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流程设计 一般来说,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包括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由于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履责状况直接决定了其履责报告表达真实性。因此,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流程设计的时候,需要重点突出对审计对象责任人的目标责任的分析。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应该涵盖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即确认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分解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测试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履责状况,评价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经济责任履行状况、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识别、确定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实施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流程。 (一)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确立 校长、院长以及各部门的负责人是一所高校的直接负责人,因此,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直指高校领导干部。高校属于非营利组织,不同于一般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加之高校的职能部门错综复杂,使得审计对象的确定就变得更加重要。经济责任必然与经济相挂钩,在进行高校审计时必须首先考虑与之相关的经济责任。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我们把审计对象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二)分解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目标 首先,应根据高校各领导干部(审计对象)的职责性质、内容来确定各自的经济责任;其次,根据审计目标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目标进行详细分解,将高校各职能部门的经济责任进行分解链接;最后,将高校各领导干部(审计对象)与审计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并进行评价,进而找出高校各领导干部(审计对象)在履责过程的重大缺陷。
(三)评价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经济责任履行状况 在审计过程中,高校各领导干部需要提交履职报告。履责报告因该详细说明其在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履行状况。然后,审计根据经济责任目标对履责报告做出合理评估。进而确定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关键切入点。 (四)识别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和确定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重点环节 审计风险识别是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全面、正确地识别审计所面临的风险,对风险的估测和控制技术的选择才有实际意义。对高校领导干部承担经济责任的目标和责任分析与评估,进而确定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及发现审计风险,以帮助审计人员制定审计计划,规避在审计过程中出现审计风险。 (五)实施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流程 在进行了基本审核之后,审计人员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审计,对审计对象进行实质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出具审计报告,并做出审计评价。另一方面,还需要以此来决定是结束审计还是需要增加另外的审计程序。 (六)审计报告环节 审计报告是真实反映审计工作的最终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审计报告的质量好坏,直接体现审计工作质量和成果。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是结合之前环节取得的审计信息,如果在审计过程中出现了分歧信息,需要根据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做出判决,最终出具审计人员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因此,在进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时,关键点是以什么标准确定领导干部的履责情况,即指标体系的构建显得非常重要。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为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提供可靠的标准,从定量的角度确定审计的履责情况,可以防范高校经济腐败案件的发生。 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是高校领导干部及其履行责任和报告责任,因此指标体系的设置应该针对此方面。因而,构建的指标体系的思路是构建基于目标经济责任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进行统一,构建完善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指标,这样可以很好地反映经济责任人履行经济责任的状况。同时,在指标体系中,还涉及了涉及到有关高校治理的指标体系、管理舞弊控制的指标,能全面反映管理舞弊控制的内容以及对经济权力进行控制的指标。指标体系的构建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主导思想,旨在控制高校腐败案件的发生。 三、高校内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运用 经济责任审计新规定明确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干部管理监督的相关要求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将其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应当归入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档案。 结合高校实际,把利用指标体系得出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到以下几个方面,旨在防范领导干部出现经济腐败事件。 (一)将审计成果运用于高校干部年度考核、评先表彰、调整任用中 高校党委要结合内部的审计情况,一方面在年度考核、表彰奖励及所在处室评选文明单位等方面运用审计成果。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比较好、工作业绩突出的,审计综合评价为优秀等次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审计综合评价达不到良好以上等次的,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所在处室不能参加先进单位评选。另一方面在干部考察时,将审计结果写入考察材料,作为干部任用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