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地产企业偷逃税费形式 1.隐瞒收入,偷逃税费。一是将预收售房款、定金、押金、保证金等不按时入账或长期挂往来。二是将代收代付或者代垫的各种开户费、手续费、管理费等不按价外费用并入。三是将出租房屋、车位、商铺等租赁收入及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不按时入账或长期挂往来。四是按揭销售收到银行拨付按揭贷款的购房款后不全部或不及时入账,或者假计“短期借款”入账。五是签订大小合同、开具“大头小尾”票据或者部分售房款、车位款、装修款等不开发票,导致应税收入不入账或者少入账。六是与外单位合作建房,以房换地往往不记收入,拆迁安置房“拆一还一”面积往往不确认应税收入。 2.将开发产品用于偿债、投资、捐赠、自用、分配利润、职工福利等。不视同销售账务处理,或已视同销售但销售价格明显偏低,计税时未按开发产品同期销售价格进行纳税调整。 3.推迟结转营业收入,延时纳税。主要表现为已完工开发产品以工程未办理竣工决算无法结转完工产品开发成本为由,将售房款长期挂预收账款或其他往来账户,不按时结转经营收入,以便延迟缴纳企业所得税。 4.虚增成本。一是用假发票、白条或不符合规定的收据列支成本。二是虚开建安发票,增加建安成本。现行建筑安装企业的建安发票,主要由税务征收部门或发票管理部门代开,只要缴纳营业税及附加税,在开票“窗口”或征收部门均能开具,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偷逃企业所得税提供了可乘之机。 5.不同项目间成本混转调减利润,偷逃税款。某些房地产企业往往同时开发多个项目,且项目进度不一,应分项目核算成本。但在结转成本时,企业往往随意调整,不按权责发生制及配比原则进行,以达到明亏暗赢的目的。 6.利用“预提费用”账户,虚增成本、调整利润。一些房地产企业钻政策空子,通过“预提费用”或者其他应付款等往来账户提取的公共设施配套费等预提费用,往往提的多,实际列的少,年末留有较大余额,所得税汇算清缴也不做纳税调整。 7.利用借款利息偷逃税款。根据税法规定,开发企业为建造开发产品借入资金而发生的符合税收规定的借款费用,属于成本对象完工前发生的,应配比计入成本对象;属于成本对象完工后发生的,可作为财务费用直接扣除。有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往往将发生的利息全额进入开发成本,且有些借款利率还大大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水平。 8.利用关联企业偷逃税款。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建安工程、销售业务、所有价外费用等交给其控股或全资的建筑安装公司、销售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承建、销售或代收。通过与关联企业订立各种假合同,相互调控收入及利润,以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 9.未按标准列支费用。部分房地产企业将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在税前列支,或者对税前准予扣除的业务招待费、广告费、折旧等项目超标准列支,达到调减利润、偷逃税款的目的。 10.自用房产开发成本直接转增经营成本。有些房地产企业自用房产开发成本不从“开发产品”转到“固定资产”,而是混入“开发产品”直接转增“经营成本”,少结转自用房产成本。有些房地产企业对自用房,仅分摊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等,而土地成本、借款利息、建筑安装等费用由出售房分摊,加大经营成本,减少利润,从而达到少缴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11.完工项目长期不进行税款清算。《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明确规定了清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应视为已完工项目的三种情形,《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规程》也明确了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规程的条件,但大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迟迟不进行决算,或即使达到清算条件,也不按照规定主动要求办理申报清算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 二、房地产企业税收延伸审计方法 (一)搞好数据分析,选准延伸对象,保证精准发力。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从上百万条纳税信息中准确筛选出有效的线索,及时找出纳税违规和税务监管漏洞,笔者认为关键要做好数据搜集和分析工作。 1.搜集、拷贝纳税数据要全面、完整。目前,地税部门使用的数据大集中系统是税收征管的综合管理平台,其内部有许多功能和接口,各部分数据间、内部各管理平台间都有联系或者牵制关系,且税收征管数据已经实现全省数据大集中。由于各地市税收征管数据量太大,审计人员往往并不要求税务部门提供税收征管系统所有的数据,只注重搜集、拷贝征管对象纳税信息数据,而忽视索要纳税对象经营收入、税票领购、滞纳金管理等其他日常监管信息数据。目前大部分地市已将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位置、开发数量、占地面积、工程建设进度以及为施工企业代开施工费发票、网上开具房产预售发票等数据全部纳入大集中系统管理。完整的数据便于了解延伸对象的全貌,审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系统内各部分数据间比对关系,分析纳税信息数据是否合理,从而及早发现审计疑点。 2.做好纳税数据纵向与横向分析。主要包括对房地产行业和单个房地产企业纳税数据的纵向、横向分析。首先,可分税种对近三年房地产行业各税种增长情况进行分析,筛选出变化异常的税种,然后根据税收政策的变化情况初步分析原因,发现疑点税种。其次,对疑点税种按照纳税额大小筛选出前50名纳税企业,对其近三年纳税情况进行纵向、横向分析,重点关注房地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