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国家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该理论映射到内部审计工作上,即要求内部审计根据自身管理体系、技术、组织、人员等比较优势,找到最有效、最合适的途径,以事半功倍的方式、方法为企业提升价值。 针对不同审计目标,灵活运用审计方式。第一,对企业的动态检查项目应坚持“短、平、快”的原则。紧跟形势,紧盯风险,以紧凑的人员搭配,紧抓重点审计方向,以快速查出问题的思路,组织项目实施。第二,操作风险项目应着眼于非现场数据,巧用数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类项目以发现员工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为主要审计目的,审计组需充分利用非现场审计系统的数据分析工具,在海量生产经营数据中寻出蛛丝马迹,根据疑点思路对数据进行筛选。这类项目的重点在于前期对非现场数据的分析和后期核实。第三,高风险项目应坚持被审计对象全覆盖原则。对企业经营范围内风险较大、由政策变动引起经营环境变化的业务,需全面排查被审计对象。第四,巧用审计调研方式分析苗头性问题、行业及区域风险。对于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苗头性问题、区域风险事项和行业风险事项等,可灵活实施审计调研,对问题和风险进行前瞻性分析研究。 强化审计跟踪,持续跟进问题整改。查出问题只是审计工作的第一步,促进内控体系的优化、减少系统缺陷、有效控制风险,才能实现审计为企业增加价值的目的。因此应提高对问题整改和潜在风险的持续关注,加强审计跟踪。做好审计跟踪,需坚持非现场跟踪与现场跟踪相结合、现场跟踪与同步开展的其他审计项目相结合、整改状态认定与屡查屡犯专题分析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厘清跟踪流程当中每个环节的责任,提升持续关注能力。对于重要审计风险事项,从发现之初就要持续关注其整改情况,关注现实与潜在风险的化解,直到问题得以根本解决;对于屡查屡犯、此查彼犯的问题,要关注是否存在内控缺陷,被审计对象是否有针对性地从制度、流程等管理角度进行了整改。 关注新兴业务发展,践行业务伙伴角色。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在企业加速升级转型的同时,内部审计工作应主动跟进,深入践行业务伙伴的角色,掌握企业各项业务的转型内容、发展方略和风险。不断拓展、延伸审计领域、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主动应对,提前研究,储备技术、方法和人才,积累经验。不论是传统业务还是创新业务,在新的环境和形势下,其流程设计、风险控制、管理模式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审计工作应予以持续关注。特别是一些新业务、新产品,技术性强,监管要求高,风险控制难度大,内部审计更应主动地加强分析和研究,识别出流程缺陷与制度缺失,提出改进建议。 拓宽审计领域,减少审计盲区。企业的科学管理流程和精细化程度,决定了自身的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后劲。内部审计要关注突出的重要风险和管理重点,重视企业的支持管理环节,这是企业目标协同和流程融合稳定的基础。比如,可以创新审计项目的思路和方法,对薪酬管理、信息技术管理等最基础支持环节和固有流程开展审计,从管理机制、政策制度、业务流程等方面分析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决策管理层提供审计意见,促进组织价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