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城市知识群体的生活想象与身份认同

——以《生活周刊》为例的分析(一九二五至一九三三)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悦晗,杭州师范大学 历史系,浙江 杭州 311121 胡悦晗,历史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2010-2011年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史、城市史研究。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内容提要:

本文引入“想象史学”的概念,以《生活周刊》为例,考察1920年代至1930年代城市知识群体的生活想象与身份认同问题。这一时期,知识群体的生活想象主要集中在生活意义、生活趣味、职业生活以及闲暇娱乐四个方面。知识群体赋予“生活”超越当下的正面色彩寻求生活意义。他们将原本重复的、单调的、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精致化、陌生化与艺术化,获得生活趣味。知识群体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入手,倡导职业的真谛与乐趣所在,弥补职业生活单调、无聊的特点。他们将闲暇娱乐视作职业生活的调剂与补充,是恢复职业工作状态的手段。城市知识群体运用他们具有的文化资本,对生活赋予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取向,同以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为主导的市民阶层生活品位相区隔,既强化了他们对自身群体的身份认同感,也固化了不同阶层之间的分殊。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4 年 09 期

字号:

       “想象”这一领域,是由超越经验的界限并超越经验所许可的推演过程的表象整体构成的。这就决定了每一种文化,因此也就是每一个社会,甚至每一个复杂社会的每一个层次,都有其自己的想象领域①。伴随第三代年鉴学派对心态史的重新发现,“想象史学”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最初的边缘地位逐渐占据瞩目之位。历史想象被认为是实证研究与勾勒历史图景之间不可或缺的一步。通过对人类学、语言学与叙事手法的吸纳,关注不同群体的社会想象,力求用“心态的中介作用”展现社会变迁中的物质因素与心态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是想象史学的核心关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自萌芽之始,就与城市密不可分。城市的基础设施、城市的知识环境、城市知识分子的网络给知识分子的精神赋予了足够的营养,大大地刺激了他们的精神活动。知识分子时常挂在嘴边的却是“反城市话语”,他们的话语和他们的现实生活是矛盾的、乖离的②。他们一方面离不开现代城市生活的声、光、化、电,另一方面则在道德伦理上更偏向传统乡土世界。这种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内在紧张促使他们用想象的方式建构出一套日常生活的应然图景。这套生活图景不仅体现出知识分子自身所具有的超越与批判特性,更涉及他们对自身身份认同感的构建。

       由邹韬奋在上海创办的《生活周刊》是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一份重要的城市刊物。与受到广泛关注的《申报》《良友画报》等刊物相比,已有关于《生活周刊》的研究相对薄弱。由于该刊物虽以刊登时事与政治内容的文章为主,但其影响力与深度远不及同一时期的《独立评论》《东方杂志》等刊物,故以往研究者多从思想史的角度入手,将该刊物纳入对其他相关刊物的整体分析,考察刊载的文章反映出的政治与社会思潮。赵文从社会文化史角度分析该刊物大量城市生活的文章所反映出的城市平民文化的类型和特点,推进了已有研究③。有别于《玲珑》《红杂志》等旨在满足和引领民国时期城市大众消费与生活趣味为主的刊物,《生活周刊》的作者群体主要为城市知识群体,他们刊载了大量关于生活的意义、趣味等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较好地反映了1920年代至1930年代城市知识群体对于生活的想象及其背后潜在的身份认同感。基于此,本文拟以《生活周刊》为例,对此问题加以探析。

       一、寻求意义与发现趣味

       日常生活具有重复性与自在性的典型特征。现代性之中的“日常生活”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整齐划一、它的沉闷无聊④。以不安于当下的批判性为自身群体特征的知识分子,对日常生活的沉闷、呆滞、虚空的感受较之常人更为强烈。唐弢初来上海,在一家商店担任学徒,过着枯燥呆板的生活。他对这种日复一日、一成不变、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生活感到空虚与绝望,进而以文学创作的方式探索生活的意义:

       中国旧式店员的生活是痛苦的,一般都不带家眷,单身住在外地,三五年回家一次。工作条件又很差。每天上班十二小时,从早八点到晚八点,尽管事情不多,却总是枯燥乏味,没有一点变化和调节……我产生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寂寞。一种好像睡梦中一脚踩入空虚,从云端掉落下来,突然醒转,但觉回顾茫茫,不知身在何地的感觉。古人说遗世独立,我没有那样的本领,自问还得和这个世界打交道,因此发誓要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和眼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我开始投起稿来。从此以后,像上了轭的疲驴一样,身不由己的随着磨子打旋,欲罢不能地转下去了⑤。1920年代至1930年代的城市知识分子在《生活周刊》上发表大量文章,探讨生活的意义。《生活周刊》第一期的《创刊词》即指出生活的重大意义:“世界一切问题的中心,是人类;人类一切问题的中心,是生活!”⑥知识分子通过批判商人、新富阶层的庸俗、奢华的生活方式,视其为没有价值与不正当的生活,进而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的正当性:

       住房有洋房,旅行有汽车,这是正当生活还是奢华生活?……所谓优美的生活,是有美术价值的生活,有卫生价值的生活,有时间空间便利价值的生活,即是正当的生活。

       试看一般富人阔佬,每日花天酒地,娶小老婆,打大麻雀,以昼作夜,以夜作昼,这真是所谓奢华生活。他们所花费金钱无数,而仍没得正当的生活,何等可叹⑦!知识分子赋予“生活”以超越当下的正面色彩,试图从日常生活中寻求意义。他们首先认为,个体与社会群体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相互依赖关系,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独善其身。“我们吃的食物是靠人家种的,我们住的房屋是靠人家造的,我们读的书报是靠人家编辑印刷的……离了人家,个人的活动便会没有意义而且也不可能”⑧。其次,知识分子是将个体放置在社会之下,认为生活的意义应当从为群体、为社会服务中寻求。杨鼎鸿在文章中通过批判日常生活中的利益纷争来强调对拘泥于一己之利的超越,寻求生活的意义。徐宗恺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建立在服务民众的基础之上。万君默认为,首先应当明确生活的意义,其次要对选定的事业产生兴趣。毕云程将知识分子认同为既为自己生活、也为公众服务的“第三种人”:

       人的生活是有意义的,是有价值的,是向上发展的。各个人的生活良好与否,直接与个人,间接与社会,发生利害关系的,也可说影响于人类很大的……社会是靠群众的力量与精神而伸张的……生活要有目标,要凭我的能力去做我所能做的事……金钱是万能,是一件很好的东西……但是最坏的也是金钱,争权夺利,不是牺牲许多大好健儿头颅吗?……天赋吾们躯干出来,并不是叫我们吃掉几碗饭,穿掉几件衣服为能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