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的提出 袁毓林(1989)认为现代汉语中存在着这样一类动词:它们要求有两个名词性成分与其发生强制性的句法联系,并且其中一个名词性成分必须要用介词来引导。袁毓林(1989)将这类动词称为“准双向动词”,并指出这类动词出现的句法框架只能是
:“
+Prep
+V”和/或
:“
+V+Prep
”,不能是
:“
+V+
”。试看下面一组语例。 (1)a.我们向工人求援→*我们求援→*我们求援工人 b.我们为国家分忧→*我们分忧→*我们分忧国家① 袁毓林(1998)依据准双向动词的句法、语义特点从《现代汉语词典》检索出准双向动词683②个,其中协同动词401个,针对动词282个。依照袁毓林(1998)开列出的准双向动词表,我们对这683个准双向动词逐一进行语料检索,发现当中相当一部分准双向动词(约10%)不再限于
或
格式,已经能进入
格式,也就是说,有一部分准双向动词发生了功能扩展。
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能进入
格式的准双向动词已为数不少:③ 协同动词:暗合 重复 搭档 搭配 抵触 斗 对垒 对话 对应 对质 对峙 挂钩 勾搭 会晤 火拼 激战 接触 结伴 决战 抗衡 类似 联袂 匹敌 媲美 匹配 契合 亲吻 私通 通航 吻合 无缘 邂逅 携手 幽会 有关 约会 针对动词:冲击 垂青 搭讪 告辞 服务 加害 进击 进军 尽忠 倾心 求助 劝降 上书 挑战 问候 无愧 行贿 效劳 效力 效忠 应酬 有利 有益 祝福 质询 招降 质疑 自绝 我们对能够进入
格式的准双向动词的比率进行了统计,请看下表。
从以上表格中不难看出,无论是协同动词还是针对动词,它们内部都有相当一部分成员开始进入
格式。对这一现象的认识绕不开如下三个问题:什么因素促使了准双向动词进入
格式?准双向动词进入
格式的具体机制是什么样的?又会受到哪些因素的限制?本文旨在尝试回答第三个问题,即:准双向动词进入
格式时所受到的制约与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