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句的结构类型与反问句的转化关系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邵敬敏,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 广州 510632)。

原文出处:
汉语学习

内容提要:

本文讨论疑问句的结构类型跟反问句的转化关系,指出并非所有的疑问句都可以转化为反问句,其转化的难度并不相同。鉴于此,本文进一步探求否定与反问的差异,反问句的话语功能及作用,这对认识疑问句结构类型与功能类型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3 年 08 期

字号:

      疑问句有两大类型:第一,结构类型,一般认为有三大类:是非问、特指问以及选择问(含正反问);第二,功能类型,主要有:反诘问、附加问、回声问和假设问等。这两大类型划分的标准与出发点显然是不同的。

      一般认为,疑而不问,是猜测句;疑而询问,是疑问句;无疑而问是反问句。虽然反问句是“无疑而问”,但是反问跟疑惑似乎并非绝对无关。换言之,既然反问句的本质是否定,而否定跟肯定是两端,那么中间是什么因素在起转化作用?我们认为,这个因素应该是“怀疑”,换言之,肯定的反面是否定,那么在这两者之间的过渡带应该是疑惑。怀疑越强,离开否定就越近;怀疑越弱,离开否定就越远。换言之,一点不怀疑,就是肯定;怀疑到底,就转化为否定。

      真性问是有疑而问,而且希望对方给予回答。反问句实际上是一种假性问,假性问跟真性问的区别主要有两点:第一,表层形式是疑问句,深层含义是已有明确看法,实质表示否定;第二,问只是手段,并不真的需要对方回答,对方即使回答,那也不是发问人的真实意图。

      鉴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就会面对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反问句是一种功能类型,在结构上跟一般疑问句没有显著的区别。从理论上说,所有的疑问句都可以变成反问句,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那么,反问句是如何形成的?换言之,哪些疑问句最容易转化为反问句,哪些疑问句根本无法转化为反问句。

      第二,为什么要利用这个“疑问句”的形式外套来包装呢?这可能是一种话语策略,因为直截了当地否定某种看法,从话语交际来说,显得不够礼貌、不够策略、不够含蓄。那么代之的最好的形式包装就是询问。因为询问是最接近于否定的,同时因为“询问”的本质是自己不了解而请教别人,这样就保留了某种回旋的余地,也给了对方一种解释的弹性空间。因此,反问句显然是话语交际中避免激烈交锋的滑润剂,也是双方交际得以展开的缓冲地带。当然由于反问句的长期广泛使用,这一最初的功能显得淡化。因为有的反问句语气还是比较激烈的,甚至于常常引起听话者的反感或不满,从而背离了使用反问句的初衷。

      第三,“反问”是不是就等于直接否定?关于汉语反问句的论述,吕叔湘(1982)认为,“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反诘问里没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否定;反诘问里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肯定。”可见,肯定与否定构成了相反相成的两极,反诘本质上就是一种否定。但是,由于反问句内部类型繁多,否定程度各不相同,而且还有自己的特殊的语用意义,所以反问绝对不能简单地跟否定划上等号,而且反问还能够传递说话人的某种主观意图以及感情色彩。

      鉴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疑问句的结构类型跟反问句的转化关系到底如何?(2)否定与反诘的差异在哪里?两者是如何转化的?(3)反问句的话语功能到底是什么?有哪些特殊的作用?本文尝试对以上问题予以探讨并做出回答。

      一、是非问与反问句的转化关系

      一般认为,陈述句只要给以升调,或者句尾添加疑问语气词,就可以变为是非疑问句,而且是非问只要添加反诘副词,或者添加重音,就可以非常容易地转化为反诘问句。例如:

      今天是星期天。→今天是星期天(?/吗)→(难道)今天(’)是星期天(?/吗)

      那么,是不是所有是非问句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变为反问句呢?如果能够转化,又有什么条件制约?反问句的形式标记究竟有哪些?我们拟对此展开讨论。

      (1)一般认为,是非问的疑问信息是由语调或疑问语气词来承担的,换言之,把上升语调跟疑问语气词几乎看成是等价的。但据邵敬敏(2012)的研究,“语调是非问”与“语气词是非问”实际上是是非问内部两个对立的类型。

      所谓“语调是非问”,是指发问人对所涉及的话题基本持怀疑态度。这种怀疑倾向于不可思议、不可理解、不以为然,具有明显的否定倾向,但是还没达到反问句的完全否定。例如:

      ①他父亲做尽了坏事弄钱,他会是个好东西?(曹禺《曹禺选集》)

      ②他……还配上报纸?(北京人自述)

      ③江山是唱戏唱出来的?(北京人自述)

      ④“你找我谈心——就是谈这个?”雨翔失望道。(韩寒《三重门》)

      所谓“语调是非问”,并非真的要求对方给以回答,而主要在于显示发问人的心理情绪和主观态度。这可描述为:因疑生否,用问显示否定倾向,但这并不等同于正面否定。

      而“语气词是非问”,包括“吗”字是非问、“吧”字是非问与“啊”字是非问,它们体现的疑惑指的是未知、不清楚、不知道,所以才提出询问,要求回答。我们以前在讨论疑惑时,常常把“未知”跟“不解”混淆起来,许多问题就讲不清。因此,“疑惑度”需要进一步区分为“未知度”与“不解度”。

      从“不解”的疑惑到否定,只是一步之遥。语调是非问,只要发问人的语气稍微再强一些(如添加重音),就会变成反问句,而且这类语调是非问几乎都可以轻而易举添加“难道”、“岂不是”、“莫非”等反诘副词,可见其语义倾向是一致的。例如:

      ⑤[难道]你连这个也相信?那些浅的文章是浅的人写出来的,叫“美化”。

      ⑥车主道:“有什么好讲,快交几十块啊,[莫非]想赖掉?乘不起就别乘,自己跑回来。”(韩寒《三重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