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摘编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5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阿尔泰语言元音和谐的形式特点及其理论意义

      本文以阿尔泰语言事实为依据,在非线性自主音段理论框架内讨论元音和谐(部位和谐和圆唇和谐)的主要形式特点及其对音系学假设和分析的意义。形式特点包括全域性与方向性、中性元音的可透性、中性词干后缀元音(不可)预测性以及圆唇和谐对元音音系高度的敏感性。分析表明,阿尔泰语言元音和谐的形式特点涉及音系理论与方法的诸多方面,如音系底层表达的形式、音系表达的原则与参数、音系规则的应用方式、音系机制的类型、特征范畴与音段结构等。对于音系理论来说,阿尔泰语言元音和谐的形式特点具有挑战性。现有的假设和分析方法均不能对上述形式特点给予全面彻底的统一解释。以生成音系学的基础假设为前提,本文认为今后的研究有两条思路:第一条是,依据生成音系学经典作家的思路,更加恰当和精确地定义音系符号、音系规则和音系表达,进一步改进音系语法系统;第二条是从音系模块和语音模块接口的角度说明元音和谐的形式特点。

      《当代语言学》,2014.4.466~482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语言学效应研究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之一,当代中国更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城市化浪潮的主力军。城市化是一个有着人口统计、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维度的进程。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化进程使城市方言和乡村方言这一对立体的交融和竞争更加凸显了,它们的关系呈现出了转向城市方言、转向乡村方言、二者势均力敌以及互相妥协产生新的变体等多样性。村民身份向市民身份转化的过程,也是人们的身份认同重新构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语码选择和语言使用也在经历着或巨或小的转变,而移民者的认同期望、当地居民的接受态度以及家庭等因素则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对于城市化是会有利于语言/方言的多样性还是会给它带来破坏的争论还在持续着,人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给出更确切的答案。

      《江汉学术》,2014.5.92~100

      新读写理论与外语写作任务设计

      本文评介了新读写理论(New Literacy Theory)及其对外语写作教学研究,特别是外语写作任务设计的启示。新读写理论提出,“文本要联系语境,言语要联系世界”,倡导写作任务必须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实现写作的社会、认知和情感功能,让学生有足够的话题知识和相关资源。文章首先介绍了读写、读写能力以及读写习得等概念的演变与发展,然后在新读写理论视角下重新审视了外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在此基础上评述了外语写作任务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提出新的任务设计原则,并讨论了在该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个任务设计实例。希望能对外语写作及读写教学与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现代外语》,2014.4.525~536

      指称之争新解读:转喻论

      西方哲学家围绕“意义”的定义提出了约二十种理论,其中影响最大,时间持续最久的当数“指称论”,认为词语的意义来自于其所指称的对象,或其与对象之间的关系,这正好与语言哲学的主旨相吻合,从而在语言哲学界展开了“意义之意义”的争论。以Frege、Russell、Wittgenstein、Searle等为代表的一方基于语义学理论认为“专名兼有外延和内涵”;以Strawson、Dummett、Kripke、Putnam等为代表的另一方基于语用学理论认为“专名只有外延而无内涵”。文章认为,他们的争论仅触及了意义之整体的某一部分,可用“命名转喻论”为其做出统一解释:人们不仅在给事物起名称时择其一特征而命名,且以其指代整个事物,人们在围绕“名称”内涵与外延所展开的讨论中,同样也基于“转喻机制”,因为内涵与外延都是一个对象的属性,若仅用其中之一(舍其中之一)来解释意义理论,就有了“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性特征。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5.711~72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