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审计实施背景、技术支撑与治理机制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勋;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赵选民,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经济管理研究中心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资源会计。

原文出处: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4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绿色经济领域的研究者就预言,按照著名的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的经济长波理论或约瑟夫·熊彼特的创新周期理论,在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内容的第五次创新长波之后,即将来临的是以资源生产率革命为特征的第六次创新长波,而这个长波的意义就是开创以低碳能源为特征的生态经济新时代。事实上,国外节能减排政策研究可以追溯至1973年石油危机所引发的能源恐慌的影响,能源节约与高效使用方法与策略开始成为理论研究的关注点。Sterner(2007)对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作了系统概括,形成了基于市场失灵、产权等理论的节能减排政策工具;King(2009)描述了股东和潜在投资者对于节能减排信息披露的需求程度,并建议将气候变化纳入公司风险管理范畴。当然,审计作为解决市场失灵的第三方鉴证手段,也开始成为研究节能减排的新视角。早在1995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业已指出“鉴于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国际审计组织鼓励各最高审计机关在行使审计职责时,对环境问题进行考虑”;随后,INTOSA陆续发布了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2001)、环境审计的发展与趋势(2007)以及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最高审计机关的指南(2007)。Jajntsho(2005)解析了各国政府环境审计策略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状况。低碳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使得节能减排审计的重要性凸显,英国环境审计委员会(2009)详细阐述了政府针对环保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与气候变化问题采取的低碳措施和执行情况,明确了节能减排审计的动因与目标。

      国内节能减排审计研究的直接推动力来自政府工作报告(2008)所强调的“执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健全审计、监察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强化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然而,与节能减排内涵,节能减排发展路径、机制和政策,碳排放权交易、碳税等方面的丰富研究数量相比,节能减排审计研究呈现严重滞后状态,以“节能减排”为篇名的中国学术期刊网搜索结果显示10450条记录,而以“节能减排”和“审计”为篇名的搜索结果仅仅只有64条记录,这种理论研究或缺已经成为制约节能减排理论研究深入拓展的障碍,但也表明了该领域研究具备相当的挖掘与创新机会。基于低碳经济转型实施背景,深入探讨节能减排审计实施、技术支撑与治理机制,以期对当前节能减排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

      一、节能减排审计实施背景

      (一)适应节能减排政策导向

      无论从确保自身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应对国际压力的角度,中国正在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探索低碳发展道路,提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和重要议程。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08)率先提出“执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健全审计、监察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强化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指出“发挥审计在促进节能减排措施落实以及在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从2009年4月至今,审计署已对全国20个省区市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开展了节能减排专项审计调查,并在2010年6月下发了《审计署关于深入贯彻国务院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审计工作的通知》。随后,“十二五”规划正式公布了节能减排量化目标后,对该目标进行分解等政策计划也陆续提上日程。2012年11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发布了《节能项目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为注册会计师开展节能鉴证、服务国家节能战略提供指导。节能减排相关政策梳理见表1所示。

      

      可见,节能减排审计是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的主要审计类型,如何有效地开展节能减排审计,已成为审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二)应对低碳经济转型客观需求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与经济发展奇迹相伴随的是中国社会正合乎逻辑地进入了一个深刻的转型时期,引发了资源配置方式革新、利益整合机制和谐、价值行为取向转变的渐进趋势,从而衍生了低碳经济转型这一崭新的经济发展理念。相对碳减排、清洁发展机制、碳交易等技术方法而言,节能减排审计作为一种对企业节能减排效果的评价与问责机制,具备客观独立、操作规范与结果直观等天然优势,能够督促企业形成节能减排理念以及节能减排审计协同预防模式,推进节能减排责任制落实,提高节能减排资金使用效益。

      二、节能减排审计技术支撑

      (一)节能减排审计主体

      作为审计关系的受托方,常见的审计主体一般分为政府、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内部三类范畴,其中政府与会计师事务所往往代表着一种强制性审计属性,而企业内部往往代表着一种自愿性审计属性。由于节能减排往往代表国家政策的一种导向,政府审计机构具有相对最高的管理层次和权威,显然是节能减排审计的最佳主体。事实上,审计署从2009年起在全国开展节能减排专项审计调查工作,并且公布了20个省电力、钢铁和水泥等有关企业节能减排审计调查的整改结果。然而,审计署节能减排审计对象主要是涉及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资金支持的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带有明显的政府审计色彩;为了促进节能减排政策的真正贯彻实施,有必要引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主体,发挥鉴证业务的天然优势,在实施财务报表审计的同时关注节能减排事项,各政府也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实施节能减排审计。随着节能减排与雾霾治理的深入拓展,政府监管机构、投资人、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节能减排效果关注度逐渐提高,公司自身可能也存在内部审计的需求,通过内部节能减排审计履行良好的社会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