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引入绩效评价制度的思考

作者简介:
李同柱,王贵明,陈智炜,总政审计局

原文出处:
军队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5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引入绩效评价制度,是创新审计手段、提高评价能力,实现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科学评价的重要举措。本文试图梳理体系、明晰标准,对新时期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作理论探讨。

      一、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制度的重大意义

      (一)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

      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引入绩效评价制度,是紧扣习主席强军目标思想和建军治军方略这个“纲”和“魂”,履行好领导干部监督职能的重要抓手,不仅能够把着力点集中于保障和服务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确保有限军事资源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而且能以量化客观的标准评价干部,确保领导干部在经济权力运行方面规范用权。

      (二)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

      实践证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出问题,很大一部分都是作风不严、思想不端、要求不高造成的。经济责任中的绩效评价制度,就是着眼于作风建设的关键环节,在作风建设的后续道路上持续用劲,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定位、量化、细化、评分的作用,对领导干部在经费管理、资源分配、招标投标、房地产管理等经济活动中进行监督把关,预防和遏制经济领域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问题。

      (三)加强审计监督的有力保证

      绩效考评制度的引入,能够更加科学界定领导干部管理财经活动的评价等级和鉴证标准,不仅有助于各级党委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监督指导,而且能加强领导干部的自查、自纠、自审,监督领导干部秉公用权、依法办事,把资源管好、用好,进一步发挥好审计监督与服务职能。

      二、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制度构建

      (一)以绩效管理目标为牵引编制预算

      编制预算是绩效评价的起点。确定预算需求时,既要着眼于单位财经管理审计的绩效目标,又要充分考虑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绩效考核要求。通过对单位年度预算、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对外有偿服务等充分分析论证,为预算编制的资金安排提供合理的分配方案,确保领导干部管理单位财经活动,从资金运行的起点就按照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的标准进行要求。

      (二)以“三性”为标准开展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是以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评价标准的效益审计方法。审计部门依据“三性”的标准,按照经济性为前提、效率性为过程、效果性为目的的要求,对领导干部在财经管理活动中的完成任务情况和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分析,能够更为直观地反映单位财经管理的效益情况,促使领导干部更加注重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进效益,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

      (三)以绩效评价为依据进行结果运用

      经济责任审计的绩效评价结果,是对一段时期内领导干部在单位财经管理领域履职尽责的客观、量化的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审视,可以提炼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倾向性、重点性、综合性的信息。在结果运用的“下篇文章”中,可以依据绩效评价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进行奖励惩处、干部调整和考核评价等后续工作,充分发挥绩效评价在结果运用中指向明确、客观公正的特点。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制度设计,按照资金运行的流程和审计监督的程序,从制定目标、实施管理,到绩效审计、结果运用,构成了一个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的制度体系,如图1所示。

      

      三、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绩效评价

      (一)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特点,指标体系可从经济决策、经济管理、法规执行、事业成效、廉洁自律等五个大项进行分类,并进一步细分为十九个小项。指标评价的程序是,首先应对第三层级的因素进行评估,然后综合对第二层级的因素进行评估,最后进一步综合评判第一层级的经济责任绩效。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如图2所示。

      

      (二)构建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模型

      

      

      (三)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

      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要经过三个步骤,分别是层级中的各种评价指标无纲量化的过程,指标权重评价赋值的过程,以及按照分值模型综合评判的过程。其中,综合评判的过程是集合量化指标与权重赋值的后续工作,要涉及到建立绩效评分模型。

      审计人员在对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进行评价打分时,为了贯彻落实《意见》关于评价等级的重新划分,同时为比较明确地界定任意两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确定具体评价等级的分值,记评价集分值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