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辽)太祖初兴,并吞八部,继而用师,并吞奚国”。①契丹将俘获的奚人别置为部,徙于各地。终辽一代,奚人由原来的聚族而居变为不断被迁徙、分散安置,成为辽代奚人居地变迁的一个重要特征。以奚王府为核心的五部奚人生活在奚境内,②奚境在契丹不断蚕食下,逐渐向滦河流域收缩,构成辽代奚族居地变迁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以统和二十年(1002)奚王府迁出七金山土河川(今老哈河上游)为分界,可将辽代奚境的变迁分为早晚两期。 一、辽早期奚境的范围 唐开元初,奚为契丹所迫,迁牙帐由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中上游于七金山土河川。关于奚牙帐驻地的具体位置,据《辽史》记载,辽中京所在地就是故奚王牙帐地。③辽中京遗址位于内蒙古宁城县县城以西老哈河北岸冲积平原上。1974年,在辽中京遗址以西约50公里的存金沟乡喇嘛沟门村曹家房后的耕地中发现4座辽墓。墓葬为圆角方形砖室墓和圆形石室墓,出土了黑陶罐、瓷碗、铁马镫、铁矛等十余件辽代器物。另外出土碑刻两件,其中一件碑额刻有“大王记结亲事”六字,碑文中有“天赞二年”的纪年铭文。通过考证,碑文中的“大王”当为辽代第一任奚王勃鲁恩。④由此碑推断,喇嘛沟门的4座辽墓当为奚王勃鲁恩的家族墓,间接证实了《辽史》等史籍关于辽中京即为故奚王牙帐地的记载是可靠的。奚牙帐由唐开元初迁至土河川,按理辽中京遗址及其周围应该存有唐代奚人活动形成的文化遗存。1959年以来,辽中京遗址及其附属遗迹经过多次发掘,揭露了夏家店上层文化、辽、金、元、明多个时期的文化层,但没有发现唐代遗存。⑤在辽中京周围的遗址与墓葬以及宁城县境内其他遗址里,亦未发现归属明确的唐代遗存。⑥这可能是因为唐开元初至辽早期的奚牙帐尚未建城造室,仍延续奚人传统的住毡帐、环庐而居的居住方式。这种游牧生活形成的文化堆积较稀薄,因此未能保存下来。 自唐开元初迄于辽圣宗统和二十年(1002),奚王牙帐(奚王府)一直设在七金山土河川。奚王府所辖奚五部为遥里、伯德、奥里、梅只和楚里。天赞二年(923),辽太祖平定奚胡损部叛乱,以其流散置堕瑰部,遂号六部奚。统和十二年(994),辽圣宗“诏并奚王府奥里、堕瑰、梅只三部为一,其二剋各分为部,以足六部之数”。⑦奥里、堕瑰、梅只三部合一,号奥里部。南北二剋本奚王府侍卫军,“掌军官名,犹汉南、北军之职”,⑧圣宗以其为部,与其他诸部组成新的奚六部。奚六部的驻地分别为: 遥里部,“居潭、利二州间”。⑨利州,辽统和二十六年(1008)置。《北蕃地理志》曰:“(利州)东至建州百二十里,东北至建州百一十里,西南至兰州六十里,南小凌河路至平州五十里,西北至中京百五十里。”⑩与利州地望相符的辽代城址为今辽宁省喀左县大城子镇古城遗址。该城址位于喀左县大城子镇东部,平面呈正方形,边长约500米,南、北、西三面设护城河,城四角设有角楼,南、北城墙辟门,城址内出土了铁锅、铁剪、铜镜、陶壶、陶朴满、釉陶碗、白瓷碗、白瓷盘等典型辽代遗物。(11)1961年,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发掘了辽王悦墓,墓志称王悦于“统和二十三年五月十三日薨于本宅,享年五十有三,以其年十一月十六日,葬于利州西三十里尖山南”。(12)王悦墓位于喀左县大城子镇古城遗址西30里处,恰与墓志所载其与利州城的方位、里程相吻合。因此,依据大城子古城的地望、出土物和相关文献记载,可确定该城址即为辽代利州城故址。 潭州,开泰(1012-1020)中以中京龙山县置。(13)关于潭州城所在,《热河志》云:“龙山故城在喀喇沁左翼西南八里,大凌河之旁,距故利州约六十里,俗呼喀喇城。”(14)李慎儒认为:“今承德府建昌县及内蒙古喀喇沁部左翼西南八里为龙山县地。”(15)张修桂、赖青寿等亦认为:“潭州、龙山县,治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南喀喇城。”(16)从考古发现来看,潭州城(即龙山县故城)当为喀左县白塔子镇白塔子村南古城。该城址平面呈方形,周长1500米,城内散布大量辽金时期陶瓷瓦片。(17)1979年,在凌源县天盛号乡发现一座金代石拱桥。桥志云:“唯大定十年岁次庚寅五月辛亥为朔乙卯日,龙山县西50里地名狗河川孙家庄刘百通亲笔记。”(18)石拱桥恰在喀左县白塔子村南古城址以西50里,则此城址即为金代龙山县的故址。由于金代龙山县沿用辽代龙山县的建制与治所,则喀左县白塔子古城亦为辽代潭州城、龙山县的故址。此城址北距大城子镇辽利州城故址约60里,与《热河志》所载龙山故城与利州的里距完全吻合。综合上述潭州与利州的地望,辽代奚族遥里部应居于今辽宁省喀左县中南部一带。 伯德部,居“松山、平州之间”。(19)辽代松山州于开泰年间(1012-1020)置,隶属中京,辖松山县。(20)金代沿用,隶属大定府。(21)内蒙古赤峰市西南50里处的城子乡城子村古城,平面呈正方形,南北向,城墙夯筑,每面城墙各辟一门,四角筑有角楼,城墙外有护城壕。城内中部与东北部各发现一座建筑址,城外西北部与西南部发现寺庙建筑遗址。建筑遗址地表散布着沟纹砖、布纹瓦、莲花柱础等辽代建筑构件,出土茶叶绿釉鸡腿瓶、铁锈花长瓶、剔花大口碗、铁锈花双耳罐、酱釉双耳罐、铜佛像、铁权、铜镜等典型的辽金元时期遗物。其中一件草叶纹铜镜镌刻“泰和四年十二月来远军[押]”铭文。一件铜权刻“至大□年大都路造”款。从考古发现来看,该城址最早建于辽代,沿用于金元时期。结合文献记载,可以确定该城址即为辽代松山州故址,(22)其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一带。 平州,北魏天赐四年(407)置,治肥如(今河北卢龙北)。唐时移治卢龙(今河北卢龙)。五代时,为辽所占。《辽史》云:“太祖天赞二年取之,以定州俘户错置其地。统州二、县三。”(23)二州为营州、滦州,三县为卢龙、安喜、望都。《文献通考》云:“关内之地平、滦、营三州,自后唐为契丹阿保机陷之。后改平州为辽兴府,以营、滦二州隶之,号为平州路。”(24)辽平州治所在清永平府附郭卢龙县。(25)据《(光绪)永平府治》所记载卢龙县与周边其他县辖境的方位、里程,(26)清卢龙县治即今河北卢龙县所在。另据《辽史地理志考》,安喜县治今河北迁安市东北。望都县治今河北卢龙县南。(27)故伯德部活动在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至河北卢龙县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