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审计 “不是看你不顺眼就审计你” 记者:除了刘志军外,这两年还有哪些大老虎是审计出来的? 董大胜:(笑)我们只审计小老虎、苍蝇。 记者:今年审计力度会不会进一步加大?重点是什么? 董大胜:那肯定加大。今年要对财政部的预算资金状况进行审计,对发改委的安排投资情况进行审计。对三十多个中央部门预算资金情况进行审计,包括下属单位。包括对中央电视台的审计、对金融机构的审计,还有十来个国企领导以及三个省长的审计。 记者:是哪三个省长? 董大胜:你们马上就会知道了。这个是例行审计,绝对不是看你不顺眼就审计你,这是制度安排。凡是领导干部、“一把手”都要接受审计。 记者:依据什么去确定审计谁? 董大胜:主要是看任职时间长短、多少年没有被审计。从任职年限上考虑,也有调动的时候被审计的。多少年审计一次没有具体规定,制度设想是,在他任期5年内能够审计一次。 记者:对省长的审计包括哪些内容? 董大胜:我们只负责审计省长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不管他的个人财产。比如执行国家宏观政策情况,重大决策制定情况。财政管理、土地管理、环保、省长责任制、粮袋子等情况。 记者:大家都说干部离任审计的覆盖面比较低?你怎么看? 董大胜:我觉得现在主要不是覆盖面低,是审计的质量问题,我们审计署每年审计十几个省部级干部,审计质量还可以。现在主要是基层审计机关,比如像县一级审计机关,就十几个人,组织部在每年换届的时候会布置任务,在一个月内审计二三十个干部,审计局除了局长、司机、出纳、会计,没有几个人能干业务,两三天就审完了,你说能审计出来吗?我担心主要是这个审计质量。 记者:那怎么改变现状? 董大胜:还是要和组织部门做好有计划的衔接,明确领导干部审计的一些具体内容,另外提高审计干部的素质。 记者:这一年来对八项规定的审计,有没有查到什么? 董大胜:也有,包括违反规定出国,这方面多一点。 审计全覆盖 “以现有人员配备审计不过来” 记者:总理提出审计全覆盖,审计署有压力吗? 董大胜:我们要审计这么多一级单位,每个部委下面还有那么多二三级单位。今年总理要求,我们要实现全覆盖,要覆盖二三级预算单位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此外,还有54个央企,我们一年审计不到10个,再加上金融机构,各类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还有保险公司,太多了,以我们现在的人员配备,审计不过来啊。 记者:那怎么克服这个困难? 董大胜:从朱镕基时代开始,就要求我们全面审计,突出重点。首先是要突出重点,然后是全覆盖,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错位覆盖,不可能同时覆盖。今年重点审计这部分,明年重点审计那部分。比如说,争取五年之内实现全覆盖。 记者:那么被审计单位不会因此产生预期和提前准备吗? 董大胜:他哪能判断得出来?我们每年审哪里是我们独立决定的,他判断不出来。 审计出的问题 “央企容易出现重大决策不科学现象” 记者:在过去几年里,我们通过审计比较容易发现问题的是哪些领域? 董大胜:不同领域不同问题,每个领域都有问题。 记者:比如说央企呢? 董大胜:像财务数据不够准确真实,成本数据不够真实,一些重大决策不够科学,造成损失浪费。 记者:垄断企业的审计结果呢? 董大胜:垄断企业,这个我不是太清楚。像中石油,这个不是有了吗?审计出来了。 记者:政府部门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董大胜:比如说一些资金没有按照预算的渠道使用,像三公经费多了少了,这些都会有的。 记者:去年审计中央预算单位的时候,发现很多一级单位,为了防止三公经费超标,向二级单位转移,这个情况怎么办? 董大胜:确实有这个情况,而且不仅向二级单位转移,还有向三级单位转移。类似接受企业赞助的情况也有。我们努力在审计中发现这个情况。但是,不可能发现所有问题。 “制度安排不合理造成屡审屡犯” 记者:怎么看审计的成效,有些审计出来的问题,又回去了? 董大胜:你提到的是审计整改的问题。每年审计署向人大作报告后,国务院都会做一个整改的布置,要求中央部门对审计出来的问题一个一个整改,现在审计出来的问题整改率在99%以上。但是有些问题是制度安排不合理的问题,难免出现屡审屡犯的问题,这要在体制机制上下工夫。 记者:哪些是屡审屡犯的问题? 董大胜:举个例子,像公务员的工资、补贴,每个人多少钱都是法定的。但是财政部门在向有些单位拨付的时候,不给你拨足。他给你留个缺口,让你自己去找钱。有的部门找不来钱,那怎么办?就挪用其他经费。这个我们叫挤占挪用经费。这个你说怎么办,工资定了标准,你不给人家发行吗?不给谁发都不行啊。怎么办?只能在制度安排上把该拨的钱拨足。 再举一个例子,以前的出差补助标准是很低的。但到现在,一个地方出差,住个百八十块钱的房子,哪儿住去啊?这就要下级出差单位给你补贴。但他也没有来源,这个也不合适。但不补贴怎么住啊? 土地出让金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