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公弼与中国现代美学的早期开拓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海涛,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王海涛(1976-),男,山东高唐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理论月刊

内容提要:

萧公弼是中国现代美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其《美学·概论》是最早系统译介现代西方美学的著作之一,也是最早的美学概论类著作之一,具有重要的美学史价值。该书自觉借鉴西方美学对佛教美学、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等传统美学思想加以创造性阐释,在保持现代性品格的同时也彰显出独特的本土品格和传统特色,对客观评价中国现代美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学界对该书涉及的部分西方美学家认定有误,为此本文做了适当校正。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4)05-0082-05

       现代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现代美学是在西方美学影响下被动地创立的。这一认知无疑有其道理,因为作为一门学科的美学并非中国本有的,而是经由日本从西方引入的。关于西方美学具体的引入过程乃至美学这一名称的由来已经一些学者考定,不需本文重述。但对于中国现代美学被动生成的牢固观念似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得以引入本土并产生影响都离不开适合的本土文化环境,也必然受到本土接受者个体化的接受心态和期待视野的制约。不可否认,在中国现代美学的初创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接受心态是被动型的,表现为急切的吸纳引入而缺乏本土化的阐释,更谈不上融汇创新以建构不同于传统美学的真正中国化的新美学。此种印记,我们在现代美学的一批奠基学者如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吕澂等身上都可见出。尽管他们都是传统文化学养深厚的学者,也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借用某些传统美学概念和命题阐释西方美学问题,但其总体倾向仍是以西释中式的。即使像《人间词话》这样采用传统美学表述体例的著作也并未实现中西美学的根本性融合。当然这样的要求对于尚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渡型学者而言是过于苛刻了。

       尽管如此,我们还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就是从中国现代美学的创立之初就有传统美学的自觉介入,而且这种介入随着中国现代美学建构历程的展开而得到了不断强化。由王国维到宗白华而逐步完善的具有本土品格和现代特性的意境理论的形成就是典型代表。可以说,一批现代美学家在不断探索中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传统美学资源在现代美学体系建构中的重要性并努力将之与以西方美学为主的外来美学资源融合,从而对撞生成具有新的生命力的美学思想。萧公弼就是这一建构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重要美学家。

       一、萧公弼及其创作概况

       关于萧公弼的生平资料很少,仅从有限的资料中可以知道他曾为《寸心》杂志编辑部成员并曾与彭举等人一起创办《世界观》杂志。《寸心》杂志由何海鸣于1917年1月创办于北京,以文艺为主,兼及政论、时事等,同年7月停刊。萧公弼的《美学·概论》即在该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期连载,但因杂志停刊而未刊完,亦不知是否有完整未刊稿。发表《美学·概论》时萧公弼尚为四川工业专修学校学生,但此前已在《学生杂志》发表过不少文章。主要有:《易为中国之灵魂学》(1915年第2期)、《释我》(1915年第3期)、《细胞奇妙观》(1915年第3期)、《修养谭》(1915年第4期)、《科学国学并重论》(1915年第4期)、《研究哲学之要点》(1915年第4期)、《读康德人心能力论书后》(1915年第6期)、《古之卫生术》(1915年第11期)、《责任心与生活力》(1916年第2期)、《改良社会为学生应尽之天职》(1916年第4期)。这些文章所涉问题杂多,且多有明确的现实指向,我们从中可以比较清晰地见出作者的旨趣所在,正如他在《研究哲学之要点》中所说“弼虽置身工业,酷嗜哲学”,其对康德哲学尤有会心。考之前述诸文章,《易为中国之灵魂学》、《研究哲学之要点》和《古之卫生术》颇能体现萧公弼的哲学观,可与《美学·概论》相参照。

       《易为中国之灵魂学》批评了中国无灵魂学的观点,通过与西方灵魂学说对比深入阐述了《易经》的灵魂观,肯定了中国传统精神哲学。萧公弼指出《易经》、老子、庄子、列子乃至宋儒都有丰富的灵魂学说,与西学颇有相同之处。如谓易之太极似西人之一元论,阴阳似西人之二元论,此等说法虽牵强,但其初衷则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自身之价值。这种思想倾向在其著述中是一直贯穿着的。尤其可贵的是他特别指出了传统灵魂之学的流弊,并未拘于传统而不能振拔:“第以兹学奥妙玄微,非聪明睿知,其孰能与于此?而诞者治之,则将流牛鬼蛇神,阻害进化。此我孔子所以不语怪力乱神,而有未知生焉知死,未事人焉事鬼之说也。”在萧公弼看来,应该兼取中西方思想之优长而去其弊病。正如他在《科学国学并重论》中所言“斯二者,皆于人生社会有密切关系,所谓不相悖害者也”,因为“盖科学者,扩张智能之学也,国学者,发展精神之学也。”

       《研究哲学之要点》从六方面分述了治哲学者应具备的修养,即爱真理、濬智慧、破法相、赅实用、定标准、尚仁爱,其中破法相对于理解《美学·概论》以佛学释美学可起互文之效。人生世间受诸多外来束缚,“欲发现真理,体认真如,难矣。故欲灭除烦恼,求真解脱,获智慧果,则当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取法,不取非法,非有为法,亦非无为法。不住色生心,亦不住生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里引用《金刚经》的“四相”说实际是追求时空上的无我之境,强调内心修持与审美主体的人格涵养相通。而对于审美主体修养的论述,萧公弼在《古之卫生术》中有更详细的论述。在该文中,他将中国传统修养理论概括为寂心、定性、敛气、保精、凝神五点。其中寂心、定性与美学关系尤大,颇可见出作者对传统哲学和美学思想的认同,进而可理解他为何在《美学·概论》中多从传统美学解读西方美学理论。所谓“寂心”,萧公弼认为“心曰灵台,所以统摄万事,宰制万物者也。故心若清明在躬,则志气如神,乘虚照以御物,烛幽微而通化,玅存有形之表,周流无穷之内。任运而赴,见机而动,变化莫测,不可言喻。”他还征引《易经》、老子、程颐的话而加以印证,其主旨在求人心摆脱外物而获得虚静。所谓“定性”,意在内在心理调适,达至老子所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之心境。这些方面本可挖掘出深厚的美学内涵。但作者主要意向在调养身心,养成康健之体魄,故于美学维度未充分展开,但可窥见其美学思想的传统渊源之端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