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积极]语义特征的句法投射及其认知解释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为善、高亚亨,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200234)。

原文出处:
对外汉语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讨论的词语的[±积极]是一种跨实词类的语义特征,传统词汇学称为“褒贬义”,属于附加意义层面,指通过概念意义表现出来的说话人的感情或态度,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都可能具有此类特征。词语[±积极]的语义特征不仅是词汇层面的表征,而且投射到了句法层面,是句法、语义的“接口”,并直接影响语用义的表达。本文借鉴认知语法理论,选择若干典型案例,探讨[±积极]的语义特征在词类转化、结构解读、构式变异三个层面的投射表现,并从认知功能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06 期

字号: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研究开始采用语义特征分析方法来解释句法问题(参见陆俭明,1991)。“语义特征”这个概念是从语义学中引进的,原指某个词语在意义上所具有的特点,用以对语义类进行细分并凸显语义类之间的差异。句法学中的“语义特征”是基于句法分析,从具体的语义特征中概括出来的,目的在于对功能范畴类进行次范畴的分类,以解释句法问题。比如名词的[±述人]特征能有效解释某些句式变换的理据,而[±事件]特征能体现该次类与何种量词搭配;又如动词的[±自主]特征能有效区分某些句式的下位变体,而[±持续]特征与句子的体范畴有着某种关联;再如形容词的[±量度]特征决定该次类能否与数量短语搭配,而[±动态]特征决定该次类能否后附体标记和趋向词;等等。可见句法研究采用语义特征分析法,注重的是语义特征在结构层面的投射后果。

      笔者认为,“语义特征”是有层次性的。通常分析的“语义特征”是依附于某个功能类词语的,如上文提到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某些语义特征。值得关注的还有另一类“语义特征”,它是从一般词类的语义特征中概括出来的,是超越功能范畴类的。这一层次的“语义特征”很值得关注和探索,它们不仅是词汇层面的表征,而且投射到了句法层面,是句法、语义的“接口”,并直接影响语用义的表达。本文探讨的[±积极]就属于这种跨实词类的“语义特征”(其中符号“+”或“-”分别表示是否具有此类特征),在传统词汇学中称为“褒贬义”,属于词汇附加意义层面的感情色彩,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都可能具有此类特征。此类语义特征在Leech的Semantics中被称为“感情意义”(affective meaning),指通过概念意义表现出来的说话人的感情或态度(参见伍谦光,1988:141)。本文借鉴认知语法理论,选择若干典型案例,尝试探讨[±积极]的语义特征在词类转化、结构解读、构式变异三个层面的投射表现,并从认知功能的角度对此进行合理的解释。

      一、词类转化:“形容词使动”的功能漂移

      1.1 在传统词类研究中,词的“兼类”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所谓兼类是指某些词处于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范畴的交集区域,处于非典型的边缘化状态。近些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学界借鉴认知范畴观,对兼类现象重新审视并进行了解释。张伯江(1994)在讨论汉语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时,提出了词类“功能漂移”(functional shifting)这一概念。他认为典型的词类有其基本的意义和形式表现,如名词拥有空间性,前加名量词;动词拥有时间性,后加时体成分。凡是偏离基本用法的,都可以看作功能漂移,并给出了“临时活用→常见活用→兼类→同形词”的演化轨迹。

      本文集中考察的是双音复合形容词向动词漂移的现象,即动态形容词转指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统计为准,凡词典中的义项排列先标注为形容词,另有标注为动词,并采用“使××”释义方式的,都作为考察对象。例如:

      【繁荣】①[形](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昌盛

       ②[动]使繁荣

      【端正】②[形]正派;正确

       ③[动]使端正

      需要说明的是,词典作为实用的工具书,词类及其转类的标注未必绝对准确,但反映某种倾向是没有问题的。统计结果表明,能转指动词(使动用法)的双音形容词有82个(不包括方言词、古语词、口语词等)。常见实例如下:

      便利 纯洁 端正 繁荣 丰富 方便 巩固 缓和 纯洁

      活跃 激动 感动 健全 滋润 密切 明确 平整 规整

      强壮 完善 温暖 协调 严肃 严格 振奋 振作 壮大

      严明 充实 开阔 平定 稳定 确定 安定 坚定 鼓舞

      上述实例都是典型的动态形容词,动态性蕴含了时间因素,是这些形容词能转指动词的语义基础。它们转指动词后能直接带宾语,属于使动用法。

      1.2 对于此类形容词转指动词的现象,可以从认知动因来加以解释。Talmy(2000)提出了“事件框架”(event frame)这一概念,列出了五类常见的事件认知框,即路径(path)、因果链(causal chain)、循环(cycle)、参与者互动(participant interaction)及相互关系(interrelationship)。他还指出:构成事件框架的是概念上可以相互激活的一组成分和关系,这种可激活的关系取决于“关联性原则”(principle of relevance)。本文阐述的形容词转指动词(使动用法)的现象,其认知机制与一种基于常理的“以果推因”的语用推理方式有关,即在一个“事件框架”的“因果链”中,从“已然状态”(结果)转喻“导致该状态产生的过程”(原因)。沈家煊(2005)将这种语用推理称为“回溯推理”(abduction),并以能性述补结构“V不C”的形式来加以诠释。比如“学(而)不成”在近代汉语中表已然结果,“学”是行为,“不成”是行为的结果,这是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相关概念;在现代汉语中整合为能性述补结构“学不成”,表“不可能”,是用事实上“结果没有实现”来转喻“结果不可能实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