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4)09-0135-09 体验是中国古代原有的概念,并非来自西方。中国古代的直观思维注重具象、直觉,追求感应、感悟,截然不同于西方的逻辑思辨。这种思维因为具象,所以生动;因为感应,所以神秘;人们只能意会,无法言说。这便导致体验概念的产生。南宋朱熹《四书或问》云:“其曰非体物而不遗者,其孰能察之?其用体字察字,又皆非经文之正意也。此章若从诸家,以圣人不知不能为隐,则其为说之弊必至于此而后已。尝试循其说而体验之,若有以使人神识飞扬,眩瞀迷惑而无所底止,子思之意,其不出此也,必矣。”[1]《论孟精义·序》又云:“抑尝论之《论语》之言,无所不包。而其所以示人者,莫非操存涵养之要。七篇之指,无所不究,而其所以示人者,类多体验充扩之功。”[2]体验是体察、验正之意,指用自己的身体去感觉、查验、领悟。朱熹已认识到体验的直觉性、准确性、感悟性。这种直觉包括感觉、经验、感应、感悟等。体验是一种感悟的、直观会意的生命直观方式,注定是自然的、自由的,同时也是诗性的。在此意义上,体验就与感物联系在一起。感物作为中国古代的美学观念,构成感物美学。 深入考察中国古代的体验,我们发现,它与西方的体验有某种意义关联。在西方现代学术观念中,体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本体论范畴,这一范畴的原初意义与经历有关,后来被赋予了独特意义。据王岳川考察,体验被赋予“生命意义的瞬息感悟”的意义并成为本体论范畴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3]此后,体验便进入人类生命各个领域,成为人生命感悟与反思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用于审美,称之为审美体验。审美体验与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相连,它是“那种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痴迷而难以言说的瞬间性审美直觉”。[4]感物就是中国古代的审美体验,融合着审美体验的诸多特征。 一、感物的瞬间感悟性 感物是中国古代的审美体验,它注重直观、直觉,追求感应、感悟,这与审美体验的瞬间感悟不谋而合。王岳川说:“诗思即对自己存在的体验与领悟。”[5]这同样适用于感物美学。感物言述的是文学艺术审美创造的发生,在这一过程中,必然离不开作家、艺术家的审美体验。中国古代感物有“感物兴情”和“托物寓情”两大类型和许许多多的美学方法,①无论类型还是方法,都具有瞬间感悟的特征,鲜明昭示着它们的体验性。 “感物兴情”是先有物,后有情。万事万物激发作家、艺术家,使他们情感萌动,产生创作冲动。这一激发的过程非常短暂,瞬间就达到了目的。然而,纵观中国古代关于“感物兴情”的相关论述,大都认识到它的作用、价值,对它的刹那性、瞬间性却鲜有直接而明确的讨论。但是,在古代作家、艺术家大量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对“感物兴情”的刹那性、瞬间性的关注。 陶渊明写有一组《时运》诗,序中谈及他暮春交游的感受:“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影)独游,欣慨交心。”[6]“景物斯和”、“欣慨交心”都是感物兴情。人与景物的应和、交心都是短暂的、刹那的,正是因为“和”,诗人在一刹那间就与景物产生了感应。在这种感应的推动下,陶渊明写出了自己的生命体验。在这组诗中,暮春的温暖、宁静不仅呵护着新苗、水流、花药、林竹等自然生物,同时也呵护着人的心灵,使人超然物外,怡然自乐。杜甫也在“感物兴情”的状态下写有《与李北海宴历下亭》一诗:“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欲,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其中“云山已发兴”之句说的就是感物兴情,云、山引发了诗人的情感,引发了创作的冲动,刹那间点燃了诗人的生命体验。“蕴真惬所欲,落日将如何?”自然之中蕴含着生命之真,人若能长时间停留在这种生命的境界里,该是多么惬意!在这里,“兴”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刹那间引发诗人感悟了生命的本真。 “托物寓情”是先有情,后寻物,借助于外在之物来寄托作家、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寻物是作家、艺术家的主动行为,但也需要物我之间的相互感应。作家、艺术家在寻物的同时,物也在召唤着作家、艺术家。当作家、艺术家的情感凝定于物时,物也刹那间与作家、艺术家达成高度的和谐。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就是托物寓情的诗歌。诗前序明确说这首诗是先有情后寻物的: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衰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