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关系生成”论思想初探

——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札记之三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立元,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433 朱立元(1945—),男,上海崇明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文艺学、美学。

原文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重读马克思《巴黎手稿》,在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下对马克思的“关系生成”论思想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阐述了笔者提出的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核心主张——关系论和生成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基及其合理性。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10(2014)04-092-08

       众所周知,“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于1845年秋-1846年春)中首次提出的。[1][p.75]但是,在1845年夏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在批评费尔巴哈“直观的唯物主义”时实际上已经接近于把“新唯物主义”命名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了,其第九条说:“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1][p.60]显而易见,这里,正是对感性的理解区分了“直观的唯物主义”和“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换言之,“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正是与“直观的唯物主义”相反的“新唯物主义”。这种“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难道不就是不久以后同样针对费尔巴哈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吗?这难道还需要做什么证明吗?

       笔者在讨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时,曾多次强调,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是以实践作为存在论的根基的,或者说其存在论的核心是实践范畴,呈现为实践观与存在论的紧密结合。①所以,本文标题说的“实践唯物主义视域”在一定意义上说的就是马克思的与实践观结合为一体的存在论视域。关于马克思有没有现代存在论思想的问题,学界虽然有不同意见,但是,笔者在多篇文章里②直接引证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③以无可辩驳的白纸黑字证明了:马克思不但有自己的存在论思想,而且是以实践观为核心的、与实践观结合为一体的存在论,开辟了现代西方存在论思想的新思路。笔者提出的“实践存在论美学”其理论根据就在于此。

       笔者最近在思考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时发现,我们的美学观点最核心的是审美关系(活动)论和审美主客体(历史和现实)的生成论,其哲学基础就是实践唯物主义视域(即马克思以实践观为核心的现代存在论视域)下的关系论和生成论,或者,可以命名为“关系生成论”。④本文将通过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相关论述的解读来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根据关系生成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美学研究的对象,不是一般所认为的“美”或者“美的本质”,而是人与世界(自然界、现实)的审美关系及其现实展开——审美活动。而审美关系说的理论前提是,只有人才有审美关系,即审美关系只适用于人(人类)。马克思明确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按:指‘人’)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1][p.81]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是“关系”的动物,人高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是人与世界发生了动物所没有的“关系”。毫无疑问,作为人与世界的基本关系之一的审美关系也只有人才有。

       《手稿》对这一点有清楚的论述。在讨论“美的规律”之前,马克思首先从存在论、人类学、实践论三者的结合上揭示出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一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2][p.57];二是通过将动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实践作多方面的对比后进一步揭示出“创造对象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类与动物的基本分界线。[2][p.57-58]在此之后,马克思才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重要美学命题。由此可见,只有人才在与自然界(对象世界)的实践关系即“创造对象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美和美的规律,审美关系和美的规律只适用于人、人类社会,而不适用于动物。所以,审美关系的生成和发展,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说,其理论前提应是在人与自然界的实践关系中,实现人与自然界双向的历史生成。

       《手稿》是在异化劳动(人的自我异化)和异化的扬弃这个辩证法的大框架下展开人与自然界双向历史生成的论述的。具体说来,《手稿》在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论证“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2][p.81]这一宏观的历史阐述的基础上,深刻地指出作为“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性的表现”的“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2][p.82]就是说,人类历史的全部生产活动(在异化状态下)本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界的实现,即“人的实现”。紧接着这句话,马克思推出了包含着唯物史观萌芽的观点:“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2][p.82]这一点很重要。对于上述历史观点,马克思还从存在论与认识论的结合上作了另一种表述:“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它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它的经验存在的诞生活动,——同时,对它的思维着的意识来,又是它的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2][p.81]以上引证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马克思是在人和自然的社会实践关系(虽然是以异化的形式)的批判性考察中提出其历史生成论的。

       需要指出,《手稿》是集中用“工业”范畴来论述人与自然在劳动实践中的双向生成的。工业(Industry),西文中同时有勤劳、勤奋的意思,主要描述人努力从事劳动活动。马克思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上强调指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为止都是劳动,也就是工业,就是同自身相异化的活动。”[2][p.88]在这个宏阔视野中,他用工业这个概念来论述通过劳动实践,人与自然界双向的历史生成。他说:“工业是自然界对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因此,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这个理解集中表现为人与自然界在工业中双向生成、互为本质,即自然界在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中人化;人在人化自然界生成中自然化。它的具体过程就体现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生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2][p.89]这里,马克思明确告诉我们,自然界不是游离于人、人类社会以前、以外的纯客观的外部世界,而是与人既相对又相成的,是人的社会劳动、人的对象化活动的产物,是人化的自然即“人本学的自然界”,是“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生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换言之,这个自然界生成于人类社会、人类历史中,成为人类社会、人类历史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反过来,人、人类社会同样是在人化的自然界生成过程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首创了“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2][p.90]与这一“关系生成论”的著名论点密切相关,马克思还将人类历史与自然史看成是同一过程,他深刻指出,“正像一切自然物必须形成一样,人也有自己的形成过程即历史,但历史对人来说是被认识到的历史,因而它作为形成过程一种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形成过程。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2][p.107]就是说,历史在特定意义上乃是人与自然界双向生成的过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