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观是对问题的哲学思考。本文结合毛泽东、波普尔的思想背景,从两者的研究经历、元问题研究、问题认识论研究和问题方法论研究这四个方面比较毛泽东与波普尔的问题观。这种比较与分析指出了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模式在问题论上存在的价值,也指出了其过于看重证伪而带来的思想上的局限性,同时彰显了毛泽东思想在问题方法论上的整体性及大局性。毛泽东在问题论上表现出的全面与丰富的思想维度对现代的科学的问题认识论的发展、研究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研究经历比较 毛泽东(1893—1976)和波普尔(1902—1994)是同时代人。尽管两人在社会角色、文化背景等方面差异很大,但他们都是哲学家,都对时代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思考。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所言:“毛泽东既是一位领导人,同时又是一位高级学者,他对于思维过程,对于各个领域的概念都感兴趣。”① 毛泽东和波普尔从青年时代起都对问题感兴趣,都主张直面问题,都长期致力于问题的哲学研究,都提出了有重要影响的问题哲学观点(例如毛泽东提出了“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著名观点,波普尔提出了“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的命题),都反对教条主义,都强调要批判性地对待已有的理论,都主张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都注意到问题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从讨论了问题的类型和层次。 青年毛泽东认识到研究问题的意义和价值,既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也注意从哲学高度去理解问题,尝试对问题概念做出自己的理解。②1919年,26岁的毛泽东撰写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其第一条即指出:“凡事或理之为现代人生所必需,或不必需,而均尚未得适当之解决,致影响于现代人生之进步者,成为问题。”③ 毛泽东在1942年2月1日至5月23日,发表的三篇著名的文章:《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2月1日)、《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8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在这3篇文章中较为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广义问题解决思想。奠定了毛泽东问题观的理论基础。 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1902—1994),犹太裔思想家。少年时就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和达尔文进化论,17岁时曾为弗洛伊德的弟子、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工作过。而早年崇拜的这些思想大师都成为波普尔后来怀疑与批判的对象,唯有爱因斯坦是一个例外。1919年爱因斯坦在维也纳的演讲对他的一生的哲学观念发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此后他的哲学思想不断从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中得到启示和灵感,也对爱因斯坦等自然科学家的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波普尔探讨问题哲学的著作主要有《研究的逻辑》(1934年德文初版,1959年英译本改名为《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1963)和《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1972)。《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被视为波普尔最重要的问题哲学著作,该书提出了猜想——反驳的科学方法论。波普尔自称他不是某些题材的研究者,而是某些问题的研究者。之所以要聚焦于问题,因为,问题可能冲破任何题材或学科的界限。问题的发生、提问的方式都可能跨越各研究领域的界限,甚至指向一个新的领域。 二、元问题研究的比较 元问题研究是对“问题”的含义、性质、特点的哲学研究。它要回答“什么是问题?”元问题研究涉及到问题的本质概念与其他认识论概念之间的关系。 波普尔对问题有两个界定,其一是:“问题就是困难。”其二是“‘问题’这个词不过是这个张力的别称——更确切地说,表示它的各种不同的具体事例的名称。”④这里的“张力”是指我们的知识和无知之间的张力。显然不论是“困难说”,还是“张力说”都未能够清晰和有效地揭示问题概念的内涵。把问题与困难相联系,是用一个模糊的不易界定的常识概念或心理学概念来界定哲学概念,难以达到明确概念的目的。“张力说”中的张力如果理解为心理张力,那是一种心理学的描述,用心理学的方法处理问题这样的基本概念,虽然有所帮助,但难以达到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注重对问题概念进行哲学思考,如前所述,他在《问题研究会章程》一文中从问题生成的角度对问题做出自己的理解。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指出:“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⑤ 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毛泽东对问题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明确提出了“什么是问题?”这一元问题。在解答这一元问题时,毛泽东对问题概念做了独特的理解并集中阐述了他的问题观,为了方便讨论和比较,特引之如下:“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既有问题,你总得赞成一方面,反对另一方面,你就得把问题提出来。提出问题,首先就要对于问题即矛盾的两个基本方面加以大略的调查和研究,才能懂得矛盾的性质是什么,这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大略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是还不能解决向题。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这就是分析的过程。提出问题也要用分析,不然,对着模糊杂乱的一大堆事物的现象,你就不能知道问题即矛盾的所在。这里所讲的分析过程,是指系统的周密的分析过程。常常是问题提出了,但还不能解决,就是因为还没有暴露事物的内部联系,就是因为还没有经过这种系统的周密的分析过程,因而问题的面貌还不明晰,还不能做综合工作,也就不能好好地解决问题。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予解决的办法,这样,就不是形式主义的方法所能济事。因为这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筋的形式主义的方法,在我们党内很流行,所以必须揭破它,才能使大家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所办的事才能办好,我们的革命事业才能胜利。”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