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至道:中国古代农学思想的天人之学

作 者:
赵敏 

作者简介:
赵敏,吉首大学,湖南 吉首 416000 赵敏(1965- ),男,农业史博士,吉首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学思想史、生态经济。

原文出处:
中国农史

内容提要:

中国农学思想史研究可谓农史研究之深水区,本文首先追溯前辈农史学者对农学思想史研究的开拓,解释“三才”与“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精华概略背景,重点介绍郭文韬先生及其弟子对农学思想史的系统探究,并提出“以农至道”的农学思想史探索理念。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5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S-09;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459(2014)05-0138-05

       纵观近年来有关中国农学思想史的研究成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农学思想史研究作为农史研究的一个领域,在学术界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研究成果相对于农史研究的其他分支而言,仍然比较薄弱。研究中的不足主要有:研究范围较小,文章数量不足,研究问题集中,研究深度不够。

       众所周知,农学思想具有很长的历史跨度,它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体系庞大。但有关农学思想的研究却显得不成体系、文章数量不足。目前为止涉及这一领域的文章还不足30篇,这与我们挖掘探索古代农学思想宝库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有关中国农学思想史的研究还有待我们向更高的层次和水平推进。

       中国农学思想史研究可谓农史研究深水区,几代农史学者孜孜以求。笔者在1992年发表过《略论中国古代农学思想史的研究》①一文,博士论文即为《中国古代农学思想研究》②。多年来关注农学思想史研究,近年来有关农学思想史的论文,著作不少,颇多资料和学术观点可以借鉴,遂整理出版博士论文,于去年出版了一本《中国古代农学思考论》,也算是没有辜负郭先生培养,对自己过去学术探究作一个小结。最近,拜读黄颖、王思明关于《中国农学思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③一文,于是想就古代农学思想写点看法,敬请方家指正。

       一、根源追溯

       中国古代农学思想研究的先驱,首倡乃西北农学院石声汉先生。石先生是一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农史前辈,他认为:“凡真正从生产实践出发,具体实在的认识了生产过程中所用技术知识的理由才归结为原理原则的,便不会虚妄。这些原理原则,无可避免地会自己汇集成为一个思想体系或系统认识。我们认为中国农业生产知识,很早就已形成了一个哲学思想体系。而且,我们还想根据农书中表明的事实,说明这个思想体系……在农书演进史中,我们珍视‘天、地、人’三才观念每一点一滴的进展”④。

       另一位农学史前辈辛树帜先生撰《易传的分析》一文⑤,考证其成书年代,全面分析其中内含哲理,及其反映的先秦农业思想,分析《月令》体裁的农书与儒家思想关系。其实《月令》不是纯粹的农书,乃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月令图式”是儒家“天道循环”“天人一体”的思维图式。实际上,我们研究古代农学思想是想追随老一辈农史学者的学术传承,做一些深入探究。但有感传统文化及国学修养不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关于古代农学思想研究,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郭文韬先生的研究较为系统,成果丰富。这一脉学术传承较长、研究队伍较大,他所指导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中有程遥、赵敏、严火其、胡火金等都深入进行过中国农学思想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带领其两位研究生对中国古代农学思想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程遥以古农书为主要研究依据,指出农学思想的范围主要是指农业生产中关于农作技术的原理原则,农作技术措施的理论依据,不涉及农业经济、管理、政策等内容⑥。博士生赵敏认为,农学思想属于科学思想史的范围,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它探讨的是农学中的哲学问题,这就要求农学思想研究农学中的一般原理原则,研究传统哲学思想在传统农学中的应用。

       2006年杨直民先生编著出版《农学思想史》,在深入研究古今中外著名农学代表人物及农学著作、重要农学分支学科和流派基本理论与思想的基础上,阐释了农学思想史层面的基本概念:农学思想史是研究农学重要思想、概念、理论、学说发生发展的历史,它阐释世界范围广阔空间和漫长实践农学思想的重要总结、理论思维、学说学派、传承的逻辑过程,探索主要分支学科的析解,重要农业科学家学术主张、哲学观点和方法论等⑦。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农史学界关于“农学思想史”的唯一解释,黄颖、王思明(2012)认为,农学思想是科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关于农业生产技术的一般规律和农学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是哲学思想和农业科学高度融合的结晶。

       最早以“农学思想”为题名研究我国农学思想,且公开发表论文的是沈阳农业大学的副教授董钻,其在1984年归纳出“天时、地利、人和统一”的观点是我国古代农学思想的核心⑧。198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的郭文韬教授等在《中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一书中表明:历代思想家和农学家从数千年的生产实践和生产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传统农业思想、理论、原理和原则,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农业思想体系,蕴藏着许多深刻的哲理,对促进当时农业的发展和现今的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⑨。

       20世纪90年代开始,农学思想的研究开始零星、分散的出现,并逐渐增多。1992年,郭文韬教授博士生赵敏继续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农学思想,目的在于从哲学高度认识中国古代农学的“学理”,把先民总结出来的农业经验技术之原理原则抽象为系统认识的思想体系,并上升为自然哲学宇宙观;试图探索中国古代农学理论的逻辑结构,为传统农学与现代农学的沟通提供依据。1995年1月,由于光远等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农业科学哲学”分支收录了“世界农学思想史”、“中国古代农学思想”等条目,对农学思想史做了概述性的介绍。由此可见,农学思想已经正式收进百科全书,纳入了“农业科学哲学”的范畴。同年,《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中设置了中国古代农业思想、传统农学思想和天地人三才说、时土物三宜说等条目,表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受到重视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