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语言学的新进展:存活最简理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辰诞,河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研究所,E-mail:liucd567@163.com(河南 开封 475001)。

原文出处:
现代外语

内容提要:

生物语言学近年的复兴始于最简方案理论的建构,但过去的最简方案只注意确认语言的构件如词库、计算系统、感觉运动系统和概念-意图行为系统,而没有考察它们的结构性关联以及生物学必要性和概念必要性。新进发展起来的存活最简理论认为词库、算式库和计算系统必须位于行为系统内,并据此提出新的语言机能结构设计,这一设计尽管简单、新奇,但提供了解释人类语言机能的新观点,并展示出对句法现象的最简解释力,因此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5 年 01 期

字号:

      上世纪70年代乔姆斯基的研究转向个体生态学,称为生物语言学第一次复兴。当前生物语言学的再次复兴得益于近期语言学和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其一是FOXP2基因的发现使得比较认知科学能够致力于动物心智和语言能力的研究,这一自下而上的机制探索更符合神经科学和进化生物学的方向(Boeckx 2011:452);其二是对语言的跨学科性认识使得语言学家认识到神经科学和语言学之间缺乏共同层面的表征(ibid:454);其三是最简主义的出现使得语言学研究结束了语言学与其他认知和生物科学的隔离状态(Boeckx & Grohmann 2007:1-8)。Boeckx,Stroik和Putnam等生物语言学家根据进化科学关于人类语言从原始语言发育到现代语言相对于人类进化的历史只是很短一段时间的结论,从进化生物学、物理学等科学成果汲取营养,对“标准最简方案”大胆质疑,提出“存活最简理论(survive minimalism)”,从理论上回答了原始语言何以能够冲破人类语言发展所要求的生物工程限制而快速发育到现代语言这一问题,在实践上也解决了不少标准最简方案解决不好的句法问题。

      2.标准最简理论的语言机能结构设计

      Chomsky(1995)的最简方案(又称“标准最简方案”)假设语言机能(FL)要求4个独立的次系统:感觉运动(sensorimotor,SM)系统、概念-意图(conceptual-intentional,C-I)系统,词库(LEX)和计算系统(CS)。感觉运动系统发出和接收语言信号;概念-意图系统解释语言信号;词库储存词汇信息;计算系统从词库储存的词汇生成复杂的语言结构,如图1:

      

      

      在图1所示的设计中,行为系统外在于语言系统,因此计算系统生成的语言结构要“转移”或输送到行为系统进行解释。标准最简方案有大量的操作机制,其中被研究者广为接受的是合并操作机制:Merge{α,β}→[αβ]。Chomsky(2009:29)认为合并是没有限制的,允许任何两个成分合并在一起。除合并操作外,一些最简方案版本(如Chomsky 2000)还有一个一致性操作,这个操作允许一个成分核查(probe)另一个成分(goal)的匹配特征,用来解释诸如There appear to be six very hungry children sitting at the kitchen table中主要动词appear与嵌入主语six very hungry children间的一致关系。但关于一致性操作何时使用的问题存在争论:究竟是在一个语段中心语合成之后还是在句法派生(SD)完成之后才使用?

      标准最简方案认为所有成分都是互相独立的,每一个成分都有它自己的内部运作系统,从一成分到另一成分要有必需的传输器,这就增加了语言机能的负担,对于原始人类语言在很短时间段内进化成现代人类语言这一生物学发现就缺乏解释力。另外如果系统成分是互相独立的,在概念上就可能有冗余和不协调。Frampton & Gutmann(2002)就证明,标准最简方案的计算系统和行为系统不相容,于是就产生“崩溃”(crash)结构。这种情况表明,标准最简方案的模型设计很难说是最佳设计。

      3.存活最简理论的语言机能结构设计

      Boeckx(2006)、Stroik & Putnam(2013)等研究认为,标准最简方案只研究计算系统操作,是以自然选择观探索语言机能。但自然选择本身不是进化的基本原则,机体内部因素的限制才是决定和影响表型选择的根本动因(Fodor & Piattelli-Palmarini 2010:21)。根据Turing(1952)的理论,最简单、最经济的语言机能体系结构操作必须具有设计适当性,必须对人类语言机能的形态以及语言如何出现于物种的问题做出解释。Stroik & Putnam(2013)根据这一理论,认为标准最简方案的体系结构设计(图1)不仅在操作上存在问题,在理论上也存在问题:1)该体系的结构设计要求生物学系统(计算系统)满足其他“外在”系统(感觉运动系统和概念-意图系统)的解读需要,有违生物发育基于机体内部限制的假设(Fodor & piattelli-Palmarini 2010);2)该设计中的句法系统和语义系统是互相独立的系统,不能从概念上保证句法的语言输出能为先语言的概念-意图系统所用;3)感觉运动系统和概念-意图系统之间没有连接,这就意味着语言前原始人因为缺少计算系统和词库而没有办法连接两个行为系统(PS)。据此,他们提出了图2所示的体系结构设计,将计算系统置于行为系统中,这就可以对现代人类语言何以能够这么短时间从原始语言进化而来的问题作出回答,因为如果所有动物的交际系统都如图2那样处于行为系统内,词汇特征就不必被输送到感觉运动系统和概念-意图系统进行可读性核查,因为它们必然与这些系统兼容,这样原始语言发育到现代人类语言就不必再建立新的(语言)系统,就可以解释原始人类语言何以能够在短时期内进化到现代人类语言。

      4.存活最简理论的词库结构

      在标准最简方案中,词库(LEX)与行为系统无关,词项(LI)必须被行为系统核查其词汇特征的兼容性才能到达接口(interface),句法可以从算式库中盲目选出的词项派生出来。由于词项是盲目选择的,结果会导致大量崩溃句法。而存活最简理论的设计将所有词项都置于行为系统内部,词项具有内在可解读性,每个词项都由一套层级性的、有结构的特征矩阵(FM)定义,基于词项共有的行为系统特征(PSF),可以将red和blood整合成red blood、将two和cat(s)整合成two cat(s),甚至有可能交叉整合,如将smell这一行为的感知特征与物体meat整合构成smell meat。Chomsky虽然也赞成词项包含一个特征集,但是这个特征集是线性的〈fl,.,fn〉,而存活最简理论的特征集是层级性的、有结构的,每个词项由一套特征矩阵定义。例如,LIcat具有临时的可数特征,LItwo具有必然的数特征,前一特征会选择后一特征把两词汇项进行特征连接,创造出two cat(s)。由于选择性(临时)特征取决于被选择性(必然)特征,这些特征在一个特征矩阵中形成有层级的组织结构:〈selecting PSFs〈selected PSFs〉〉。也就是说,被选择性特征在特征矩阵中的层级低于选择性特征。定义词项概念要件的被选择特征扩展(而非定义)其选择特征,词项的被选择特征比附加在它们上面的“新”特征更古老。因此这个结构具有进化论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