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关系结构接应代词的句法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彩梅,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E-mail:caimei87@yahoo.com.cn(天津 300387)。

原文出处:
现代外语

内容提要:

文献将接应代词分为三类:移位生成的接应代词(如Vata语疑问句中的接应代词)、基础生成的接应代词(如爱尔兰语关系结构中的接应代词)和“补救性代词”(如英语关系结构中的接应代词)。汉语关系结构中也能出现接应代词。那么,汉语关系结构接应代词属于哪一类?本文首先对比英、汉语关系结构接应代词的不同分布规律,以此证明汉语关系结构接应代词不是“补救性代词”,然后采用三个经典诊断性证据来证明它是基础生成的接应代词。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3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McCloskey(2006)和Rouveret(2011)将接应代词(resumptive pronouns)分成三类(McCloskey 2002;Asudeh 2004,2007):移位生成的接应代词、基础生成的接应代词和“补救性(intrusive)代词”。

      Vata语疑问句中的接应代词属于移位生成的接应代词。以(1)为例来说明此类接应代词的语法流程:wh-算子ló原位于接应代词ò的位置,移到句首位置后留下一个变量语迹,该语迹被移交(transfer)给语音系统后,在语音系统里被拼读成接应代词ò。因此,这类接应代词又被称为“在语音系统中被拼读出来的移位语迹”。它与变量语迹的句法性质完全相同,具备变量语迹的三个典型诊断性特征,分别是不能违反“岛屿限制”(island constraints),能允准重构效应(reconstruction effect),能允准寄生空缺(parasitic gap)。

      (1) ló ò le sàká lá(Vata语)

      who he eat rice wh

      "Who is eating rice?"(Koopman & Sportiche 1982:128;Asudeh 2007)

      爱尔兰语关系结构中的接应代词属于基础生成的接应代词。以(2)为例来说明此类接应代词的特点:接应代词í虽然和关系从句的中心语ghirseach同指,但它们都是基础生成的,关系结构的句法推导中既没有中心语的移位,也没有零形式wh-算子的移位。因此,这类接应代词能违反“岛屿限制”,但不允准重构效应和寄生空缺,即不具备变量语迹的三个典型诊断性特征。

      (2)an ghirseach a-r ghoid na síogaí í(爱尔兰语)

      the girl COMP-PAST① stole the fairies her

      "the girl that the fairies stole away"(McCloskey 2002:189)

      英语关系结构中的接应代词属于“补救性代词”。典型的英语关系结构中,关系从句的中心语必须和关系从句内的某一空缺同指,如。但有些英语关系结构中,中心语必须和接应代词同指,如(3-6)所示。(3)中的接应代词出现在内嵌的“复杂名词短语”(Complex Noun Phrase)中;(4)中的接应代词出现在内嵌的wh-疑问句中;(5)中的接应代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子成分中;(6)中的接应代词出现在内嵌的状语从句中。这些接应代词的分布都遵循一个独特的规律,即只能出现在“岛屿”中。根据“岛屿限制”(Chomsky 1981),“岛屿”内的成分不能移出。此时,一个基础生成的、具有代词(Pronominal)性质的接应代词的出现便成为一种补救措施(Chomsky 1981; Sells 1984; Shlonsky 1992; McCloskey 2002,2006;Asudeh 2004,2007)。这种接应代词也就被称为“补救性代词”。它的出现避免了“岛屿限制”的违反。(3)中接应代词的出现避免了“复杂名词短语限制”的违反;(4)中接应代词的出现避免了“wh-岛屿限制”的违反;(5)中接应代词的出现避免了“左枝(Left Branch)限制”的违反;(6)中接应代词的出现避免了“附加语岛屿限制”的违反。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研究者(Chomsky 1981:4,173; Sells 1984:4;Shlonsky 1992;McCloskey 2002,2006;Asudeh 2004,2007)认为,含“补救性代词”的关系结构并不是真正的英语关系结构,不属于英语语法范畴,是一种边缘(marginal)现象,或者说是一种加工假象(processing artificial),大部分英语母语者不接受它。

      

      很多汉语关系结构也含接应代词,例如。那么汉语关系结构中的接应代词属于哪一类呢?Ning(2008)认为它属于基础生成的接应代词,但未给出充分理由。接下来本文总结了汉语关系结构接应代词的分布规律,然后用三个经典诊断性证据来证明它确实是基础生成的接应代词。

      2.汉语关系结构接应代词的分布规律

      我们经常看到,在有些汉语关系结构中,中心语与关系从句内的空缺同指,如(7a-b)所示;而在有些汉语关系结构中,中心语与关系从句内的接应代词②同指,如(7c-d)所示③。那么,这些空缺和接应代词的分布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本文发现,空缺和接应代词的分布与谓词是否“本身合法”息息相关(本文的“谓词”是指关系从句去除“的”后的剩余部分,比如(7)中的谓词分别是“我喜欢”、“老爱吃手”、“我昨天跟他跳了三支舞”和“王老师一直在劝他出国”)。

      

      详情如下:

      1)如果不管是空缺还是接应代词,谓词都“本身合法”(即谓词能单独使用),那么,空缺和接应代词可任选一个。例如(8)中,不管主语位置是空缺还是接应代词,谓词都“本身合法”(如(9)所示),所以空缺和接应代词可任选一个。又如(10)中,不管宾语位置是空缺还是接应代词,谓词都“本身合法”(如(11)所示),所以空缺和接应代词可任选一个。不过,省力原则会让我们倾向于选择空缺④。类似英语结构中只能出现空缺,如(12)所示。

      

      2)如果只有接应代词才能使谓词“本身合法”,那么该关系结构中就必须出现接应代词。例如(13)中兼语动词的宾语位置只有出现接应代词,谓词才“本身合法”(如(14)所示),所以(13)中必须出现接应代词。类似英语结构中只能出现空缺,如(15)所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