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路径探讨

作 者:

作者简介:
毛勇,时现,南京审计学院

原文出处:
中国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5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本文讨论中的概念界定:以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等方向的审计活动执行主体设置的课程称为审计主体课程,而以财政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设置的审计课程称为审计客体课程。

      审计客体课程为主导,兼顾审计主体课程,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审计主体课程设置为主导,还是以审计客体课程设置为主导,这是困扰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多年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南京审计学院的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2002年以前,课程设置强调审计客体为主导,主要突出财务审计,其结果是专业范围狭窄,不符合社会对审计的需求。2002年学校修改了原有的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行审计客体课程为主导,再按审计主体设置专业方向,但执行至2005年时发现该方案限制了学生的就业选择。2009年之后,学校又进行了第三次修改,取消了三大审计主体方向,在以审计客体设置了专业主干课程的同时,又把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等三门主体课程纳入进来。结果导致两类重复:一是三门课程之间内容重复,二是它们与主干课程重复。无论是政府审计,还是内部审计或社会审计,尽管从主体角度看,其课程设置有所不同,但审计这一共同属性决定了它们在其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基本内容等诸多方面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如果按照这样的模式来构建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会导致课程之间的重复与冲突。因此,以审计客体为主导设计审计学专业课程内容,兼顾审计主体对应的内容,是优化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选择。

      增加课程数量,减少课程授课时数

      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所以难以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便是现有的课程边界不清,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叠度较大。由于审计理论体系不完善,使各审计课程之间界定不清,课程内容重复现象较为严重,专业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同时,专业课程与其先修课程的衔接问题也较突出。这样就减少了学生有效的学习时间,也增加了教师的负担,造成了资源浪费。

      财务会计与财务审计:两者的区别在于回答“如何做”和“如何审”两个主要方面,但在讲授如何审时,必须涉及如何正确地做。正因为如此,这两门课程的重叠度较高。

      审计学原理与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审计学原理涉及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但在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课程中均涉及此部分内容。如何进一步归类,需深入探讨。

      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由于它们都属于审计专业课程,从本质上说审计原理是一致的。因此,教学中如何不重复其共性的原理问题,是改革的重点。

      财务审计、效益审计、IT审计与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前三门课程是按照审计客体设置和分类的,后三门课程是按照审计主体设置和分类的。这两类课程之间有较多的重复内容。因此,究竟以审计客体为主确定课程还是以审计主体为主确定课程,是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核心问题。

      模拟实验与课程实验:审计学专业实验课程大多以两种方式完成,一是模拟实验,二是实验课程。两者内容有重复,需要进一步优化。

      针对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现实矛盾与问题,借鉴国外商科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经验,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以突出课程覆盖面和提高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效果为主导思路,增加课程数量,减少每一门课程的授课时数,是突出这一主导思想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需要在现有的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充分考虑三大审计主体的要求,增加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支撑课程,同时不减少现有的财务会计课程,并在总体学分不变的条件下,减少现有课程的课时数量。推行这样的课程体系,需要辅之以适当的措施,以免出现“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的问题。

      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增大课程实验比例

      目前我国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中审计学专业实验教学主要表现为课程实验(比如南京审计学院的财务审计,授课时间为72课时,其中18课时要求通过实验课程完成)和模拟实验(比如南京审计学院在第五、第六和第七等三个学期分别集中两周时间上实验课)两种方式;实验内容大多集中在会计模拟、审计流程和综合审计应用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就课程设计而言,模拟实验偏多,而且与相关课程内容重复。比如,审计流程模拟与审计学原理课程重复,会计模拟与基础会计重复,综合审计与财务审计、效益审计重复等。由此,在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应增加课程实验即嵌入式实验课程比例,降低模拟实验比例,同时,将模拟实验教学内容扩展至企业管理方面。这样可以在不改变实验课程总体教学时数的前提下,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效果。

      增加计算机审计课程

      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和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普及,审计已经由传统的手工查账逐渐向计算机审计过渡。计算机审计是审计人员运用计算机技术方法,对计算机管理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电子数据的系统,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数据进行的检查。计算机审计内容包括:对计算机管理的数据进行检查;对管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进行检查。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为查错纠弊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审计人员很容易实现对某一类数据的查询和筛选,使手工审计条件下无法做到的详细审查成为可能。同时审计人员不仅能引入财务数据,而且还能引入相关的管理数据,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审计,便于发现管理上的漏洞和舞弊行为。为此,要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突出计算机审计课程的地位,将之纳入专业主干课程中,同时应兼顾支撑课程设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