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与熙丰新法的蛛丝马迹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史、文化史,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史学集刊

内容提要:

山西太原的晋祠在北宋中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其主神由唐叔虞变为水神昭济圣母,成为当地民间赛社的重要神祇,也在熙宁间获得朝廷的敕封。熙丰新法是北宋乃至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从晋祠留下的蛛丝马迹中可以看出,晋祠此时的变化实与熙丰新法有着明显的联系。


期刊代号:K23
分类名称:宋辽金元史
复印期号:2015 年 01 期

字号:

      建于山西太原南郊的晋祠,或称晋侯祠,传说是祭祀晋国开国之祖唐叔虞的场所。自两汉以降,历代皆有重修、复建,亦有改易,逐渐成为一个寺庙群。通过对晋祠的考察,我们可以对太原地区开发历史的线索有更清晰的了解。①熙丰改制或王安石变法,是北宋历史上的大事件,历来多为学界所论,②本文所及并不仅仅欲使这两件看似无关之事有所勾连,而意在强调以王安石变法为中心的这一时期,是晋祠、或太原乃至晋中历史上的“历史性时刻”之一。

      一、晋祠与王安礼

      晋祠中存有唐太宗李世民所书《晋祠铭碑》,多为学者及书法界瞩目。碑阴除有七行为唐臣长孙无忌等列名外,余为宋、明、清人的题刻,两碑侧亦有题刻,其中均以宋人题刻为最多,即如:

      临川王安礼赴官太原,过谒祠下。因与钱塘杨世昌、河南张仲谘会于泉亭。熙宁戊申三月十四日题。③

      熙宁戊申岁九月十四日,范阳卢大雅君美、临川王安礼和甫、清源王本安国、同谒晋祠,舍均福堂。④

      此两事发生在同一年,即神宗熙宁元年(1068)的三月和九月,前者是王安石之弟王安礼到太原赴任时,与朋友在晋祠游览时所留;后者是他在任期间与朋友再游晋祠时所留。此时,王安石才从江宁知府任上入京为翰林学士,开始与神宗酝酿改制事宜,而王安礼“从河东唐介辟”,⑤即应河东经略使唐介之邀来太原,但到时唐介已入京为参政,王安礼在太原“掌河东机宜”。⑥兄弟两人同年双双北上,或属偶然,但学界论王安石、王安礼兄弟于新法意见不合等情,在此时应尚未发生。

      与王安礼同游之“钱塘杨世昌”,不知何许人。同时代有自称绵竹羽客的西蜀道人杨世昌,与苏轼同乡相善,曾与其同游赤壁。又同时期有山水画家杨世昌,生平不详,作品有《崆峒问道图》,但应均非此人。河南张仲谘亦不知其人。

      时隔半年,王安礼又与卢大雅、王本到晋祠一游。王本,字安国,系宋初著名宦族太原三槐王氏子弟,未出仕,声名不显。⑦其家迁自山东莘县,此处称其为“清源王本”,即王安礼未将其与望族“太原王氏”联系起来。范阳卢氏与太原王氏同为北朝以来的北方大族,至宋初其地位已不再显赫。此卢大雅生平不详,或其族裔。《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安礼《王魏公集》七卷,其中有“送卢大雅赴阙”一首:

      萧鼓纷纷载酒醪,送行汾水觉秋高。吏民遮道瞻思切,车马还朝气势豪。圣主询谟忘旰昃,明庭收选尽英髦。看君才业何人似,哿矣趋荣勿告劳。⑧从诗中看,王安礼此时尚在太原。“明庭收选”句似说卢大雅前往京师应考,但这位甚得王安礼推重的人显然并没有青史留名。

      在唐代,太原王氏与范阳卢氏二族仍互为姻娅。据王安石所写《先大夫述》称:“王氏,其先出太原,今为抚州临川人,不知其所以徙。”⑨王安石的姻亲曾巩亦说,“王氏其先太原人,世久迁徙,而今家抚州之临川”。⑩可知临川王氏崛起之后,仍愿附会于太原王氏。王安礼初到太原,与此二人相聚,可能是借此互相联络感情。

      对王安礼在太原这一段的经历,我们至今知之甚少。但从他日后的诗中看,还是对这段时日充满留恋的:“几年留滞起边愁,只忆家园烂熳游。今日西来更愁索,却令人意忆并州。”(11)王安礼任河东机宜时所做的一件大事,是熙宁四年鄜延路(今陕西延安)在罗兀建城,作为对西夏战略的重要举措。“河东发民四万负饷,宣抚使韩绛檄使佐役,后帅吕公弼将从之。安礼争曰:‘民兵不习武事,今驱之深入,此不为寇所乘,则冻饿而死尔,宜亟罢遣。’公弼用其言,民得归,而他路遇敌者,全军皆覆,公弼执安礼手言曰:‘四万之众,岂偶然哉。果有阴德,相与共之。’”后朝廷河东议功,吕公弼将受,亦为王安礼建议辞去,故吕公弼遂荐王安礼于朝。(12)

      《宋史·吕公弼传》记此事小有不同,“韩绛宣抚秦、晋,将取罗兀城,令河东发兵二万,趣神堂新路。公弼曰:‘虏必设覆以待我。永和关虽回远,可安行无患。’乃由永和。既而新路援兵果遇覆,诏褒之”。同书记“安石立新法,公弼数言宜务安静,又将疏论之”,(13)吕公弼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也是他出知太原府的原因。朝廷接受种谔建议营建罗兀城,是对西夏进取战略的一部分,也是王安石主政时期采取积极边略的一部分。无论王安礼的主观意图如何,他在太原期间便与王安石的对立面绑在了一起。

      熙宁五年正月,“试校书郎王安礼为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安礼先掌河东机宜,吕公弼荐于朝,谓材堪大用。代还,召对称意,欲遂加峻擢,兄安石辞之,乃有是命”。(14)王安石拒绝了神宗对王安礼的重用,是出于避嫌还是由于政敌的推荐,不得而知。

      同年五月,王安礼奉命编修“三路义勇条贯”,这应该是他以在河东机宜任上的经验为基础上疏的结果,也可视为此任与新政关系的余绪。王安石对神宗说,“奉旨令臣弟安礼选举相度,观臣弟必不能选举,恐合自朝廷差,仍须候赵子几京西回,令与张京温同去乃济事。”(15)对王安礼明显采取不信任的态度。王安石之所以对此事颇为看重,是因其与新法中的保甲法有关,而赵子几则是保甲法的始作俑者,这时他正将开封府推行保甲的经验向京西路推行。

      熙宁三年十二月,始行保甲法。“保甲之法,始因戎狄骄傲,侵据汉唐故地,有征伐开拓之志,故置保甲。乃籍乡村之民,二丁取一,皆授以弓弩,教之战阵。又令河北、陕西、河东三路皆五日一教阅”。(16)尽管保甲法设立的初衷是加强地方治安,但诚如邓广铭先生所论,王安石亦意图借保甲义勇逐渐取代募兵,以节省养兵经费。(17)司马光的《乞罢保甲状》的理由之一,就是民兵遇敌“其奔北溃败可以前料”,这与王安礼阻止吕公弼发河东民兵的理由是一样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