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有点小(不)A/V”

作 者:
陈一 

作者简介:
陈一,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E-mail:cccyyychenyi@126.com。

原文出处:
中国语文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近年来,“有点(儿)+小+形容词/动词”、“有点(儿)+小+不+形容词/动词”(简称为“有点小(不)A/V”)的表达形式逐渐流行开来。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进行抽样性检索可以得到大量的多样性用例(本文给出的数据均为2012年12月22日百度“高级搜索”所得),如:

      有点小郁闷7,420,000例 有点小伤感4,170,000例 有点小紧张792,000例

      有点小开心41,700,000例 有点小满足4,440,000例 有点小爽491,000例

      有点小不A

      有点小不开心1,960,000例 有点小不愉快1,010,000例 有点小不高兴920,000例

      有点小不顺心709,000例 有点小不自在339,000例 有点小不爽2,500,000例

      有点小触动3,430,000例 有点小促动54,000例 有点小打动33,100例

      有点小下降166,000例 有点小提高734,000例 有点小增加10,300例

      有点小不V

      有点小不理解5,360,000例 有点小不适应5,670,000例 有点小不相信172,000例

      有点小不甘心404,000例 有点小不情愿281,000例 有点小不愿意4,220,000例

      高频使用且波及形容词、动词范围较广,显示了“有点小(不)A/V”构式的旺盛生命力。面对这一状况,我们应该思考这种构式适应了什么样的表达需要,它产生、流行的动因是什么;同时,对其生成机制及所体现的汉语的某些类型学特征做进一步探究。

      1.流行的动因和构式的功能

      1.1 在汉语程度范畴发展过程中,高程度词语丰富多样且不断推陈出新,低程度词则不那么“发达”。二者的不平衡、不相称蕴育着创造新的低程度表达式的内在需求。当一定时期集中涌现的大量高程度词语轮番活跃过后,人们又开始转而注重细腻的表达。于是,有新鲜感的低程度表达形式便有了应运而生并被大家接受的社会心理基础。

      1.2 汉语里低程度副词“有点(儿)”的使用有一定受限性。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曾指出“有点儿”多用于不如意的事情。沈家煊(1999:185-188)结合Leech的“乐观原则”分析汉语事实时谈道:“令人如意的事情就希望往大里说,不如意的事情就往小里说,这种说法固化的结果就是程度副词‘有点儿’只修饰贬义词。”陈一(2008)注意到,在偏依性对举结构中,以“有点儿+反面词”为依托,部分“有点儿+正面词”可以被接受。不过,总体看,“有点儿+正面词”还只是偶有所见,仍然是受限形式。按照“礼貌原则”,人们对别人作出正面评价时,即使实际上该正面状况的程度不高,也常使用高程度词;对别人作出负面评价时,即使实际上该负面状况的程度不低,也常用“有点(儿)”而不用高程度词。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人们对“乐观原则”、“礼貌原则”作用下的程度表达与实际程度的出入习以为常,但有时也可以经过“语用逆推”进行“语义还原”,就会产生“高者不高”或“低者不低”的意识。结果,“有点(儿)”是否总是显示低程度,就带有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1.3 在人们寻求更明确而又新鲜的低程度表达式的过程中,“有点小(不)A/V”构式逐渐脱颖而出,它一方面用跨层叠加的手段使低程度意味被显性强化,同时又在更大范围突破了“有点(儿)”选择负面词的限制。之所以能够实现这种突破,可以从语义和谐、风格协变和主观化等方面来认识。

      在“乐观原则”、“礼貌原则”作用下,汉语表达中形成正面词与高程度词语义和谐而与低程度词不和谐的局面。“小+正面词”出现后,使正面词的语义分量减弱,再与低程度词“有点(儿)”组合,就便于实现“同性相容”、语义和谐了。“有点小(不)A/V”作为一种较为新鲜的表达形式,带有一种诙谐、轻松的风格特征。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诙谐幽默式的表达常常伴随对语法、语用常规的不拘;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新的风格情调与新的语句组配方式往往是互为因果、协同变化的。“有点小A/V”让通常修饰名词的“小”修饰形容词、动词,是突破语法常规;用通常修饰负面词语的“有点(儿)”修饰正面词语,是突破语用常规。这双重突破营造了“小清新”的风格,也可以说,追求清新风格的语用动机通过语法、语用的双重突破得以实现。

      “有点小(不)A/V”体现出说话人对A/V所代表的情状及其程度的态度和认识,因而是一种主观化构式。比如“有点小郁闷”,一般既表明有郁闷情绪,又显示说话人觉得程度较低、并无大碍的态度;“有点小开心”则在表达“开心”轻微程度的同时,也传达了说话人俏皮、活泼地传达这一状况的态度;“有点小不理解”、“有点小不情愿”既体现了一定程度的“不理解/不情愿”,也显示说话人并无强烈抵触的情感、态度,对事态不至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在收集到的实例中看到,“业绩有点小提高”用于表达变化幅度不大,但变化方向符合说话人的愿望;“价格有点小提高”用于表达虽然变化方向不符合愿望,但幅度不大,尚可接受;“体重有点小下降”,变化小但合乎说话人的期待;“气温有点小下降”不符合愿望,但幅度不大,说话人认为对行动不会造成什么影响。表变化的“有点小V”语义上具有非自足性,它传递的说话人的态度常常需要联系其陈述对象来理解,且常常要通过伴随句才得以进一步明确。

      通过大量实例排查,我们发现,“有点小A”主语绝大多数为第一人称,零形主语一般均作第一人称理解,显示出该构式对第一人称主语的强烈选择倾向,二者构成无标记匹配;心理类“有点小V”,主语也以第一人称占绝大多数;量变类“有点小V”主语虽不是第一人称,但却是说话人的移情对象(业绩、价格、体重等),所以也是较为典型的主观化表达。在说话人的认知心理上,事物的“小”与某些性状程度的“小”(程度低/程度轻)具有相似性,那么,拿通常修饰名词的“小”来修饰形容词、动词,表示程度的“微小”,既有具象感又有新鲜感,于是,主观的新异追求便成了超越“常规”的主导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