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透视主义方法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段建军,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智,西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陕西 西安 710061)。

原文出处:
学术研究

内容提要:

透视主义是尼采的哲学美学方法论,它不同于柏拉图传统的辩证法,是以权力意志为本体的生命哲学的认识方法。透视主义以身体为视线,对一切事物、价值和文本,作不同角度的审视、评估、解释和批判。透视主义具有多元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它不是纯粹的逻辑思辨和概念定义,而是人性的追问之路,是诗性的沉思方法。透视主义为解释学理论的建立,提供了源泉并奠定了基础,对接受美学产生了较大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学批评模式。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4)08-0145-07

       透视主义是尼采权力意志哲学的方法论。尼采在《权力意志》中谈自己撰写《善恶的彼岸》的计划时说:“解释,而非认识。论方法学说。”[1]这表明了他要用“解释”取代“认识”,进而建立“方法学说”的初衷。此后,他又列出一个建构自己哲学体系的计划,明确提出要用透视主义作为自己的认识方法,取代传统的“认识论”:“关于计划,以完全自然主义的价值取代道德价值。对道德的自然化;以关于支配性构成物的学说取代‘社会学’;以情绪的透视学说(其中包含着一种情绪等级制)取代‘认识论’;变形了的情绪:它们的更高秩序,它们的‘精神性’;以永恒轮回学说(此乃培育和选择的手段)取代‘形而上学’和宗教。”[2]尼采计划建构自己新的方法体系,这个体系将以权力意志为基础,对传统哲学体系进行系统颠覆。其中,“以情绪的透视学说”取代“认识论”的愿望,表明透视主义在尼采的哲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功能。透视的基本性质是“情绪”,即权力意志。用透视主义取代“认识论”成为新的认识论,就是尼采的方法论。透视主义具有不同于传统认识论的基本性质,也具有区别于传统认识论的认识手段;它对一切事物进行意义植入和价值创造。

       权力意志是生命哲学,透视主义以生命主体为视线,对一切事物、价值和文本,进行新的审视、评估、解释和批判。透视主义具有多元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它不是纯粹的逻辑思辨和概念定义,而是人性的追问之路,是诗性的沉思方法。它为后来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解释学理论的建立提供了源泉并奠定了基础,对接受美学产生了较大影响,并形成独特的文学批评模式。

       一、透视的本质在于追求权力意志

       尼采认为,权力意志是生命的本质,一切生命行为,都是追求权力的行为,人生过程则是追求权力的过程,透视主义是一种追求权力的方法。他说:“透视主义只不过是总特性的一个复合形式。我的看法是,每一个特殊的物体都力求主宰整个空间,力求扩展自己的力量(——它的权力意志),并且推斥一切与它的扩展相违背的东西。但它会不断碰到其他物体的相同追求,并且最后会与那些与之十分相近的物体达成妥协(“达成一致”):——然后它们就这样合谋权力。而且,这个过程将不断继续下去……”[3]透视主义作为追求权力的方法,是主体与对象建立关系的一种作用力,它要用主体的力征服对象的力,把主体力的样式打印到对象中去,对对象进行主体化的阐释与评估。

       (一)透视是力与力之间的关系

       透视不是主体对对象进行的审美静观,而是透视主体与透视对象之间力的博弈。透视主义为文艺批评、道德批评提供了一种观察方法,但它绝对不是技术层面的方法,而是一种高级的透视哲学。尼采指出:“基本问题:透视是否属于本质?而且不光是一种观察方式,不同本质之间的一种联系?是不是不同的力处于联系中,以至于这种联系维系于感知之透镜?倘若一切存在本质上都是某种感知之物,那么这就是可能的。”[4]透视不是纯然先验的本体,它作为本质,以可感知为前提。它不是一种悬设的关系,更有别于理性主义的辩证法。为了实现对传统价值重估的目的,它与理性主义决裂,去除了各种悬设成分,把自己落实到感知物上。尼采的透视关系,维系在感性生命之间,是强力与弱力竞争的实存关联,只有通过这种实存关系,才能达到整体的平衡。透视作为本质保持在此在中,是透视行动得以实施的前提,它以透视主体的视觉实现主体的权力意志。

       (二)透视是主动追求权力的能动行为

       权力是生成和不确定的,它总是处在不断向外扩张的运动之中。作为一种能动的力,在扩张运动中,强力吞噬弱力,弱力抵抗强力,相互直接冲闯,彼此却无法逃避,一直处在变化和进取之中。自强者对强力的追求,没有止境,永不停息。强力在扩张中寻求对手,要求支配,遇到阻力,顽强克服,最后进行主宰,这个过程就是强力自强,不断提升的过程,这种主动追求权力的行为,是主体的能动行为。强力施展的过程,就是向外扩展与征服的过程,它存在于一切领域之中。强者透视世界,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这些解释以其强大的力量统治了接受者的头脑,它以“我要”的生命精神,展现出强大的统治欲望,从而创造出伟大崇高的生命艺术。透视作为最高的阐释艺术,所表现的能动力是一种支配欲望。尼采说:“阐释:何以世界解释乃是一种支配性欲望的征兆。”[5]在尼采那里,阐释与支配相互等同。阐释世界等于支配世界。说透视是最高的阐释艺术,等于说透视是最高的支配艺术。

       (三)透视是对生命权力的肯定行为

       在尼采那里,权力意志是一种原始的情绪,是对生命情感的肯定。权力意志在总体上追求快乐和激情,向往快感和陶醉。反过来,陶醉和快乐的艺术,对生命有着极大的关怀,是生命的伟大兴奋剂,促使着生命去创造更大的价值。它并不像“冰冷的理性”那样蔑视肉体情感,而是对肉体投以欣羡的目光,用深情的诗性语言,征服空洞冷漠的概念。尼采将权力意志、生命情感和肯定性紧密联系起来,将肯定性视为权力意志不可或缺的属性之一。尼采说:“肯定性的情绪:……权力意志、对大地和生命的感激之情。”[6]权力意志是一种肯定的生命力,植根于生命力的透视行为,也应当属于肯定的阐释运动。或许有人会问,既然透视是一种肯定行为,而理性道德和宗教神学也是一种透视行为,它们是否也应归属于肯定行为呢?在尼采看来,诸多力量之间的角逐,都是透视的一种,透视在总体上是肯定的,不过有些透视肯定正能量,有些则肯定反动力,“一切赞扬和责难都透视性地从一种权力意志出发”。[7]理性主义、禁欲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等,也在透视,只不过是透视行为中的反动力,权力意志有时需要这种反动力,作为一种阻力,它考验权力意志克服阻力的强度,只有用强力对这种反动力再反动,才能强化肯定之力。能动力必然战胜反动力而成为支配之力。需要注意的是,反动之反动不同于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后者是逻辑的两面,而前者作为一种行动力,只是某个阶段的存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