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清華簡用爲“五行相勝”的“勝”字

作 者:
沈培 

作者简介:
沈培,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教授。

原文出处:
出土文献

内容提要:

06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3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10年底,本人收到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寄來的《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書,①看到書中收有廖名春先生的大作《郭店簡“訇”、上博簡“”字新釋》(第225—228頁),其中有一段文字對尚未發表的清華簡的一個字作了介紹,引起了筆者的注意。廖先生在文章的開頭説:

      傳世文獻裹“五行相克(剋)”、“土克(剋)水”、“水克(剋)火”、“火克(剋)金”、“金克(剋)木”之“克(剋)”字,在清華所藏楚簡中,皆寫作“”,也就是“”。其寫法、字音雖和“克(剋)”明顯有别,但意義則相同,無疑當訓爲剋,指克制、壓制。(第225頁)

      廖先生就是根據上引文中所揭示的現象和觀點,對郭店簡《唐虞之道》簡27的“訇”和上博簡《孔子詩論》簡22的“”字進行了討論。

      從上面引文可以看出,廖先生並没有把清華簡的“”和“克”看成一個字,只是認爲“”當訓爲“克(剋)”,義指“克制、壓制”。那麼,這個“”到底應該讀爲哪個詞呢?廖文其實並没有回答這個問題。

      廖文是參加2009年6月13—14日舉行的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論文,當時就收在會議所用的論文集裹。筆者曾躬逢盛會,手頭也有會議所用的論文集,但也一直没有注意廖先生在文中對清華簡的介紹。從那時到現在,已逾一年又半載,本人還没有看到學者們對這個字進行過討論。現在廖文已正式發表,似乎也没有看到廖先生對文中的看法作出補充論證或修正。

      其實,根據現有的材料和研究情況,是可以推知清華簡裏的“”應當怎麼讀的。我們認爲,“”當讀爲“勝”。下面就簡單説明一下理由。

      “”字从言勻聲,“勻”上古音屬余母真部。“勝”上古音屬書母蒸部。我們雖然没有看到“”與“勝”直接通用的實例,但可以看到不少有關係的現象和例子。

      首先看聲母。余母和書母關係密切,不少學者都曾指出過此點,爲求方便,我們不準備羅列各家説法,只舉幾個大家所熟知的實例來介紹一下。

      从“台”得聲的字,“怡”、“貽”、“飴”是余母字,當第一人稱代詞用的“台”也是余母字;而“始”則是書母字。古文字中从“台”之字甚多,讀爲“始”的例子甚多。②

      从“失”得聲的字,“佚”、“泆”、“軼”是余母字,而“失”本身是書母字。古文字中有用“失”爲“佚”的例子。③

      从“兑”得聲的字,“悦”、“閲”是余母字,而“税”、“帨”、“説”是書母字。古書和古文字資料中“説”讀爲“悦”以及“兑”或从“兑”得聲的字讀爲“悦”之例甚多。④

      从“俞”得聲的字,“逾”、“愉”、“瑜”、“榆”、“渝”、“牏”是余母字,“俞”本身也是余母字,“輸”是書母字。詛楚文即用“輸”爲“渝”。⑤

      从“予”得聲的字,“妤”、“伃”是余母字,“抒”、“紓”是書母字。“舒”是書母字,“舍”、“予”皆聲,“舍”是書母字,“予”是余母字。戰國文字中用“豫”爲“舍”。⑥“豫”是余母字。

      再看韻部。“勝”是蒸部字,所从聲旁“朕”是侵部字。通過近年來大家對戰國文字資料特别是戰國竹書的研究,上古音中蒸、侵二部字與文部字有密切關係,逐漸得到了大家的公認,其例子已經發現了不少,相信今後會有更多的發現。蒸、侵二部與真部字相通的例子也有不少,學者們陸續已經指出。⑦這裹僅舉幾個反映“勝”字與真部字相通的例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