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新人思想理论依据考释

作 者:
孟永 

作者简介:
孟永,西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孟永(1980 - ),男,山东济阳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及中国现代政治思想研究。

原文出处: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儒家新民理念旨在培养圣贤,以臻治世,理论依据是天人合一,终极依据是“天”。近代新民思潮旨在培养新国民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以救亡,理论依据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民”以“国”为暂时归依之处。毛泽东新人思想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依据,旨在通过劳动和社会运动等方式来发展人本身。与两者相比,毛泽东新人思想既不再以成圣为目标,亦不再以国家为归宿,而是要使新人在人类的意义上成为人之存在意义的自我承担者。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15 年 01 期

字号:

       doi:10.13582/j.cnki.1672-7835.2014.06.002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7835(2014)06-0008-07

       新民之说源出《大学》,朱熹将此篇置于四书之首,以为学者入门之篇,此后新民理念广为流布。近代新民之说,严复首揭之义,略陈其旨,戊戌后梁启超详加论证,广而宣之,使之成为一股强有力的救亡思潮。毛泽东自涉政伊始,改造国民、塑造新人之旨便自确立,一以贯之,至晚年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而一般认为,毛泽东新人思想是儒家新民理念之现代形态,亦是近代新民思潮之赓续。就内容而言,三者确有共通之处,如三者均强调新民或新人之德性品质①。但看似相似之物,却有本质差异,从各自理论依据视角考察,三者则差异甚大。

       一、儒家新民理念与天人合一

       新民之说源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1592朱熹置此篇于四书之首,并取程颐之意将“亲民”释为“新民”。于是,在朱熹的整体性阐释下,“在亲民”成为自身知识水平和修养境界已经很高的人对那些暂时还落后之人的一种指引和教化。后由朱熹章句的《四书五经》成为官方教科书后,新民理念广为流布。

       朱熹新民理念之内涵,可谓良知天赋,教化澄明。良知天赋是指人自有得乎天之“明德”。朱熹说:“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教化澄明是指人的先天之性虽然相同,但“气质之禀”却存在差异,有些人的天赋“明德”“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即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全知其性并尽其性;然而“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因此,那些能充分实现自己天性的聪明睿智之人就有义务作“亿兆之君师”,“治而教之,以复其性。”[2]2朱熹说:“我既是明得个明德,见他人为气禀物欲所昏,自家岂不侧然欲有以新之,使之亦如我挑剔揩磨,以革其向来气禀物欲之昏而复其得之于天者。此便是‘新民’。”[3]271在孟子章句中,朱熹同样训“良”为“本然之善”,并援引程颐观点为证:“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2]331

       由此可知,朱熹新民之“新”是通过自我修养或者教化他人以去掉被污染的外层而回归原来的纯然本体。因而,可以说所“新”之物非自外面而来,只是澄明本有而已。朱熹在《大学或问》中明言:“所谓新民者,而亦非有所付畀增益之也。然德之在己而当明,与其在民而当新者,则又皆非人力之所为,而吾之所以明而新之者,又非可以私意苟且而为也。是其所以得之于天而见于日用之间者,固已莫不各有本然一定之则。”[4]4-5因此,“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2]4进而言之,此处所谓“新”不是一个与“旧”彻底分离的概念,而是一个与之相对待的概念,是一种物体的两种表现形态,而“旧”本身恰恰又成为之所以需要“新”的原因。可见,两者是一个同心圆的不同外环,是程度之别,“旧”之于“新”并不完全是一个他者的存在,不完全是一个本质性的价值优劣之别。之所以如此即在于朱熹视人心内在至善之“明德”得之于天,或说朱熹新民理念之理论依据即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

       追根溯源,天人合一思想在《周易》“文言”中既已出现。乾卦“文言”对“大人”之定义即是其体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5]44“大人”即世间诸人修为的理想目标,其认为个人应该卓然立于天地间,无止境地追求自我实现,达至参赞天地化育之境界。孔子所言体现其“仁”之“君子”即是此处之“大人”。但孔子之“仁”主要立足于日常生活之现实实践,基本上不主动涉及形而上的内容。如自贡有言:“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6]45但孔子也说“唯天为大”[6]82,“天”亦被其视为自然而然的价值源头,“君子”即是其心目中天人合一的典型。如果说孔子立足于现实实践层面提出了“仁”的概念,那么,孟子则进一步挖掘其人性根基,将“性”与“天”明确关联在一起。在孟子看来,人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7]254仁义礼智本人所固有之物,“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7]259人之善性乃天之所与,本来即有。因此,孟子说:“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7]301可见,天与性内在关联,天乃人得以“复其性”之终极依据②。

       如何解释“在亲民”,朱熹和王阳明有分歧。如果说朱熹是从教育家的角度来解读,王阳明则是站在政治家的立场来解读。王阳明认为,“亲民”即是《孟子》中“亲亲仁民”之意,“‘亲之’即‘仁之’也。‘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8]2换言之,“明德”是内在本体,“亲民”是外在行为,是实行善政,不是直接去教化他人。但王阳明通过亲民仁政亦得以感化民众,提升民众素质。此又与朱熹新民之义有共同处。但无论是“新民”还是“亲民”,其理论依据则同为天人合一。王阳明说:“灵昭之在人心,亘万古而无不同,无或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这虚灵不昧之“明德”有时被人之物欲所遮蔽,所以要通过修养祛除物欲之蔽,“以全其本体之明焉耳,非能有以增益之也。”[8]279因此,就新民之路径而言,一则施以直接教化,一则通过仁政感化,二者有别;但就理论根基与行为目的而言则二者归一,即都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依据,又都以提升民众素质为归宿。

       简而言之,儒家新民主旨在于培养圣贤,以臻治世。理论依据是天人合一,终极依据是天。

       二、近代新民思潮与社会达尔文主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