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大陆的白银时代(1276-1359年):可公度性和多样性

作 者:

作者简介:
黑田明伸,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

原文出处:
思想战线

内容提要:

13世纪后期欧亚大陆的白银突然变得充裕,而到14世纪60年代又突然稀缺了。伦敦造币厂的银币年产量与孟加拉的银卢比的年发行量的变动如影随形,两者之间的这种联动是蒙古帝国将银的流通从市场底层转移到了欧亚大陆的长途贸易的结果,虽然对此观点仍存争议。在第一个白银时代,货币流通分为多个层级,而白银则始终在高层级流动,以白银重量确定的记账单位在欧亚商路的西端决定着银币的价格,而在东端的元朝则与纸币保持着联系。在这个白银时代,蒙古帝国降低了商业壁垒,使白银在商路上流通,实现了欧亚大陆范围的货币的一体化,这是它与始于16世纪70年代的第二个白银时代的差别。第二个白银时代,开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竞争体制,一些国家通过信用关系加强了国内市场的上下层级之间的联系,创造了多种货币并存的空间。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3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导言①

      13世纪末,欧洲地中海地区的银币突然之间多了起来,据说银币的颜色也变白了,白银在欧亚大陆流通了数十年,然后又突然消失了。这是16世纪末到17世纪波托西白银在全球流通之前的第一个白银时代。包括凯恩斯在内的一些思想家将第二个白银时代贵金属货币的流通看做近代资本主义的源头,但这个观点颇有争议。

      本文试图揭示两个白银时代的显著差别,同时也提出或许第一个白银时代才是“近代”的真正源头。虽然传统上欧亚地区被认为是各自孤立的,本文旨在说明在蒙古帝国时期,整个欧亚大陆的白银流动是相通的,特别强调了白银在一国之内的垂直流通和在国家间横向流通之间的差异。

      本文进一步探讨第二个白银时代(1570-1640年)不同于第一个白银时代(1280-1350年)的特点。在白银大流动的相似性的背后,交换媒介在普通人之间的流通有着不同的意义。货币流通的多个层次说明,学术界两种流行的观点都有内在缺陷,如A.G.弗兰克只注意白银的水平流动,或者说贸易平衡,而C.P.金德尔伯格则把白银的用法划分为流通银币和白银贮藏。

      二、欧亚历史上白银的重要性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白银而非黄金,因为后者在18世纪以前并不像白银那样发挥普遍的作用。在19世纪黄金景气之后,黄金的重要性才超过白银,整个18世纪,黄金记账单位在西欧才普遍使用,黄金产量的总价值未及白银的一半。

      本文强调的是白银和黄金作为交换媒介的不同功能而不是流通中的相对数量,白银与黄金具有不同的特性,故而不能轻易地将它们放在一起来讨论,考虑到需要一种通货可以在人民中普遍流通,可提供较大量的可能性方面,白银比黄金优越。金币能够成为本位货币,但可能远不能提供足够的供给,即使19世纪仍然如此,它需要大量的辅币和纸币作为补充。因此,对于以黄金为本位的货币制度,保证代用币的可兑换就很关键,而白银则可以独立满足贸易所需要的弹性供应。

      其次,使用黄金作为货币的地区并不相邻,虽然南印度和地中海地区长期以黄金为货币,中国在西汉以后黄金只作为宝藏。在17世纪的亚洲,日本东部,一些印度尼西亚的苏丹国家,如亚齐,曾短暂使用过黄金。然而,欧亚大陆的其他地区主要的货币是白银,所以18世纪之前,从欧亚大陆来说,白银是最重要的货币。

      估计第一个白银时代的白银矿产量是不可能的,但是,即使在欧洲,白银肯定已经取得支配地位。不断增加的黄金供给,特别是来自非洲的黄金,的确刺激了14世纪欧洲的黄金铸币,但是,其他证据也说明,白银的支配地位在不断增强,特别是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国家在14世纪之前很少铸造任何金币,虽然英格兰国王亨利三世在13世纪中期试图建立金便士制度,但是英格兰在1344年之前几乎全部依赖银币。法国的路易九世也效仿亨利三世打制过金币,但法国的币制同样是以贵金属商品——金币为补充的银本位制。同样,在高加索发现的13、14世纪的拜占庭窑藏几乎全部是银币,这与更早时期的窑藏只有黄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追溯到13世纪之前,我们发现,白银和黄金都不是普遍的交易手段,这就更凸显了白银时代在全球经济史上的意义。13世纪之前,每一个主要的文明都保持了各自特色的货币制度。欧洲地中海地区和中国之间最大的差别在金属货币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方面。总的来说,当然也有个别特例,中世纪的欧洲缺乏足够的小面额货币,英格兰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在那里,零钱短缺使面包师按小麦价格来调整面包的大小,在此情况下,贵金属货币与商品货币平行并存。两者的关系是互补的而非可替代的,除城市居民需日常购买食品外,正式的货币供给对于普通民众的生活几乎毫无影响。与此不同的是,在东亚,铜钱和商品货币的流通在当地市场并存,其间的关系是可替代的而非互补的,与欧洲地中海地区的统治者不同,政府必须考虑铜钱供给量的减少会影响社会基层谷物的交易,充足的铜钱供给是为了促进地方市场的粮食贸易。政府的货币供给在东西方也有不同的意义,在中国它是皇帝对民众进行有效统治的手段,而在欧洲地中海地区,则是政府补充财政的手段。

      三、白银在欧亚大陆的流通

      13世纪末到14世纪中期,欧亚大陆上白银的使用显著增加,在英格兰,造币厂的银币发行量达到拿破仑战争前的最高纪录。在意大利,1285年金银的比价为1∶11或1∶11.5,14世纪20年代则达到1∶15的最高点;在中东,10世纪以来白银需求量巨大,白银的供应充足,这还是第一次。更重要的是,流通中的白银比以前变白了,说明这些白银来自别的地方。1295年之后,在德里苏丹国白银也不再稀缺,14世纪中期孟加拉苏丹发行的银币大增。在朝鲜,官方史料记载,1287年银锭作为计重货币流通(虽然据说约1个世纪前白银已作为货币流通,但至今仍未证实)。总之,史料显示白银突然之间增多了。

      但是14世纪后半期,就像它突然大量出现一样,白银在欧亚大陆突然稀缺了。到14世纪末叶,英格兰和埃及都深感白银短缺。伦敦造币厂的产量从14世纪50年代的10 324千克戏剧性地减少到14世纪60年代的971千克。此后,一些英国城镇不得不依赖地方信用。1359年,埃及流通中的白银突然消失,恰好与孟加拉的突然失陷发生在同一年。此后埃及大量发行铜币。直到15世纪末,孟加拉苏丹未再有大量发行银币的纪录。从14世纪最后25年起,合金币和铜币支配了北印度的市场。同时银锭的流通在朝鲜也在此时结束。14世纪欧亚地区经历了普遍的银荒。伦敦造币厂的统计提供了从13世纪后期之后的最好的资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