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近二三十年來,漢語語氣詞的溯源研究成果十分豐富,大部分語氣詞的來源、形成過程及機制都得到了較好的揭示。如“者”、“焉”、“爾”、“已”、“云”、“時”、“後”、“裏”、“在”、“好”、“來”、“吧”、“的”、“呵”、“唦”等。部分語氣詞的產生過程還曾引起學界的熱烈討論,如“為”、“了”、“不”、“無(嗎)”、“呢”等。當然,也有部分語氣詞不明本源,或雖明本源但演變過程不清楚的,如“那”、“聻”、“休”、“啵”、“哈”等。 綜觀已有研究,漢語史上的語氣詞,大致有以下幾個來源:一、源於其他實詞虛詞的語法化、主觀化,如名詞、動詞、代詞、形容詞、量詞、副詞、結構助詞、動態助詞、事態助詞等演變為語氣詞;二、由短語、跨層非短語結構詞彙化而來;三、由原有語氣詞音變衍生而來,這主要指一個語氣詞發展、使用過程中因為語音變化而衍生出新的語氣詞。音變衍生又可以分為語音弱化、合音、連讀變音、語音分化等四種。此外,有些學者認為語言接觸也有可能導致語氣詞的衍生,不過從已有研究來看,還没有確鑿的證據顯示哪個語氣詞源於他族語。 本文嘗試在前賢時彦對單個語氣詞溯源研究的基礎上,對先秦至唐五代這一時段語氣詞的淵源進行一番梳理,而後重點探討它們在形成過程中句法、語義及語用方面的特點,以有助於漢語史發展演變規律的總結。 二 從他類詞演變為語氣詞 先秦至唐五代的單音節語氣詞,除了幾個目前因為文獻材料的不足而無法探討的(如“也”、“矣”、“耶〈邪〉”、“哉”等)以外,其他大都是從他類詞語法化而來,其來源又可以分為六小類。 2.1 指代詞→語氣詞:者、焉、爾 這三個語氣詞都形成於先秦。語氣詞“者”源於自指代詞“者”。如: (1)此二君者,異於子幹。(《左傳·昭公十三年》)——自指代詞 (2)故臣曰:“亡國之廷無人焉。廷無人者,非朝廷之衰也,家務相益,不務厚國。”(《韓非子·有度》)——提頓語氣詞,兼有話題標記功能 自指代詞“者”常處於話題性成分“VP者”或“NP者”中,整個句法框架為“話題——說明(評述)”。由於語義重心在前面的VP或NP,“者”位於小句末,随着指代性減弱,加上在韻律上能使句子語氣舒緩,從而演變為表提頓的語氣詞,同時兼有話題標記的功能;魏晉時還衍生出假設語氣。(李小軍2008a) 語氣詞“爾”源於表複指的代詞“爾”。如: (3)誅白公,定楚國,如反手爾,仁義功名善於後世。(《荀子·非相》)——指代詞 (4)得天下助卒,名為十萬,其實不過數萬爾。(《尉繚子·制談》)——“提示”義語氣詞 例(3)這類“爾”複指前面的動詞性短語,“如反手爾”即“如同反轉手掌一樣(那樣)”,以此突出“誅白公,定楚國”的容易之極。指代詞“爾”本身没有獨立的所指,其外延必須依賴句子中它所指代的動詞性成分(前指)來提供,由於“爾”與前指成分距離太近,導致指代義的弱化,進而演變為表提示的語氣詞。有些學者認為“爾”相當於“耳”表限制語氣,其實限制語氣大多是句子的句式義或句中語氣副詞的語氣義,而非“爾”的語氣義。(李小軍2010a) 語氣詞“焉”源於表處所的代詞“焉”。如: (5)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左傳·隱公元年》)——指代詞 (6)(季隗)對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請待子。”(《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提示;確認”義語氣詞 與“爾”相似,指代詞“焉”指代的處所等往往在前文已經提及,比如上例“虢叔死焉”就是“虢叔死在那裏(制)”,加之“VP焉”結構本身帶有一定的提示意味,因而語義逐漸虛化,同時主觀提示功能得以凸顯而成為表提示、確認的語氣詞。(吕叔湘1944:162;劉曉南1991;李小軍、劉利2007) 2.2 動詞→語氣詞:已、云、為、在、來 上古漢語的“已”以及近代漢語的“罷”、“休”等最初都是停止義動詞。“已”在先秦就出現了語氣詞用法。如: (7)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論語·子罕》——“停止”義動詞 (8)其母曰:“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左傳·桓公十五年》)——“限制”羲語氣詞 “已”的語法化過程可以概括為:“停止”義動詞→“算了;可以了”義動詞→限制義語氣詞。這是一個語用推理的過程,從“停止”到主觀地覺得“算了、可以了”,這是從客觀的時間維度進入人的主觀心理維度,再從“算了、可以了”衍生出“把事情往小裏說”的限制語氣。(李宗江2005,李小軍2010b)近代漢語的“罷”與“已”的演變過程大致相似,只是形成時間大大晚於“已”。 “云”起初為言說義動詞,漢代時演變為表不置可否、不確信義的語氣詞。如: (9)一動一静者天地之間也,故聖人曰“禮樂”云。(《禮記·樂記》)——“言說”羲動詞 (10)魯南宫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史記·孔子世家》)——“不確信”義語氣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