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审计特征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廖智超,广东省计算机审计中心

原文出处:
广东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4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如今,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正在把人类社会带入一个以“PB”为单位的结构和非结构化“大数据”信息时代。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海量数据的产生和运用不断推动经济、政府、社会等各个领域的量化进程。通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及数据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数据革命正在改变政府、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运作方式。

      作为社会经济运行的监督部门,“大数据”时代对审计工作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审计工作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它引导我们更多地基于数据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和预测,基于事实与数据做出判断和决策,以数据为基础的数字化审计在政府审计中逐渐成为主导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刘家义审计长所说:“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审计的出路在于信息化,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数字化。”推进数字化审计,既是审计工作转型升级的内生需求,也是大数据时代浪潮驱动的外生动力。

      数字化审计环境特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手段的不断创新,信息化浪潮助推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引发经济社会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爆发性增长。数字化已渗透到政府、企业日常工作和业务管理的整个过程,全面促进政府、企业行政管理和商业管理的创新,社会的管理和社会的应用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

      从社会环境来看,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审计对象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统一的网络平台、统一的数据环境和统一的重点业务信息系统逐步建成,以信息流、数据流为基础的大型管理业务平台如社保、银行、海关、税务等全面取代传统手工作业环境,呈现信息管理数字化,数据处理过程电子化,数据应用规模化,经营管理集团化的趋势,以数据大集中、大型业务系统管理海量数据为特征的“大数据”处理模式逐步与社会管理和生产紧密结合。同时,以服务型政务和政务公开为特点的改革全面改进政府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和数字网络技术,建立办公自动化、流转审批等内部业务流转系统,信息公开、“一站式服务”等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全方位、高效地向社会民众提供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限制的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务。

      从审计对象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审计对象经营管理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均发生较大的变化。审计对象以大型财务、业务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取代手工操作,电子数据取代纸质文件,实现电子处理、电子审批、电子管理、网上办理、网上交易等全新业务方式。同时,基于信息流、数据流、网络流的审计对象业务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纵横交错的应用环境,不同单位之间的业务呈现更加频繁、紧密的互相交流、关联和照应,呈现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等全新特征。

      从审计目标来看,随着社会公众对审计关注的不断提高,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方式的改变,呈现审计“无边界”趋势,审计更具前瞻性、宏观性、及时性和实时性。要求审计工作必须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水平,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扩展。要求审计更加有效地进行前瞻性预测和判断,更加有效地进行宏观评价分析,实现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功能。

      作为审计部门,我们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数字化审计,从海量数据中快速“提纯”出有用的信息,才能持续实现国家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

      数字化审计组织方式特征

      从审计数据来看,在当前“大数据”环境下:一是数据量大。审计组所需采集分析的电子数据,将从“MB”级上升到“GB”级,甚至“TB”级;二是数据结构复杂。审计对象运用信息系统管理财务业务内容不断拓展,系统结构变得更为复杂和臃肿;三是数据内外部关联更为紧密。审计对象不但内部呈现集团一体化管理趋势,运用大型信息系统管理集团内所有子公司业务,同时不同审计对象的外部业务关联勾稽关系也越来也紧密;四是审计线索更为隐秘。计算机技术和违法犯罪手段的发展,审计线索往往以分散隐秘的手段隐藏在海量数据中,仅仅运用简单的查询分析手段难于发现问题。

      从审计需求来看,希望通过开展数字化审计,能够更加有效地综合利用分析海量数据,能够更快准确地筛选问题或案件线索,能够更宏观地揭示经济政策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和风险隐患,能够更具前瞻性地预测潜在价值的信息、未来趋势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审计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传统以“项目”为主线的单兵作战、简单分析的数据分析组织方式已无法适应数据环境的变化,建立起以“数据流”为主线的“共享、协同、控制、集成”数据分析模式,形成技术资源整合,技术分工明确,力量调配柔性,集中分工灵活的组织模式,成为“大数据”环境下有效开展数字化审计的重要保障。数字化审计组织方式要做到:一是要实现集中分析。充分整合部门审计技术力量,采取以技术团队模式,分层次、分类型灵活分配计算机技术人员,对大数据统一研究,集中分析处理;二是要实现关联分析。建立数据分析领导机构,完善审计各部门的业务沟通和共享协调机制,开展以财政为主线,部门预算和专项审计为分支,实施“总分总”的数据分析组织模式;三是要实现力量整合。充分统筹审计机关的技术和业务骨干,成立技术与业务紧密融合的数据分析团队,能够快速开展满足复杂审计和标准化审计的数据分析模型建设,推动数据流与业务流的交汇,充分挖掘隐藏的审计线索,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四是要实现主动分析。成立研究型数据分析团队,以数据流为主线,采取专家型引导模式,结合国家经济发展重点、社会热点和审计计划安排,通过对历史数据和现场采集数据的集中分析研究,查找线索和疑点,确立审计主线和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