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诚信与道德是审计职业存在与发展的基石,也是会计、审计教育的重点内容。本世纪初国内外爆发出一连串的重大会计舞弊与审计失败事件,使得职业界、教育界对现行会计、审计职业道德体系及会计审计专业伦理教育的有效性展开了深刻的反思。应对会计舞弊与审计失败引起的职业诚信危机的重要举措就是加强专业伦理教育(Gaa和Thorne,2004;Copeland,2005)。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属的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理事会(IAESB)在2004年发布了会计国际教育准则第四号(IES4)—《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IFAC,2004),对会计师(主要是注册会计师)应持有的职业价值观提出了原则性要求。IAESB还进一步发布了国际教育实务公告第1号(IEPS1)—《培养和保持职业价值、道德和态度的方法》(IFAC,2007),为会计、审计伦理教育提供了具体模式和方法。 会计、审计伦理水平能否通过教育得到改善,一直是一个存有争议的话题。国外研究者以道德认知理论与伦理决策模型为基础,不仅对会计、审计专业伦理教育能否强化个体的道德认知、提升道德敏感性、促进伦理判断能力并改进个体伦理行为提供了大量的经验证据(Apostolou等,2013;Bampton和Cowton,2013;Armstrong等,2003),还为会计、审计专业伦理教育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模式提供了具体的思路(Cooper等,2008;Apostolou等,2012)。与国外专业伦理教育实践及学术研究发展形成对比的是,我国会计、审计专业教育体系中伦理道德教育严重缺失,大部分高校没有设置会计(审计)职业道德相关课程,仅在审计学课程中予以简单介绍(易玄和刘冬荣,2012),并导致我国会计(审计)专业教育实践中呈现“重技巧轻育人”的现象(邱吉福和高绍福,2005;栾甫贵,2013)。此外,从学术研究上看,国内审计(会计)职业道德研究大多将重点放在“是否应该进行专业伦理教育”等规范性问题的讨论上,对“会计、审计伦理教育是否有效”以及“应当采取什么样的伦理教育模式”等基本问题,尚没有展开充分的讨论并提供经验证据。近年来我国众多高校引入的审计(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在课程设置上采用遵循IES4的课程体系,将专业伦理教育通过“独立伦理课程”及“嵌入到具体专业课程中”等方式系统地贯穿在审计(会计)专业教育中,为在我国制度背景下检验遵循国际标准的审计(会计)伦理教育模式的教育效果提供了独特的研究样本。 本文以我国某高校审计专业教育国际化项目为背景,用实验的方法实证检验遵循IES4的审计伦理教育体系在我国的实施效果,为“专业伦理是否可教”及“专业伦理应当如何教”这两个基本问题提供中国制度背景下的经验证据。本文主要贡献有:(1)实证检验了专业伦理教育对提高我国审计学生伦理判断水平的有效性;(2)对不同审计伦理教育模式的教学效果展开了经验评价;(3)为评估会计国际教育准则在我国审计专业教育中的适用性提供了经验证据。 二、审计(会计)伦理教育理论基础及框架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以及伦理决策模型构成了审计(会计)伦理教育的两大理论基石,正是在这两大基石的基础上,国外学者通过构建不同专业伦理测试工具,对审计(会计)教育效果及模式的选择展开了大量的经验研究(Bailey等,2010)。 (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由道德教育与心理学家Kohlberg提出,该理论认为个体的道德发展需经过一个由低到高、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强调教育与培训,尤其是高等教育在个体的道德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King和Mayhew,2005),并通过临床访谈的方式实证检验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普遍性。鉴于临床访谈的研究成本较高,且难以开展大样本测试,Rest在Kohlberg道德发展理论基础上,设计出基于纸笔形式的个体道德发展水平测量工具——“确定问题测试量表”(Defining Issues Test,DIT),简化了实验流程并提高了试验的效度。 (二)伦理决策四要素模型及审计师职业道德判断综合模型 依据DIT实验工具,以Rest为代表的研究者在大量经验证据的基础上对Kohlberg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以“伦理决策四要素模型”为核心的“新Kohlberg理论”。“新Kohlberg理论”将个体的伦理决策分为四个连续且交互的步骤,分别是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道德动机和道德品质。Thorne(1998)以Rest的四要素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审计师职业道德判断的综合决策模型,如图1。该模型将审计师的道德决策行为分为道德发展与美德两个维度,其中道德发展包括道德敏感性和规定性推理;美德包括道德倾向和道德品质。它强调道德敏感性、规定性推理、道德动机及道德品质之间相互关联与密切联系,并通过下述逻辑体现伦理教育对提高审计师道德判断能力的作用:(1)伦理原理及职业规范教育可以提高个体的道德敏感性和规定性推理能力;(2)个体对道德问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推理判断能力有助于其做出正确的伦理判断和决策;(3)当道德敏感性和道德决策能力内化在个体的品质中时,个体有能力和勇气克服外在的干扰将道德判断转为正确的伦理行为。审计师职业道德判断的综合决策模型体现了审计伦理教育的可行性,也为本文提出的审计伦理可教性研究假设提供了认知心理学上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