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的实验研究呼唤语法理论的更新

作 者:

作者简介:
沈家煊,男,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兴趣:英汉比较语法、语法理论、汉语语法的语用和认知研究、口误的心理语言学研究等,代表作:《不对称与标记论》和“汉语里的名词和动词”,E-mail:jiaxuanshen@sina.com;乐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E-mail:yueyao82@gmail.com(北京 100732)。

原文出处:
当代语言学

内容提要:

有关词类的实验研究,同类实验得出的结论看似不同甚至相反,或者对实验结果缺乏合理的解释,这可能是因为实验方法和实验任务的不同而造成的,但也可能是在解释实验结果时所依凭的词类理论有问题而造成的。文章介绍了与汉语词类研究有关的一组儿童感知实验和一组成人脑成像实验,说明对实验结果要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正确的结论有待词类理论的更新。就名词和动词的区别而言,需要建立“名动分立”和“名动包含”两种词类模式。不仅语法理论可以用来对实验研究的结果做出相应的解释并得到相关实验研究的验证,实验研究也在呼唤语法理论的更新,从而反过来使实验研究得到改进和深化。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3 年 10 期

字号:

      与语言学相关的交叉学科(如儿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等)常采用实验的手段对一些语言学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语言学词类问题的研究已经在行为感知、神经心理、脑电和脑成像等领域广泛地展开。就名词和动词两大词类而言,有时相同的研究课题得出的实验结果不一样。比如Perani等(1999)和Tyler等(2001)这两项研究都是利用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考察大脑处理英语名词和动词的情况,实验都使用词汇判断任务,但两项实验的结果有差异。他们都发现名词和动词相比,二者在大脑的激活区域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前项研究发现,动词的处理在左脑的颞、额、顶、枕四个脑区都有激活,这和名词相比要更复杂;而后项研究发现,仅仅是右脑黑质(right substantia nigra)区域在处理动词时有所激活,而处理名词时则没有。

      对成人失语症者或脑损伤患者产出名词和动词的相关研究,结果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一些所谓经典的实验研究(Miceli,et al.1984,1988;Zingeser and Berndt 1990;Caramazza and Hillis 1991;Damasio and Tranel 1993)发现,颞叶区受损的失语症者在产出名词时有困难,而额叶区受损的失语症者则是产出动词有困难,研究者据此认为名词和动词的处理分别对应着大脑的颞叶区和额叶区,并且提出了“名-动分离”说和“额-颞二分”说(frontal-temporal dichotomy hypothesis)这两个假说。但是,目前有很多研究打破了上述假说,比如Agguj aro等(2006)通过图片命名任务发现,12位失语症者被试在产出动词时都有困难,但是他们的脑损伤区域没有一人是在额叶区的①。

      就儿童习得名词和动同这两类词的早晚多寡来说,不同的实验研究其结论也有不同。比如,Werker等(1998)和Chan等(2011)采用相同的感知实验方法,前者发现14个月的英语幼儿就具备了将新词与物体匹配的能力(可解释为已能习得新的名词);后者的研究结果是18个月的英语幼儿才能将新词与物体匹配,而14个月大的被试不具备这种能力。下文要介绍的汉语儿童习得词类的相关研究也存在差异。

      有的实验结果差异很大,甚至相反。比如杨亦鸣等(2002)和Li等(2004)都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来研究汉语名词和动词的成人大脑神经表征情况,但实验结果相反:前者发现汉语的名词和动词在大脑中的表征差异很大,而后者发现汉语的名词和动词的大脑表征区域没有明显区别。

      造成这样一些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实验的任务和方法、实验的技术手段、实验数据的统计方法、实验样本的大小、实验材料的设计、实验被试的个体差异等多项因素有关(参看Crepaldi,et al.2011;Vigliocco,el al.2011)。就上面提到的两项关于汉语名词和动词的fMRI研究来说,实验结果的不同显然是因为实验的方法和任务的不同而造成的,如前者是把目标词放在句法框架里呈现,而后者是单独呈现。如果我们是想知道存储在“心理词库”里的一个个词有没有名词和动词的区分,而测试的时候把词放在句法框架里呈现,我们就有理由提出疑问,所呈现出来的脑成像差异究竟是词库里的词本来的状态还是被试“依句辨品”辨出来的,或者是根据词的搭配的语义差别辨出来的,对于词形上看不出名动区别的汉语来说尤其如此。杨亦鸣等(2002)还使用了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同样,这部分实验也是将目标词放在句法环境中。这种实验也许有另外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不能说明大脑词库里词的本来状况,因为很多研究(Federmeier,et al.2005;Wlotko and Federmerier 2007;Huang,et al.2010)已经发现②,语境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词只有在单独呈现条件下才可较好地反映它们在大脑词库中的原本状态。

      确实,有很多实验结果的差别可以用实验本身的差异来解释,但是本文想要着重说明的是,实验得出的结论有差异,也可能主要不是实验本身的差异造成的,而是在解释实验结果的时候依凭的词类理论存在的问题而造成的。有一点必须认识到:在和语言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研究中,不能忽视语言学理论本身的建设对交叉研究的重要性!为此,本文就针对汉语名词和动词的词类实验研究,说明传统的词类理论的更新有利于更好地解释实验的结果,或改进实验的设计。下面首先介绍两项结果看似矛盾的儿童词类感知实验,然后从词类理论的角度分析实验结果差异存在的原因,并用汉语“名动包含”的词类理论对两项实验结果给予重新解释。之后,再介绍一项利用fMRI技术来研究汉语名词和动词的大脑神经表征情况的实验,我们试图用新的词类理论解释为什么汉语这两类词的大脑表征没有显著差异,并帮助回答该项实验的讨论中存疑的问题。

      2.儿童词类习得:两种看似矛盾的实验结果

      Imai等(2008)(下文称为实验A)的研究采用的是“匹配法”,要求被试儿童把一些新词跟事物或动作配对,能跟事物正确配对表明已习得新的名词,能跟动作正确配对表明已习得新的动词。实验被试的母语分别为英语、日语和汉语,年龄分别是3岁和5岁。实验条件分为新的名词和新的动词。刺激材料有6段关于动作事件的视频,每一段包含一个标准事件(一位女士用一个新物体反复做一个新动作)和两个测试事件(同一位女士用不同的物体做一个相同的新动作;同一位女士用相同的物体做一个不同的新动作),每个事件持续10秒。实验任务是让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儿童将目标词与同时呈现的两个测试事件做选择匹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