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金绩效审计框架设计

作 者:
李洁 

作者简介:
李洁,审计署办公厅

原文出处:
中国注册会计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4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科技资金是重点用于支持科技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转化、科研条件改善以及普及交流等专项事业的财政资金,如科技重大专项资金、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央补助地方科技基础条件专项资金、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资金、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等。根据其特征,绩效审计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科技资金的绩效审计总体分析

      开展绩效审计前,首先要对审计的科技资金进行总体情况的调查,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科技资金总体支出情况及变化趋势。搜集近三年审计的某项科技资金的支出总体情况、支出结构(按照分配部门、分配地域等因素)以及增减变化趋势,了解增减变化的原因。

      二是科技资金的管理分配情况。查询科技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了解该项资金的设立背景、历史沿革,设立目标和原则,管理机构和职责、分配管理流程、资金分配标准和方法、申报审批流程、资金管理模式和开支范围、绩效考评与监督管理方式等,主要用于判断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的薄弱环节和政策规定的合理性、与目标的匹配度等。

      三是科技资金的总体绩效情况。可搜集主管部门对资金投入使用情况的相关总结或绩效自评表等资料,了解科技资金总体的绩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是该项科技资金在分配管理使用中遇到的外部影响以及初步了解到的问题等。可从互联网等外围环境搜集相关资料,重点了解资金支持的重点项目的建设运转情况,以及可能已暴露的骗取挪用资金等案件报道。

      (二)科技资金绩效审计的框架

      在上述科技资金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分析确定绩效审计的框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目标的确定

      绩效审计目标的确定应与审计的某项科技专项资金的设立背景和设立目标联系起来,突出专项资金的政策性作用,同时要注意几个原则:一是审计目标应该边界明确、内容具体。尽可能是一个清晰具体的体系,突出审计的重点,避免设立普适性的审计目标;要易于建立起审计目标与审计人员具体审计行为的直接联系,确保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统一于整个审计项目审计目标的需要。二是审计资源的配置应当与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要求把握两个平衡:一是当审计工作量超出可用审计资源的总量时,要围绕审计目标突出内容重点,舍弃次要审计内容;二是在专业审计内容上,要确定相关专业人员与专业设备是否具备,审计方式和方法是否有效,从而避免审计风险。

      2.审计重点的确定

      如何处理审计全覆盖和选择审计重点的关系是审计实务中经常遇到的两难问题。笔者认为,在既定的审计资源和审计时间限制的情况下,要实现全覆盖和突出重点的共同目标,一定要做好全面分析和备案。

      具体而言,分为全面的科技资金审计和单项的科技资金审计两个层次。对全面的科技资金审计,应结合近几年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来选择,同时通过分析各单项科技资金总量和占比、单项资金的投入使用年限以及资金的重要性程度来确定审计重点。在确定审计重点后,对于未纳入重点的单项资金做好总量分析和趋势分析,同时在项目计划中备案,在后续年度的审计项目中,按计划分年度作为审计重点,力争在5~10年相对较长的审计期限内实现全覆盖。

      对于单项的科技资金审计,由于专项资金政策性较强,审计重点的确定不能仅仅局限在微观层面,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在宏观层面,分析和评价应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面临的突出矛盾出发,关注政策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政策性是指科技资金支持的研发等经济活动涉及的国家宏观政策是否完善、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安全性是指科技研发过程和成果的安全性、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对国家经济安全(包括国家信息安全等)的影响;可持续性是指科技资金支出本身发展或发挥作用的可持续性,以及对促进国家科技事业长远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在微观层面,分析和评价应当坚持以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为基础,密切关注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经济性是指科技资金在分配管理使用系列活动中耗费的资源最少,主要关注的是资金投入和使用过程中的节约程度及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是否存在损失等;效果性是指科技资金投入对科技活动、科技发展产生的一系列效果,如科研成果、应用服务等,主要关注的是资金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及系列影响;效率性是指科技资金分配管理使用过程中的运转效率,包括时效性、资金使用的无效损耗等。

      在确定好审计重点后,有必要建立一个具有针对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适当的绩效评价指标应该具备客观性、相关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可获得性等特点,可通过查阅与科技资金相关的政策文件、统计数据、专家意见、调查问卷或者绩效自评材料等确定。

      3.审计方法的选择

      一般而言,绩效审计可以有多种审计方法模式。根据审计切入点和重点的不同,结合科技资金的审计,绩效审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一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方法。即将科技资金管理使用的结果作为审计的核心,将结果与政策明确要求达到目标、成效等对比分析、评价,如果结果不令人满意,再针对科技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的过程或者控制系实施一定程度的检查,以确定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适用于相关管理办法已对资金使用绩效有明确指标要求,或者曾经暴露出管理使用方面的违法违规问题的科技资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