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篇角度看先行语中数量结构的偏误及其成因

作 者:
高玮 

作者简介:
高玮,中国传媒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 100024)。

原文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在对四个不同等级留学生先行语偏误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对其中与语篇因素有关的各种数量结构偏误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从篇章建构角度考察了各种数量结构偏误背后的动因,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数量结构的篇章功能,还要关注语体差异等各种篇章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09 期

字号:

      一 引言

      作为一个与回指相对的概念,先行语是指在语篇中首次出现的指称,往往以名词、名词短语的方式出现,其功能在于把一个新的话题引入语篇。一般先行语的使用只要能让读者明白或辨认出所要谈论的话题就可以了,对使用者来说不存在根据上下文在名词、代词或零形式之间进行选择的困扰,对读者来说也不存在消歧的问题。因此,无论是汉语还是其他语言,无论是语言学界还是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指称的研究往往更多关注回指问题,对先行语的关注则相对较少,其中有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先行语的选择不只是简单的词语使用问题,往往与语篇建构直接相关,选择不同的先行语会引发读者不同的心理预期,还会直接影响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汉语中“一个”、“一些”等数量结构在话题引入时并不只表示数量概念,往往承载了一定的篇章功能。陆俭明(1988)从数量词对语法结构的制约作用出发,提出了数量词语除了具有表量的功能以外,还有指代、构成特殊句式以及制约某些句法结构等多种功能。大河内康宪(1993)认为,汉语量词具有“个体化功能”,不加量词的名词,表示一种没有被个体化、没有具体轮廓意识的抽象性事物。

      汉语中的数量结构基本上是以“数+量+名”组合的方式出现的,一般“X量名”只具有数量表达功能,而“一量名”则“既表数量,也能泛化。泛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表达确定的数量和事物,而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事物的状态特征”(宗守云2008)。数量结构的这一篇章功能对留学生来说是有标记的,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往往出现偏误。

      在留学生的语料中,先行语的使用存在着各种偏误。本文先统计分析了四个不同等级留学生的性别、国别及作文要求等背景信息,在此基础上对先行语的偏误进行分类标注和统计,考察其中与语篇因素有关的各种数量结构偏误,以探讨偏误背后的真实动因。

      二 先行语中数量结构的偏误情况分析

      本研究的统计数据是基于一个32万字的中介语语料库,该语料库是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下建立的,其中包括四个不同等级留学生的435篇作文语料。相关的背景信息见表1。

      

      不同等级留学生的作文题目不同,存在语体的差异,而且学生人数和字数要求也不同。我们发现,不同汉语水平和不同语体都与先行语中数量结构的偏误有一定的关系,二语习得中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所产生的偏误也不尽相同,那么国别、性别的差异是否会影响先行语的使用呢?本文对四个等级留学生的偏误以及国别和性别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2。从整体语料的国别分布看,亚洲国家的学生占绝对多数,其中韩国学生约占61%,欧美等其他国家的学生仅占11%。因此,统计时我们把韩国以外的其他亚洲国家的学生归为一类,具体分为韩国、亚洲国家和其他国家这三大类。

      在统计之前,先按定指程度的强弱差异将各种先行语表达式分为以下四类:

      领属结构——定指名词——复杂机构——数量结构

      强←———定指性———→弱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分类并非绝对的,其强弱差异在具体的语境中会有所不同,如有的领属结构“我的朋友”定指性未必强于“可称呼性”名词如“妈妈、奶奶”等,而“复杂结构”中的情况就更为复杂,其中包括一些难以归类的情况,也包括各种复杂的修饰语与数量结构的组合,如“从美国回来的我的一个朋友”等,因此,分类中也难免有交叉。

      

      语料中韩国学生数量上占绝对多数,他们的偏误也是最多。国别的差异对先行语的使用影响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在性别上存在着男生比女生偏误率高的倾向,虽然不同类型的先行语之间也有微小的差异,但整体而言,男生与女生偏误的比率基本上接近2:1,可见在先行语使用中,女生习得和使用的情况明显好于男生。此外,语料还显示在不同的表达式中偏误的分布情况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

      由于本研究所关注的是整个先行语表达式,而学生的偏误有时只出现于其中的某个部分,为了真实呈现错误所在,在标注中将偏误细分为定语、中心语和整个名词性成分这三类,如数量结构的偏误,不仅有作为中心语的名词偏误,也有数量结构本身的多余、缺失和错用,还有整个“数+量+名”结构的多余或使用不当等,在统计中为了能更加清晰地对四个等级的偏误情况进行对比,将这三小类进行了整合,因此,表3中的“多余”或“缺失”多是定语或中心语部分的偏误,“错用”中也有类似情况,特此说明。

      

      首先,先行语偏误与语体直接相关。“二年级上”偏误数量最多,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这个年级的语料最多,偏误量也相应高一些;二是与语体有关,作文要求介绍中国的一个地方或自己国家的一种风俗,在这种介绍说明性语体中会引入许多名词,错误往往是难免的。“三年级上”的偏误非常少也与语体有关,是一学期的“学习总结”,先行语基本上都是学过的课程名称,偏误也主要是名词使用错误,如“自己还存在的差点、新的选课”等这些词汇层面的偏误,与语篇关系不大,而“一年级下”和“二年级下”由于都是写人的记叙文,偏误相对较少。可见语体与先行语的偏误有直接的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