言连动结构,则不存在上述限制。
我 他 找 去 我去找他。 b.
他 衣服 新 穿 喜欢 他喜欢穿新衣服。
我 领子 绣 学 我学绣领子。
我 饭 煮 去 我去煮饭。
我 战士 做 想 我想参军。 然而,并非所有的SOV型语言连动结构中的V1和V2顺序都可颠倒,如例5-6中的动词顺序就不能颠倒。 (5)
ingo dérì pite-mí.Ijo语 她 罗网 织 设置-过去时 她编织并设置了罗网。 (6)
zu-ye ákì buru teri-mí.Ijo语 她 篮子 拿 红薯 盖-过去时 她拿篮子盖红薯。 对上述现象加以概括,就得到以下结构类型: (7)a.S+V1+V2 b.S+V1+O+V2 c.S+O+V1+V2 d.S+V1+V2+O2 e.S+V1+O1+V2+O2 f.S+O1+V1+O2+V2 g.S+O2+V2+V1 h.S+V2+V1 实际上,例7a与7h、7c与7d、7e与7f以及7g正好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语序:SVO和SOV。语序只是改变了动词与宾语的线性顺序,但并不影响二者间的句法语义关系。如果将宾语忽略不计,那就可以得到两种最基本的连动结构类型:S+V1+V2和S+V2+V1。两个类型中,前者遵循语序-时序对应,后者则不遵循语序-时序对应。换言之,SVO型语言连动结构连用动词之间的次序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遵循临摹概念领域的时间顺序,即V1始终位于V2之前。SOV型语言连动结构中,有的遵循“临摹原则”②,有的则违反该原则,形成V2位于V1之前,如玛曲藏语(参见戴庆厦、邱月2008a,b)。 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涉及连动结构的特征、性质、构词方式、句法分布、语用限制、语义指向、论元结构及其实现方式等方面,但对其各个子范畴在句法上的类型差异却未作研究。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连动结构的结构复杂,内部语序多变,语义解释不确定,结构性质确定不统一,学者们在很多方面尚未达成共识,难以进行系统的研究。鉴于此,本文拟在生成语法学理论框架内,从参数差异的角度,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2.连动结构的参数分析:宾语空缺与动词移位 根据生成语法学的“原则与参数理论”(principles and parameters framework),语法由“原则”和“参数”两大部分组成(Chomsky 1981)。“原则”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所有语言。“参数”在不同语言里可以有不同的值,参数的值决定了个别语言的面貌。除了解释不同语言的差异外,参数理论同样适用于连动结构研究,解释连动结构的差异。本文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参数方面,特别是动词移位方面。基于Pollack(1989)的研究,我们提出连动结构宾语空缺与动词移位参数,认为连动结构之间的差异源于宾语空缺和动词移位,宾语空缺触发动词移位,动词移位旨在实现对宾语的赋格要求。根据此论断,连动结构中的一系列语言现象都可以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包括格结构的词序、V1和V2的词序、SVO型语言连动结构和SOV型语言连动结构的形成、共享宾语和无共享宾语连动结构的形成等问题。如果连动结构动词移位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断:连动结构宾语的出现和位置以及连动结构的句式转换均与动词移位的距离有关。具体地说,SVO型连动结构宾语/动词比单一动词宾语句宾语/动词移得要靠前,SOV型连动结构宾语/动词比SVO型连动结构宾语/动词移得更靠前。动词移位参数可以简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