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几大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范周,张芃,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北京 100024 范周(1959-),男,辽宁大连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文化产业随着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期、攻坚期,中国文化产业跑马圈地的发展模式即将成为过去,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亟待我们共同思考和解决。本文从政策、文化服务、投融资、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论述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互联网时代崛起的产业背景进行新的思考。


期刊代号:G01
分类名称:文化创意产业
复印期号:2014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917(2014)02-0040-06

       在党的十五大上,“文化产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出现,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导意见,我国的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产业经历了由起步探索向产业成熟、体制深度改革发展。新的历史时期也开辟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新征程。我国文化建设由原来的理论探讨逐步发展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进而成为全国经济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凸显了文化的重要影响,突出了文化经济的重要地位。

       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伴随文化产业前行的几个突出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一、文化产业顶层设计亟待加强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多是问题导向型,以实践的变化和需求推导出解决方案。随着问题和情况的不断变化,由于缺少预判性的规划设计,对现实反应的滞后,导致部分政策的缺失。我国文化产业经历了一个时期的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运行模式逐渐成熟。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开展,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需要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系统化发展,亟待出现系统把握全局、贯彻协同理念和战略布局的设计蓝图。新的时期,渐进式、修补式的政策道路遭遇挑战,“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模式需要进行调整,科学合理的整体设计规划迫在眉睫。所谓文化产业的顶层设计就是要加强对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统筹力度,把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市场建设、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等指导方针、基本内容及实施路径进行更具操作性的连接,具有高度权威和指导意义。要突破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期限范围,进行更为长期的战略性布局,进行全面性、科学化、有预判的设计和统筹规划,实现“一张图纸建设到底”。

       (一)加强区域统筹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使得文化产业在区域发展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一是目前东中西部的产业发展定位不清,传统、新兴文化产业盲目并进、千城一面现象突出,存在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在产业布局上存在一定的领域重复,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则存在盲目超前发展的情况。因此在顶层设计上需要做好区域统筹,合理配置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东部可以借助广泛的智力资源来推动文化和科技的结合,推动设计和创意在产业上的体现,发展新兴业态;中部地区需要发展内容生产型文化产业,使中部地区成为东、西部地区产业的接续地点;西部地区继续发挥特色,加强与传统产业门类的融合,关注民生领域,做好生产性文化产业以及文化旅游业、创意农业等融合业态。

       二是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文化成果与服务普惠,消除城乡文化产业“隔离带”,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使城市乡村各级区域都能够公平、均衡、充分地享受政府提供的文化政策,推动农村发展与之相适应的产业模式。

       三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统筹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顶层高度的前瞻性、决策性,同时注重基层民主和改革的创新力量,二者不可偏废。

       (二)建立科学的产业评估体系

       文化产业是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作为产业而非艺术来说,文化产品需要成熟的评估体系来进行定位准确的创意设计、标准化的生产和流程化的操作。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文化产品需要时刻把握自身的传播内容、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对文化产品的评估贯穿在文化内容研发与制作、生产、传播及衍生开发甚至是反馈评价的各个环节。需要建立面向文化产业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标准体系建设,培养评价人才队伍,建立健全评价管理机制,以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促进市场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推动产业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二、文化产业应成为民生工程

       实现文化产业占GDP的5%,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已成为我国多数地区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评测目标。出于政绩的考虑,一些地区出现不少快速上马的文化项目和文化综合体,政绩工程意义大于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不仅体现在GDP比重上,更要考虑文化建设对于促进文化共享、拉动就业,推动消费的重要作用。只有人民群众日常精神文化方面得到满足,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科技等其他文化领域的发展,甚至推动整个中国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的进步。加强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需求、解决民生问题。文化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文化民生”应该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入而成为今后文化产业的重要发展定位。文化强国的建设需要注重人民文化生活的幸福指数,强调文化产业发展对基层老百姓带来的实惠,使文化民生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测评点,使文化生活成为幸福生活的重点,使文化服务成为民生工程的突破点。

       (一)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民生基础建设

       从国际范围内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进程来看,将公益性服务与政府、事业单位硬性结合的想法是片面的。文化惠民工程的开展,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规模、方式和渠道不仅是政府着力的重点,也是未来企业、个人、NGO组织着力投入的重点。文化民生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公民社会多方参与,互动合作,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市场要素和社会力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有助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通过多元的文化主体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现实环境的协调统一,内容不断升级与丰富,从普通的“三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向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拓展,使公共文化服务能够贴近产业前沿与技术应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