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认知域的标记形式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钟书能(1965—),男,福建武平人,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认知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翻译研究、二语习得(广东 广州 510640)。

原文出处:
外国语

内容提要:

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指在概念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内在的、连贯的、凝聚在一起的范围,而在这个范围内,可以进行语义描写。换言之,意义就是概念化的过程与结果。认知域可分为基本认知域与复杂认知域。本文重点考察汉语“的”字、以及英语’s所有格和“of”所有格等对认知域类成员进行形式标记的功能,同时也兼涉抽象的无标记形式(如定量化形容词以及名词直接修饰名词表达式等)。研究发现,一方面人类在范畴化的过程中必须依赖一定的标记形式对认知域的成员进行分类,另一方面,不同语言的标记形式尽管千姿百态,但其认知规律是高度一致的,即都必须诉诸具有指示、定量化等指别功能的语言形式。语言标记与语用频率、概念化视角、经济原则等其他认知因素会不断互动,从而形成一个从有标记的到无标记的原型范畴效应连续统。毫无疑问,对认知域的形式标记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人类概念化的认知机制。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3 年 01 期

字号:

      数学阅读是数学学习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是学生从个体认知经验出发,通过对数学材料的阅读和分析,感悟数学意义和方法的一系列行为.在信息社会,数学阅读能力也是人们生活与发展的基本技能,比如人们经常要对各类数据、图表等等进行数学化阅读和分析,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数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科学而有效的引导.

      一、高中生数学阅读的问题分析

      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前,经历了多年系统化的数学教育,他们也逐步将数学认知体系建立起来,并在数学问题探究和分析中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当然,他们在学习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值得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分析和总结,以便给学生以针对性的引导.在数学阅读方面,教师也应该这样处理,下面笔者就对高中生数学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

      1.数学阅读的兴趣尚待提高

      从小学开始,很多学生就对数学应用题的处理很是头疼,这正是他们欠缺阅读能力导致的.但是学生还是不太关注阅读能力的提升,对教材上所安排的阅读材料都没有兴致,甚至是老师安排下来的阅读作业,他们也经常选择性忽视.

      分析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原因有二:其一是学生对于阅读缺少内在动力,且学生的意志品质尚待成熟,这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出现三分钟热度的情况;其二是与其他人文学科不同,数学阅读的材料更加抽象,而且逻辑性与概括性都很强,很难给予读者太多的感性刺激,很多概念和术语也相当枯燥,这很容易让学生形成一种排斥心理.

      此外,数学阅读材料所包含的信息都必须读者开动思维进行发掘,如果在能力和方法上存在欠缺,读者自然会产生味如嚼蜡的感觉.总之,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削弱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当然也会降低学生的阅读效果.

      2.数学语言的转换能力偏弱

      读不通、看不懂是学生数学阅读的最大障碍,细致说来,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学生在文字、符号、图像等数学语言的转换偏弱.众所周知,为了更加翔实地将一些数学问题表述得严谨而精确,人们往往需要借助文字、符号等不同类型的数学语言来进行说明和表达.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对这些语言进行翻译,并提炼出内在的数学信息.

      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无法在不同类型的数学语言之间熟练切换,比如有关等差数列的认识,用文字语言表达其概念时可以阐述为: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和它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该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用符号语言进行表达,即,在和学生沟通时,我们发现他们对这种符号的表达还是不够熟练.

      学生如果能够对各种类型的数学语言都能娴熟掌握,不但有助于学生强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提升其思维的灵活性,这对他们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发展将大有益处.当然,更加关键的是,掌握数学语言是学生开展有效阅读的前提,也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效沟通的可靠保障.比如在某些数学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学生需要借助数学语言来分析题意,需要结合数学语言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数学语言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

      3.学生的阅读训练严重不足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过分关注习题的讲练,这也导致学生在数学阅读方面存在严重不足,须知阅读能力的提升是需要不断练习的.

      结合平常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即便是某些数学问题,教师也对相关情境进行精简,最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都是提炼出来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学生的思维更趋于公式化和模型化.考虑到学生一直在数学阅读方面缺乏主动意识,如果我们的教学长时间按照这种方式来进行,学生将更加缺少训练,他们阅读能力将很难得到发展,由此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还在于教师急功近利的教学思想,大家不愿将宝贵的课堂时间安排给学生进行阅读和体会,他们更倾向让学生将精力放在概念理解和习题练习上,至于教材上的阅读材料等等,那是可以丢弃在一边的.

      总之,诸多原因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衰退,这些状况要引起教师的警惕,并在教学中予以改进.

      二、有效引导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基本策略

      针对上述学生在数学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有必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改进,有效引导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发展.

      1.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

      在研究学生发展时,我们经常讲天赋决定他们的上限,努力决定其下限,而兴趣则决定着学生能够将其天赋开发出来的程度,并决定着他们的努力程度.由此可见,兴趣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指导学生开展数学阅读时,教师可以通过充分利用阅读素材,巧妙创设阅读情境等方式来组织阅读活动,以此来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强化他们的兴趣.[1].

      高中数学教材上有着非常丰富的阅读素材,以人教版数学必修5为例,其中就有“海伦和秦九韶的三角形面积求法”“斐波那契数列”“估计的值”等等,这些内容有的在谈数学理论的发展史,有的则在介绍数学研究方法,若细细品味,则必然能够让学生从中感悟阅读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阅读材料,毕竟这些材料都是匹配学生的学习进度穿插进来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有效找到素材和所学内容之间的衔接点,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阅读信息的提取,也有助于学生为自己的数学学习提供深度理论的支撑,这能够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下理解所学,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所开展的阅读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得,他们的阅读兴趣自然会得到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