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焦点与重音的对应关系  

作者简介:
赵建军(1976-),男,湖北随州人,博士,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技研究所讲师,主要从事韵律学、语言信息工程研究(南京 210097);杨晓虹(1984-),女,广东揭阳人,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助研,主要从事言语认知研究;杨玉芳(1950-),女,江苏南通人,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言语认知研究(北京 100101);吕士楠(1937-),男,浙江新昌人,学士,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语音学研究(北京 100080)。

原文出处:
语言研究

内容提要:

文章通过30篇自然叙事语篇,在焦点和重音确定的基础上,经过统计分析,对焦点与重音的对应关系进行探讨。结果主要发现:在朗读语篇中,绝大多数焦点都会被重读,但重读程度有差异,只有大约一半的焦点会获得强重音。句末信息焦点重读概率达88%。宽焦点中重音分布的基本规则是:联合式短语以等重为主;主谓、述宾、述补短语以后重为主;定中和状中短语以前重为主。这表明,汉语中重音是表现焦点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句法手段的一种补偿。宽焦点中重音的分布规则跟常规重音的分布规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3 年 02 期

字号:

      一 引言

      本研究主要探讨汉语中焦点与重音的对应关系。焦点与重音的对应关系是语言学和语音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这方面的大量研究主要以英语为研究对象,针对汉语的研究,只有少量研究成果。汉语中焦点与重音的对应关系需要我们在借鉴英语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讨。

      对于焦点与重音的关系,不同的研究者从句法、语义、语用等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Chomsky & Halle(1968:89-91)提出核心重音规则,指出在没有上下文语境的时候,核心重音落在句末实词上。再通过焦点投射规则,就可以根据重音确定焦点成分。Bolinger(1972:633-644)不同意Chomsky的这种按照句法结构分配重音的观点,认为语句重音不是由句法结构决定的,而是由语义和情感上的突显(highlighting)来决定的。信息焦点与重音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不存在焦点投射的问题。针对Chomsky的纯句法的观点和Bolinger纯语用的观点中存在的问题,Jackendoff(1972:230)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认为应该先根据语用原则确定句子的焦点域,再按照常规重音规则确定重音落在焦点域内的哪个词的哪个音节上。除此之外,Gussenhoven(1983)、Selkirk(1984)和Ladd(1996)提出按照论元结构来分配重音。虽然三个人在具体观点上有分歧,但都认为在英语和德语中,宽焦点的焦点重音落在句子的论元成分上。

      上述研究主要是针对以英语为代表的印欧语言的。这些语言中,重音是标记焦点的必要手段,但汉语中焦点的标记手段与英语有所不同。徐烈炯、潘海华(2005:44)认为汉语中的焦点如果已经通过句法手段来标记了,就不必再通过语音手段来标记。Xu(2004:277-299)提出,汉语中句末是信息焦点的默认位置,一旦焦点处于默认位置,就不需要再用重音来表达了。音系手段只是句法手段的一种补偿。汉语中焦点与重音的对应关系到底是怎样的,需要我们通过更多的、一定数量的真实语料的语言学和语音学分析,用统计的方法进行深入的考察。

      关于焦点与重音的对应关系的研究,在方法论上Ladd(1996:160-197)曾经指出存在两种相互联系的研究取向:一种取向是在已知焦点的情况下,在焦点域内如何分配重音;另一种取向是在已知重音的情况下,如何推测焦点域的范围。本研究主要采用第一种研究方法,先根据上下文语境确定焦点,再分析焦点域内重音是如何分布的。本研究具体探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焦点与重音的总体对应关系是怎样的?(2)句末信息焦点是否重读?(3)宽焦点中重音是如何分布的?

      本研究将以30篇自然叙事语篇的正规专业朗读录音为材料,被试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确定焦点;以语音的感知特征为线索,确定重音的配置,并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焦点和重音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对汉语文语转换系统(TTS)的韵律控制有实际应用价值。

      二 研究方法

      (一)语料

      本研究所使用的语料是从中科院心理所的大规模文本和语音标注语料库中抽取的30篇叙事语篇。这些语篇包括文化教育、科普和历史三类题材,每类题材各10篇。每个语篇平均约50个小句,600个汉字。所有语篇都由一位专业的女性播音员以中等语速、不带强烈感情色彩的方式进行朗读。朗读前,该发音人对每个语篇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熟悉和理解。

      1、焦点的确定。徐烈炯、潘海华(2005:11-12)认为,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凭语感不难指出焦点在哪里。我们同意这种观点,认为经过良好训练的母语者凭语感能够找出语篇中各个句子的焦点。我们让被试在对文本语篇理解的基础上确定焦点。参加焦点确定的是14名在校大学生和6名研究生,均具有较好的语文基础。文本语篇以打印材料呈现给被试。请被试认真阅读每个语篇至少两遍,确保对语篇准确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请被试逐句找出自己认为每个句子中在语义上最重要的、作者着重强调的词项,并在词的下方划一横线。告诉被试,每个句子中所划出的词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如果认为整个句子的语义在语境中不重要,可以不作任何标记。对语篇理解和焦点确定的时间均没有限制。

      对20个被试焦点确定的结果进行汇总,把被试标注一致性高于70%(至少14个被试都标为焦点)的词最终确定为焦点。30个语篇一共1432个小句,9562个实词(由于虚词一般不会成为焦点,本文只对实词(包括副词)进行统计分析),其中2027个词被确定为焦点词,占实词总数的21%。

      2、重音的确定。我们根据听感上的轻重把语句重音分为1级重音和2级重音。1级重音是指听感上有一定的重度,但并不特别突出的重音;2级重音是指听感上特别突出的重音。把30个语篇的录音材料分别让2名经过专业培训的研究生听辨,各自独立完成标注任务。在标注时可以反复听辨,并尽量保持前后判断标准的一致性。

      利用kappa系数对两名研究生标注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检验,kappa值等于0.765,表明两人对重音的标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对于两人标注结果不一致的地方,由本文作者对语音材料反复听辨之后确定重音等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