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摘编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我国与周边国家跨境语言的语言规划研究

      黄行/许峰

      我国与周边国家跨境分布约50种语言。跨境分布的同一民族和语言,存在族群内部语言文化认同和不同国家语言文化认同的问题,也存在不同国家语言本体规划和语言地位规划方面的差异。文章通过具体跨境语言案例和数据分析,认为我国的语言状况和影响力与周边国家相比,在语言身份认同、文字书面语体制的完善、语言社会使用等级等语言本体和地位规划方面,总体上处于劣势。因此应将我国复杂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放到特定的国际环境视野,重新审视和调整现行的民族语言功能规划,在国家语言规划的国际战略方面更加有所作为。

      《语言文字应用》,2014.2.9~17

      边疆地区语言规划与国家安全研究构想

      ——以新疆地区为例

      李海英/李现乐

      在当前强化国家安全的国情下,语言规划与国家安全的关系研究具有特殊意义,而针对边疆地区的研究更具有典型性,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语言资源及语情调查和言语社区规划的理论分析等背景研究,是评估现行语言规划安全值的基础:通过语言规划与国家安全典型域的多角度实证研究,具体思路是找到语言规则与各安全领域的准确结合点,分领域进行个案实证研究,可以充分论证边疆地区语言规划影响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和机制,研究言语社区规划的国家安全导向标准,建立区域语言规划国家安全模型,进而为国家安全语言战略规划提供标准参照。

      《江汉学术》,2014.3.61~70

      隐喻的起因、发生和建构

      隐喻活动是心智活动。语言主体觉知到一个现实的或想象中的事物与本体有同一性,用以作譬,这就可以引起隐喻,成为隐喻的起因。隐喻的发生要涉及主体另一心智过程:隐喻是在对本体和拟议中喻体的认识过程中,在遗传的秩序感的引领下,通过心智里心物同构的作用发生的。隐喻的建构体现为本体的意象在心智里转换为拟议中的喻体的意象,形成“(显性或隐性的)本体+喻体”的隐喻结构;本体转换为喻体就是从对本体的感觉转换为对本体的心理感受,从感觉发展为感受的过程就是意识活动从最初意识发展为反思意识的过程,这个过程要经历一次格式塔转换。喻体的意象在心智确定后用语言符号加以描写,得出一个“(显性或隐性的)本体+喻体”的隐喻表达式,这个隐喻就生成了。对隐喻生成全过程的考察揭示了隐喻所蕴含的语言创造性和意义表达所运用的机制。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3.364~374

      汉语演变过程中的韵律构词

      ——基于性状指示词“许”历时形成的考察

      具有性状指示词性质的“许”是近现代汉语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指示词,但其来源与形成迄今未得到合理的解释。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性状指示词“许”并非来源于单一途径,其形成也不能用“语法化”或“词汇化”来分析。“许”的源结构是魏晋以来的指示词“尔许”、“如许”及其所在的结构形式,“许”是“尔许”、“如许”及其所在结构形式在历时演变过程中受汉语韵律构词规则制约而形成的。性状指示词“许”的形成是历时层面上韵律构词运作的典型个案,这类研究对韵律构词学理论的推演或深入探讨也具有积极意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13~11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