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复原力研究的现状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玉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内容提要:

教师复原力是当前教师研究的热门领域和正向转型,有助于促进教师品质性留任、保持教学热情和坚守职业承诺。本文通过整理近些年来有关教师复原力的核心文献,从教师复原力的概念、影响因子、结构模型、测量、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发现:应在心理建构与社会建构综合脉络下理解教师复原力,注重内在因子、外在因子、保护因子和危险因子对于教师复原力的复杂作用。未来,我国教师复原力研究亟须理论上的整合和本土化,以在实践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5 年 01 期

字号:

       教育永远是一件在完成中的作品,变革不曾间断。面对持续的教育变革,教学在复杂脉络中,已然成为21世纪最具压力的专业之一。[1]教师面对学生差异、课改压力、父母的高期望等,[2]亟须不断调整;在复杂教学情境变化中,为至关重要的需求提供答案。在同等情况下,缘何一些教师效能低下,甚至离开了教职,而另一些教师却“越挫越勇”?教师怎样在逆境中保持教学效能,维持对专业的动机与承诺,在照顾好学生的同时,照顾好自己?[3]教师教育领域称这种能在逆境中正向发展的现象为“教师复原力”(teacher resilience)。近10年,教师复原力的研究继而浮现、蓬勃兴起,极大促进了教师专业提升和有品质的教学生涯形塑。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教师复原力相关文献,以窥视当前教师复原力研究现状,并预期我国教师复原力研究趋向。

       一、什么是教师复原力

       教师复原力(teacher resilience),来自于复原力(resilience)一词,其动词形式resile源自拉丁语resilire,意为“跳回”(jump back)、“弹回”(recoil)。[4]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常见翻译为“(心理)弹性[5]”、“(心理)韧性[6]”、“(心理)复原力[7]”。

       以上翻译中,作者最为认同“复原力”的译法:(1)虽然resilience起初的研究和压力不无相关,也和物理学中的“弹性”有着类比和隐喻,但一旦使用于教育和心理领域,其复杂性内涵已超越“弹性”和“恢复”本身,“复原力”为此研究的复杂性提供了词汇学意义上的可能。(2)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更为推动resilience的研究,“复原力”更多蕴含积极、正向的意蕴。(3)有关resilience的研究和目前教育领域中关怀取向也不无相关,“复原力”更能表达对于教育领域中有关人的关怀取向,凸显人的主体、能动性。

       当下学术界对复原力有5种具有代表性的概念:(1)复原力是一种能力。如:复原力是个体承受重大变故的能力;[8]是个体能经得起困境及在困境中能适当调适的能力[9]等。(2)复原力是个人特质。如:复原力是人们面对改变之后的情境要求(特别是压力情境和创伤事件)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变通性行为倾向,是适应持续环境的人格因素[10]等。(3)复原力是发展结果。如:复原力是高危群体克服不利因素,仍然能够发展良好的结果[11]等。(4)复原力是动态过程。如:复原力是压力、逆境等生活事件与保护性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12](5)复原力是结果、过程以及能力的综合。如:复原力是个体的各种能力和品质通过动态的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遇不利环境和压力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13]以上认识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存在以下共性:(1)个体遭遇了逆境或挫折。(2)个体能够从逆境中复原过来。(3)心理复原力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的过程。

       相比较于复原力,教师复原力还刚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14]复原力引入教师领域后,教师复原力的概念也和复原力有大致相似的概况,作者认为,这和各研究者所关涉的研究对象、研究偏好、研究角度、方法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相关。经和resilience的概念比对,教师复原力的概念可粗略地归属为“能力说”、“过程说”、“特质说”、“互动说”、“综合说”5种,整理相关文献,理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概念:

      

       从“能力说”到“综合说”,学者们对于教师复原力的概念,有两种重要的论点:[15](1)教师复原力是一种“心理建构”的概念。以Fedrickon发展的“正向情绪扩建理论”(broaden and 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为此论点的架构,如高兴、兴趣、知足和爱等正向情绪会促进教师个体激起心理上的复原力。(2)教师复原力是一种“社会建构”的概念。此论点认为教师复原力要放在社会系统中动态理解,是脉络中动态过程的结果,如关怀的教育场域、正向的学习环境以及社群与同侪的支持等。[16]心理建构的观点更加倾向于复原力与个人特质和能力有关;社会学建构则认为复原力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二、影响教师复原力的因子与框架模型

       (一)教师复原力的影响因子

       从复原力的概念来看,个体要想有比较高的复原力,需要积极人格特质的建构,家庭支持系统的建立,社会支持和外在资源的建构。[17]根据复原力的内容不同,可以将复原力分为内部影响因子和外部影响因子。所谓内部影响因子,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及行为层面所具备的特质、态度和技能。外部影响因子,是指个体从外界获得的支持情况和受助情况。根据各因子影响复原力的功能不同,还可分为保护因子和危险因子。保护因子是指能减轻不利处境中的个体所受到的消极影响、促使个体心理复原力发展的各种因素。危险因子是指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更易受到伤害而得到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物的、心理的、认知的或者环境方面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危险性因子并非一定导致不良的发展结果,只是它能产生不良结果的可能性更高。[18]

       目前,多数研究惯从影响教师复原力的(内部因子、外部因子)*(保护因子、危险因子)的4维分类方法展开。对以上因子的更进一步细分可能不同,但重视保护因子是教师复原力研究的一个重要传统。这方面目前典型的研究有,Howard和Johnson[19]将教师复原力概念中的保护因子分成“外在”与“内在”,外在保护因子包括三个主要的场域,即:家庭、学校和社群,包括家庭成员的支持、参与社群的机会、正向的学习经验以及关怀教师。内在保护因子包括个人的技巧与导向,如:社交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熟练度、自主性以及对目标与未来的觉知等。Beltman和Mansfield整理出内在保护因子6个:个体特征、较高的自我效能感、问题应对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对自我的专业反思、利己等。外在保护因子6个:学校领导阶层的支持、导师帮扶支持、同伴和同事支持、学生对教师的支持、照顾教师个体需求的入职计划、家庭与朋友的支持。6个外在保护因子又可以归结为家庭支持、学校支持和社区支持三个方面。[2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