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与坎普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星君,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四川 成都 610059;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美学理论与当代美学思潮,文艺美学,英美文学。

原文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1964年,桑塔格的名作《“坎普”札记》发表,“坎普”作为一个流行词,在美国文艺界掀起热潮,但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却并不多见。坎普是一种没有道德功利、没有好坏标准的纯粹审美,作为一种装饰性艺术体现在艺术作品中则表现为重风格忽视内容。而王尔德的一生都在实践唯美主义精神,人们常常将两者的关系视为理所当然,未加以详细探讨,在某种程度上,王尔德的人生、文学创作都是一名真正的坎普者,也正是因此,王尔德为后来的桑塔格找到“坎普”,提供了足够的灵感和启发。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5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24(2014)9—068—071

      1964年,苏珊·桑塔格的名作《“坎普”札记》发表,她特意把此文献给奥斯卡·王尔德。从那时起,王尔德被当作现代同性恋坎普的偶像,受到人们的推崇。但在此之后,除了桑塔格本人在该文中对有关王尔德与坎普做过少数评论之外,人们仿佛对于这两者的关系认为理所当然,以至于,国外讨论两者的文章廖廖,而国内,则几乎是一片空白。首先,“坎普”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尤其是在桑塔格这篇著名的《“坎普”札记》问世之后,在西方世界,尤其是在美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对它的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坎普”的研究专著陆续出版。遗憾的是,到今天为止,这些专著还没有任何版本的中译本,这对中国读者了解“坎普”形成一种无形的障碍,也无怪乎目前国内对“坎普”的研究不多。其次,对于“坎普”与王尔德,与其生活和创作,其美学思想和文艺理论的关系,国内的研究很少涉及,这都有碍于人们对王尔德的文艺思想更好地理解和对他的准确评价。

      一、何为“坎普”?

      显然,在西方英语世界,经过桑塔格的“推广”,“camp”一词已经被大众所熟知。然而,关于其来源,却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布鲁斯·罗杰斯认为“camp”是法语词汇“campagne”在16世纪的变体,意指路过的哑剧剧团去表演的乡村。托马斯·金则认为“camp”一词源自于中世纪英语“cammock”或者“cambok”,意指“弯曲的树枝”。这一理解可能与威尔士语“cambren”有关,“cambren”是“cam”和“pre”的合成词,前者意义为“弯曲的”,后者意为“树枝”,并认为该词与18世纪左右没落贵族表现泰然自若的标准姿势“Akimbo”有关,也与同性恋亚文化如mollies(娘娘腔的男人)有关。而更为现代的理解认为这词来自于“Known as Male Prostitute(已入档的男妓)”的缩写词“KAMP”。除此以外,通常的解释认为该词来源于法语俚语“se camper”,意为“以夸张的方式展现”或“大胆展现自己”,这也是现如今人们对“坎普”最能接受的解释。从这些理解当中,其实可以窥见坎普与同性恋文化之间的隐密关系,这是坎普的过去、坎普的起源。

      在《“坎普”札记》中,苏珊·桑塔格对坎普的历史进行了简单梳理:在十六世纪,坎普表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及当时的手法主义画家,如罗梭、卡拉瓦乔或乔治·德·拉图尔那里;接下来的十七世纪末和十八世纪初是伟大的坎普时期,代表人物有蒲柏、康格里夫、沃尔浦尔等,代表建筑则是洛可可风格的教堂,代表音乐则是莫扎特的众多作品。可见,在上述几个世纪中,坎普主要分布于高级文化领域,然而,这样的趣味到十九世纪,却变得敏感、艰涩、反常,而当时英国的唯美主义主张享乐,风气颓废,这与坎普不谋而合。在十九世纪后期,随着唯美主义旗下的视觉艺术和装饰艺术的新艺术运动的兴起,坎普迎来了第二个艺术高峰。显然,桑塔格是从美学感受或风格的视角重新审视坎普,概括其发展过程的。这主要是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有关,那时,同性恋的生存环境已经得到一定缓和。

      从上述有关“camp”一词的来源和桑塔格勾勒出的历史轨迹来看,坎普内涵发生的深刻变化显而易见。从出现最初之日,与同性恋亚文化的亲密关系到二十世纪后半叶,在后现代社会中,坎普与当下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通俗文化)意味深长的关系,这些变化都使得想要准确把握其内涵和特征显得有点片面。尽管如此,评论家们仍然期待能够对坎普作一番概括。如桑塔格在《“坎普”札记》中,指出坎普主要是一种感受力,纯粹审美的感受力,强调技巧、风格、铺张,是体验的戏剧化、失败的严肃性和喜剧的世界观,简言之,桑塔格认为坎普的特质便是“以严肃的方式对待轻浮之事,又以轻浮的方式对待严肃之事”。后来,钮顿在研究同性恋中扮女者的专著中,总结出坎普的三个主要特征:自相矛盾、戏剧夸张和幽默。再后来的伯格曼则找出以下一些特征:“第一,坎普是一种风格(至于这种风格是属于某对象,还是属于人们如何看待这对象,则可能有所争议)。坎普喜爱的是夸张、做作、偏激。第二,坎普与大众文化、商业文化和消费者文化之间有紧张关系。第三,那些能察觉坎普,能从坎普角度看待事物,自己也能坎普的人都是主流文化之外的。第四,坎普与同性恋文化,至少与自觉的色情性爱主义联系在一起,曝露了欲望并非自然产生。”(徐贲,《扮装政治、弱者抵抗和敢曝美学》)通过上述三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可以从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总结坎普的特征,首先,坎普只见于边缘体验者,如同性恋者、女性、黑人、犹太人等,没有边缘体验,便没有坎普,当然,有边缘体验却未必一定会有坎普,因为坎普是一种没有道德功利,没有好—坏标准,只是纯粹的审美,而只有边缘者才有这样的诉求。其次,坎普是装饰性艺术,是严肃的废黜和体验的戏剧化,体现在艺术作品中则是看重风格而忽视内容,强调夸张、技巧、戏剧化、幽默等。

      二、王尔德的“坎普”人生

      在生活中,王尔德追求美的享受,用精美的艺术品装饰自己的房间,穿着“华美”的服装在伦敦“招摇过市”;在艺术创作中,则坚持“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可以说,王尔德的一生都是在实践着唯美主义精神,实践“生活即是艺术”的原则,把生活艺术化。那么,这样的人生又是如何成为“坎普”的呢?事实上,唯美主义与坎普之间本来就有着“亲缘”关系。桑塔格在《“坎普”札记》中第一条便明确指出,坎普是唯美主义的某种形式,因此,追求唯美主义的王尔德或许已经不自觉地实践了坎普,除此以外,加上王尔德的边缘人身份,又使得他实践坎普具有一定的可能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