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规范票据的表现形式。一是开具各种假发票套取现金,用于各种不合规的开支。二是将购置的国有固定资产(比如,手机、电脑等通讯工具、小车等交通工具、住房等)转移到个人而造假的票据。三是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和领导将购买各类资产的发票拿到行政或国有企事业单位做账报销。四是给领导或有特权的人发奖金或红包等而造假的票据入账。五是为形成小金库或小团体私分公款,制造假的票据和凭证。六是隐瞒利润,偷逃税款制作假凭证来虚增成本,如造假工资表等增加成本支出。七是将财经法规、会计制度中不能报销的发票变换成可进成本的运输、修理、低值易耗品等发票。 二、不规范票据存在的危害。一是被审计单位本身主观故意开具虚假发票,实质是违纪、违法、违规的问题,加大成本费用支出,致使国有资产和税款流失。二是造假的票据,严重违反财经法规,背离了会计真实性的原则,给单位的财务管理造成严重影响。三是背后掩盖了一些重大的违纪、违法、违规的问题。四是造假的票据,以各种“办公费、材料款、修理费”等名义开具虚假发票,购买材料或修理车辆等无法进行正常的财务核算和管理,造成浪费和流失,也容易使个别人借此机会中饱私囊,助长腐败风气。 三、审计不规范票据的思路 (一)探索不规范票据的特点。首先进行逻辑判断,一般虚假的票据的日期、数量、单位、单价、品种、规格、收款人填写不规范,金额一般为某个整数,收款单位印章不清楚。其次是日期与发票的连续号码不相称,同一个单位开出的同一种发票,日期在前的号码却在后,日期在后的号码反而在前。再次是工资、奖金或其他各种补助费表上领取人签字的字迹差不多,或一人代领多人,或人事工资部门下达的工资单与财务部门实际发放工资单不一致。四是费用报销的内容与单位的实际经济业务不一致,如汽车修理的费用清单中汽车牌号,房屋维修的预算决算等。五是出差费用的报销问题,出差的会议通知、出差的地点、出差的处理工作的结果等。六是审批手续问题,主要审查手续是否齐全,有的是财务人员自行审批,有的只有审批人而无经办人,购买物品无仓库专门验收人签字等。 (二)正确掌握审计的技巧和方法。一般采取技术分析、逻辑推理、询问、内查外调结合等多种审计方法结合运用。首先,审计人员凭借职业判断,集中精力仔细查阅凭证,融会贯通,抓住重点。其次,在查阅大量的凭证中要有侧重。应确定好审核、重点审核和抽样审核等多种方法。可进行重点审核,从审核时间和金额入手,时间的重点应放在年终或该单位重大事情的前后;金额的重点应放在连续、大额。再次是通过审核发现一些有疑问的凭证后,进行一套系统的核对,最终达到查深、查透、查实,制止和纠正不规范票据和虚假票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