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552(2014)02-0008-06 以LED户外大屏幕为代表的城市公共屏幕并非户外广告牌的视听拓展,它不仅具有新技术特性展示出的新媒体形态,代表了当代城市景观和媒介发展的新趋势,而且在城市公共空间形成了新都市公共文化,正日益影响着城市文化的新格局。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公共屏幕还出现了跨文化传播和国家形象建构的新趋向。 一、城市公共屏幕理论研究脉络 1918年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最早提出了视觉文化的概念,1938年哲学家海德格尔指出“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1]60年代,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大胆宣布“景象社会”的到来。此后,在哲学和社会学科中,“视觉转向”成为研究热点,这意味着人们的思维由语言范式转向了图像范式。70年代末期视觉文化正式进入传播学研究领域,国际最为著名的传播学两大会议——国际传播协会ICA年会①和美国AEJMC年会②,都相继成立了视觉传播研究分会。80年代数码技术的推广使得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提出了“模拟和仿像”理论,认为模拟是在臆造人所没有的东西。新世纪以来,学界对屏幕的研究逐渐从电影屏幕研究拓展到了电视、计算机、手机、个人移动终端、公共屏幕等研究新领域。其中,公共屏幕研究虽是视觉文化研究的新领域,但其图像范式的典型性特征,对当代视觉文化和传播学研究具有重要学理价值。著名影视研究专家,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克里斯·裴开瑞(Chris Berry)教授近年来研究趣旨就从电影研究转向公共屏幕研究,特别是公共空间屏幕研究。他主持的一项有关伦敦、开罗、上海等不同城市大屏幕项目,研究大屏幕在地点、使用模式等方面的全新意义,其研究的重点在于大屏幕这一技术与文化的混合载体,与文本相对应的纪录性,与传统媒介产品相对应的监督/监察功能,与传统的媒介接受行为相对应的注意力。[2] 还有不少学者将公共屏幕研究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相结合,认为户外电子大屏幕正成为一种新型的公共领域。德国都市媒体研究学者玛琳?史楚柏在《都市屏幕——公共屏幕在城市带来互动的潜力》一文中认为,都市屏幕可定义为重新创造公共领域和城市特点,建基于各项功能的平衡和居民作为积极公民而非受控消费者的意念。单靠虚拟世界,无法发挥身份建立和交流空间的作用。都市屏幕是城市中不同种类的数码视屏,在使用的过程中考虑到建立一个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社群。都市屏幕可支持空间作文化创作交流,或作为批判与反思建构公众社会阶层的空间。其数码本质令这些播放平台在虚拟和真实公共空间的门槛上,成为实验性视像化区域。[3]墨尔本大学副教授斯科特·麦奎尔(Scott McQuire)认为,媒介将都市转变为一种影像,进而藉此代表都市生活。[4]城市渐增的密集媒体环境,转换了先前有关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概念。他还同时负责公共空间中大屏幕的社会影响的研究项目。[5] 以都市屏幕为研究对象的国际会议近些年来也相继召开。隶属于阿姆斯特丹大学的INC网络文化学会成立于2004年,从2005年开始举办了第一届以“发现户外大屏幕的社会潜力”为主题的有关都市屏幕的国际会议。[6]2008年第三届都市屏幕国际会议在墨尔本召开,以“移动屏幕”为主题讨论世界性城市屏幕的事件。在城市空间和公共文化的全球性变革不断出现的社会背景下,会议促进了用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移动屏幕。2009年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第四届都市屏幕会议,主题为“作为界面的城市”,会议力求找出社会新出现的关键议题,并随后发起和引导对话和交流,探讨都市屏幕发展的新形式。 二、美国城市公共空间与视觉传播 二次大战后的美国政府财力雄厚,城市建设和开发的步伐加快,19世纪20年代开始,建筑的装饰主义、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潮的相继流行,使得纽约等城市成为了世界摩天大楼的栖息地,不断刷新着城市高度。此外,对旧城区的改造也使得城市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公共空间。 美国公共空间的大改造得益于20世纪50年代“公共艺术百分比”政策的实施。此政策的实施使得美国政府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任何市政建设中都必须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品的建设和改造费用。1955年美国费城成为第一个实施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的城市。直至今日,此政策得到了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响应,被认为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成熟经验,有效改善和塑造了这些城市的环境形象和人文特色。[7]美国各州支持“公共艺术百分比”政策资金比例不尽相同,预算额度从建筑物造价的1%-5%不等。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以立法的形式强制在国家中实施此政策,使得美国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得以迅速繁荣发展。同时,美国商业化大发展也促使广告迅速进入到城市公共空间,并和建筑空间有机结合在一起。户外广告牌、霓虹灯迅速抢占了城市繁华公共空间中的有利地形,商业信息以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构筑为新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 被誉为“世界的十字路口”的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位于曼哈顿区第42大街、弗洛德街和第七大道交叉的一块不大的三角形的公共区域,但却是全世界最为知名的城市公共屏幕聚集地。时代广场原名“朗埃克广场”,又称时报广场,因《纽约时报》总社迁移至此而得名。时代广场紧临百老汇,附近遍布剧院和购物中心,是繁盛的娱乐及购物街区。时代广场最为出名的则是应接不暇、璀璨夺目的户外公共广告屏。世界上第一块商用户外电子大屏幕Spectacolor于1978年最早耸立在了纽约时代广场。[8]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拾,时代广场成为了全世界户外电子屏幕最为密集的区域,也成为世界商业品牌展示自身形象和企业文化的最佳公共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