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楚语中的南亚语成分

作 者:

作者简介:
叶晓锋,温州大学人文学院,E-mail:yuwangshui@gmail.com(温州 325035)。

原文出处:
民族语文

内容提要:

本文就上古楚语中“观”、“邛”、“危”、“淈”、“篁”、“党”、“凭”等部分词语和南亚语的关系作初步讨论,认为一些上古楚语特征词来自南亚语。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梅祖麟、罗杰瑞(1976)曾对上古汉语中的南亚语借词进行了非常有启发性的探讨,鉴于上古汉语中“江”、“虎”、“牙”、“札”、“獀”等词的上古音与南亚语相关词语在语音形式上相同或相近,他们认为这些词是南亚语借词。但现代分子人类学的研究表明,整个人类都是从非洲东部迁徙而来,史前中国境内的人群从东非经由南亚迁徙而来(Chu 1998,Su 1999,Ke 2001)。这说明南亚语和早期汉语可能存在同源关系。潘悟云(1995)、王敬骝(2001)先后找出部分上古汉语和南亚语的同源词,认为它们存在发生学关系。但总体而言,语音上对应整齐的基本词数量并不多,因此上古汉语和南亚语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无论如何,上古楚国与说南亚语的濮人关系密切,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楚国开国就是占领濮人的领地之后才进而强盛的。(《史记·楚世家》:“(楚武王)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在春秋时期,濮人的活动区域包括现在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吕思勉2008:213),而楚国最盛的时候疆域横跨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陕西、安徽、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顾德融 朱顺龙2001:267),可以看出濮人的活动区域和楚国的疆域存在交叉重叠。本文主要就古楚语中部分词语和南亚语的关系作初步的讨论。

      《国语·楚语》:“启有五观。”韦昭注:“五观,启子,大康昆弟也,观,洛汭之地。”在韦昭的注解中,前半句认为“五观”是指“启的儿子大康兄弟等人”,后一句则又认为“观”是个地名,显然,这一注解前后并不一致。清代的汪远孙指出“观”解释为“洛汭之地”并不可信,他认为“五观”是一个人的名字。(详见徐元诰2002:484)不过从其他上古经典文献对这段史实的记载来看,“五观”和“五子”相当。《汉书·古今人表》:“大康,启子,昆弟五人,号五观。”《楚辞·离骚》:“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逸周书·尝麦》:“其在启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庄述祖进一步指出“五子,即五观也”(费怀信等1995:787)。这是非常正确的。也就是说,“五”是数词,“观”即“子”,“启有五观”就是“启有五子”。不过由于庄述祖只是通过文献对读来说明,而古文献中“观”读为“子”几乎没有出现过,同时庄述祖也不能对“观”为何可以解释为“子”进行说明。因此,把“观”读为“子”这一看法并没有得到公认。

      “观”表示“儿子”的含义看似非常罕见,实际通过同源词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线索。《诗经·齐风·甫田》:“总角丱兮”,毛传:“丱,幼稚也。”“丱”是见母元部合口字,上古音为*koon,①《礼记·内则》:“卵酱实蓼。”郑玄注:“卵读为鲲,鲲,鱼子。”“鲲”是见母文部字,上古音为*kuun,读音非常接近。“鲲”从“昆”得声,“昆”,《国语·晋语二》:“延及寡君之绍续昆裔。”韦昭注:“昆,后也。”也就是“后嗣”的意思。“鳏”,《诗经·齐风·敝笱》:“其鱼鲂鳏。”郑玄笺:“鳏,鱼子也。”诗三家异文作“鲲”(王先谦1987:389)。因此,“观”和“丱”、“鳏”、“鲲”这组同源词都与“子嗣”义相关。

      在许多汉语南方方言中,“官”或以“官”为构词成分的词经常表“子女”或“孩子”。清光绪甲辰年《常昭合志稿》:“称人之子,贵之则日官人。”在吴语江阴、常熟、上海川沙方言、浙江的新昌、象山、镇海等方言中也都是以“官人”称呼小孩。吴语嘉兴话中,称呼男孩为“官官”。在闽语揭阳方言中,称呼小孩为“官仔”。闽语长乐方言,称呼女儿为“官姐”,“姐”表示性别,“官”就是“子女”的通称词语(许宝华等1999:3686)。显然这些汉语方言中表“子女”义的“官”应该和《国语·楚语》“启有五观”中的“观”是有相同语源的。

      值得注意的是,以“官”来表“子女”或“孩子”义只见于汉语南方方言,而不见于北方方言。这和“江”的分布情况类似,梅祖麟、罗杰瑞(1976)指出,“江”在古代汉语中基本上也都是出现在南方,而不见于北方,“江”的上古音是。同时,南亚语中表示“河流”的词基本上都是(Sedang语)或(Bru语),因此他们认为“江”是个南亚语借词。上文我们说过,上古楚国与说南亚语的濮人关系密切。受此启发,我们发现“启有五观”的“观”*koon②以及汉语南方方言中表“子女”或“孩子”义的“官”和南亚语言中表示“儿子”的词汇构成对应。

      

      在上古汉语中,“句”的谐声系列经常表示“幼兽”,“狗”,《尔雅·释兽》:“熊虎丑,其子狗。”又《尔雅·释畜》:“未成豪,狗。”郭璞注:“狗子未生毛者。”“狗”上古是见母侯部字,上古音*ko,显然和“观”*kon词根相同,惟一的区别就在于“观”多了一个-n韵尾。④-n韵尾可能就是名词后缀(详见金理新1998)。因此,表示“儿子、孩子”含义的“观”、“官”等词可能和“狗”等表示“幼兽”的词在语源上存在关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