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作 者:

作者简介:
顾正娣,东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南京审计学院副教授;王会金,博士,南京审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原文出处:
学海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5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相关理论概述与回顾

      (一)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监督制度,是现代审计制度在中国的一种创新。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始于20世纪80年代。2006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第二十五条新增了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规定: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两办规定),从多个方面对经济责任审计作了更加全面、系统和具体的规定,标志着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正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了应该认真贯彻落实两办规定,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深化发展”的审计思路,以促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为重点,进一步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科学发展,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中国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2011年1月18日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十二五”期间审计工作四大目标和八项主要任务。其中,将加大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力度,推进责任制、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建设。刘家义审计长表示,将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及政策措施层面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全力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近些年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同时得到了国内相关机构和学者的积极关注。巫昌国和程庆(1997)、姜彦秋(1999)、柏继民(2000)、周云平、陈通(2006)等学者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动因、概念、内容、主体、定位、作用和意义等基础理论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理论研究成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其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廖洪(2001)、贾震和王新华(2001)、张建国和沈潞嵘(2001)、吕文基(2002)、河南省审计科研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课题组等研究机构和学者关注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问题,提出了实现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应坚持的相关原则、研究了构建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许百军(2005)、刘颖斐和余玉苗(2007)等学者关注利用交叉学科的理论比如寻租理论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进行探讨,提供了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依据。纵观国内学者的研究,理论界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动因、概念等基本理论进行了广泛地研究,但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风险防范、审计质量控制以及评价模型的研究滞后于对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理论的研究。

      (二)灰色评估方法

      灰色系统理论是由中国学者邓聚龙教授1982年3月首先提出来的,是研究灰色系统分析、建模、预测、决策和控制的理论。该理论诞生以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积极关注,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在不同领域的评估、预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和肯定。1993年,刘思峰教授根据邓聚龙教授灰色系统理论构造的基本思想,首次提出了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方法,该方法十多年来在各类评估实践中得到了大量地运用,解决了生产、科研中的大量实际问题。比如:蔡雪峰等(2004)将灰色聚类评估方法运用于评价地铁暗挖施工技术,段金利、张岐山等(2006)将其与AHP方法联合使用用于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经过长期的实践,刘思峰教授等(2011)针对原三角白化权函数的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新的白化权函数即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并以高校学科建设综合实力评估为例对新旧两类方法进一步对比分析,说明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三)AHP方法

      在工业工程、生产规划、效益评估、决策以及经济管理等领域存在着大量的多属性综合评价问题,即根据评价目的,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一定的评价方法,对被评价对象进行评价的过程。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比如评价目标涉及范围的不同,各目标之间通常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评价的问题往往存在定性和定量的信息,使得多属性评价问题变得复杂,决策者难以很简单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记AHP法)是美国运筹学家Saaty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多方案或多目标的决策方法,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的、层次化的分析方法。AHP法与其他决策方法的综合使用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Masood A(2001)将AHP方法和单目标规划结合,来分别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选择最佳质量控制系统。Ghodsypour S,BrienC(1998)将AHP方法和线性规划方法相结合,来确定最佳供应商及采购数量。

      本文将运用AHP法和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方法,研究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包括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他们各自因为不同的岗位而履行不同的职责,所以,应该要分类别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与一般的财务审计评价相比较,有着更高的要求,与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的评价相比较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要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做出客观、综合和全面地评价,就必须有适应其审计环境的审计评价技术和评价方法,必须构建一套能够反映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本质特征的指标体系,并利用科学、规范、易操作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对这些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分析,以提高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责情况。因此,构建合理、有效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对了解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责情况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部分首先构建涵盖全面、层次结构清晰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