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构中国型海洋美学

作 者:
张法 

作者简介:
张法,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求是学刊

内容提要:

中国型海洋美学的建构,以中国以及世界的海洋审美经验和海洋观为基础。西方的海洋定位是从地理到文化,中国的海洋定位是从文化到地理。西方的海洋观是从波塞冬到科学-上帝,在人与海的二元中以海洋的客观性为基础总结而来的,中国的海洋观是从人兽合体的四海之神到兽形人性的四海龙王到神性观音再到人性妈祖,在人与海的二元中以人的理想而定型。海洋美学的建构应从现实、宗教、科学、艺术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并与其他文化的海洋经验互动而产生出来。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4)03-0115-09

       一、建立海洋美学的文化基础

       海洋美学在中国的提出,显示了海洋的重要性在全球化时代日益为中国人所认识。①所谓海洋美学,就是把海洋作为审美对象。海洋为什么是美的,由人的心理中的审美心理结构决定,而审美心理的建构,在相当的程度上,由人的文化模式决定。中国海洋美学的提出,同时意味着中国面对海洋的审美心理的建构。建立什么样的海洋审美心理就与人类的海洋观联系起来,因此,中国型海洋美学的提出,要重新审视中国和世界的海洋观。

       当美国学人站在西方中心主义和美国中心主义的立场,从宏观的角度去看世界史的演进,于是世界成了从地中海时代到大西洋时代再到太平洋时代的演化史。[1]这一演化史中的三个关键词,就最前面的词而言,从美国人提出太平洋时代,日本学人即以应和以来,到东亚四小龙和中国大陆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起飞,再到美国、中国、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1989年亚太经合会(APEC)的成立并很快把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都包括进来,世界的主轴和动力已经转到了太平洋。一个太平洋时代已经开启。就大西洋时代而言,自现代性在西方兴起,现代型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首先从西欧向美洲扩张,全球的中心围绕大西洋建立起来,环西岸是欧洲列强,环东岸是欧洲列强的殖民地,而且从中产生美国这样的新兴大国。虽然大英帝国的殖民区远伸到印度、南亚、澳洲,但整个世界事务是由环大西洋的国家主导的,也可以说大西洋时代。越向古代就越有问题。地中海文化自公元前700—前200年的繁荣,只是轴心时代的三大中心之一,印度和中国文化的崛起就有不同于地中海文化的特点,因此,地中海时代只是表明作为三大中心之一的地中海是西方文化的起源。不过,地中海文化以海为中心的特点,显示了其与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不同之处,而且为引领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大西洋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在这一意义上,从地中海时代到大西洋时代再到太平洋时代这一世界史观,开启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太平洋时代的海洋观是由西方主导的海洋观。日本紧随美国提出太平洋时代,也是在其公然宣称脱亚入欧之后。而太平洋时代的真正到来,不仅是美国和日本以及由英国文化而来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有中国、俄罗斯、东南亚国家、太平洋两岸的拉美国家,因此太平洋时代的海洋观念是多元的。对于中国的海洋美学来说,认识人类海洋观的多样性与认识人类海洋观的共性同等重要,对于中国型海洋美学的建构而言,首先应认识作为世界主流文化的西方的海洋观和中国源远流长内蕴深厚的海洋观。

       虽然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于旧石器时期就已经建立,但由神庙文化标志的人类文明则基本是大河文明,除了美洲的奥尔梅克文明是山地丛林文明,四大文明都以河为核心。埃及是尼罗河;从美索不达米亚开始到巴比伦辉煌是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印度是恒河与印度河;中国是长江与黄河。然而由神庙时代到轴心时代,产生了哲学突破的三大文明显出了各自的差异。看印度文化中的各种宇宙图式,宇宙的中心是须弥山,然后是四大洲,然后由海水环绕,宇宙是以山为中心,地在四同,海在边缘。看中国的宇宙描述,以京城为中心,然后是四方各州县,边缘是四海。而在古希腊,绘制世界地图的第一人阿拉克西曼德(Anaximander,前610—前547年)就把希腊放在地球的中心,而古希腊从欧洲大陆东南伸向地中海,这样地中海基本上成为世界的中心。作为希腊地理学的数学传统之祖的阿拉克西曼德绘制的世界地图是如此,作为希腊地理学的文学传统之祖的赫卡特(Hecataeus,前550—前476年)绘制的世界地图也是如此。“所有希腊的思想家都认为对称布局是完美的属性之一,最为对称的形状就是圆形。”[2](P32)因此,希腊的世界地图大多都画成以地中海为中心,围绕着海的是欧、亚、非的陆地,再外边是大洋。因此,三大文明都有海,但海在三大文明中的位置是不同的。但无论海在各大文化的宇宙结构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各大文化都在自己的模式指导下进行海的文化运作和美学运作。为紧扣本题,且略去印度文化的海洋观,只看中西海洋观的差异。

       二、海洋在西方文化和美学中的位置、性质、功能

       地中海是古代西方世界的中心,各大文明都围绕着地中海进行扩张,希腊的荷马两大史诗都是海的主题。《伊利亚特》是沿着海路的对外征伐,《奥德赛》是通过海洋的阻扰而回归故乡。这一去一来的循环,都是围绕海而进行的。海风、海浪、海神、海妖,更主要的是与四者相关联而且在其中载沉载浮、勇敢拼搏的人,构成了西方之海的主要形象。大海既带来财富,又带来危险,大海美丽而又充满诱惑,贪婪而又内蕴凶残,构成了西方之海的主要性格。海商、海盗、海霸作为海洋美学的三大主题在地中海的东西南北五彩缤纷地闪耀。希腊与波斯的争霸主要在海上进行;亚历山大帝国首先是统制地中海,然后向陆地深处进军;罗马与基太迦的斗争就是围绕着地中海上的霸权争夺。带着利益和荣耀的斗争性,以及由斗争而带来的和谐,在和谐中体会到形而上理念的深邃,构成了地中海文化、哲学、美学的核心。基督教归化了西欧,十字军东征的目标仍然是地中海边的圣地以及海边城市中的财富。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古代的地中海中心造成了西方的海洋文化性格,使得当现代社会产生时,西方列强开始了由大西洋向全球的帝国-殖民-霸权-科技-经济-现代的大进军,而在这一全球和殖民争夺中,英国继西班牙、荷兰、法国之后成为最大的海上强国,而后起的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崛起,继英国之后成为最大的海上强国。所谓的大西洋时代,就是在大西洋两岸的西方列强主宰整个世界的时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