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及其特征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晓慧,金彪,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

原文出处:
审计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4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历史沿革

      伴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一个从放权让利到推进法人治理结构的过程,我国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以下简称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也不断完善:

      (一)起步探索阶段(2000年~2004年)

      1998年,国务院根据《稽查特派员条例》向国有重点大型企业派出稽查特派员,以财务监督为核心,代表国家行使监督权力。2000年,稽查特派员制度又进一步转化为监事会制度,这与审计机关依据《审计法》对国有企业财务收支开展审计监督的职责形成重复监督的局面。在此背景下,审计署以199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以及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行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为契机,从2000年开始,着手考虑开展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初步摸索出“摸家底、揭隐患、促发展”的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总体思路。

      (二)全面提高阶段(2005年~2009年)

      2005年开展的中石油集团原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给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注入了新的思路和审计理念。此次审计中,审计组跳出常规思维,对占中石油半壁江山的大庆油田面临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设备维修和改造严重落后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向国务院作了专题报告,审计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2006年,新修订的《审计法》颁布,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地位得到正式确认。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要健全、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这些均促使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层次和水平得以全面提高,扩展到“把握总体、揭露隐患、服务发展”,开始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两大审计目标,做到监督与服务并重。

      (三)深入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两办规定),对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审计评价与结果运用,都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这标志着经济责任审计全面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2011年7月,审计署出台《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贯彻两办规定作出具体部署。上述政策规定标志着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思路和审计内容更为清晰,逐步形成了“强化管理、推动改革、维护安全、促进发展”的总体思路。这样,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更加强调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和责任的落实,已从查处违法违规问题转变为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完善体制提升绩效问题“两手抓”的局面,在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推动国企改革方面开始发挥更大作用。

      二、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分析

      通过对《中国审计年鉴》和2000年以来审计署审计长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结果公告等公开资料进行统计整理,我们分析出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如下:

      (一)审计数量和审计范围总体趋于平稳

      1.从审计数量看,2000年至2011年,审计署受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委托,共对55户中央企业开展了93次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平均每年审计7.75户,户均审计1.69次,2009年以来审计数量在10户至12户之间,总体趋于平稳。2000年、2002年、2003年开展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较少,主要原因是2000年和2002年以开展中央企业财务收支审计为主,2003年审计署因对原国家电力公司领导班子经济责任审计投入力量较多,故未开展其他经济责任审计。

      2.从审计范围看,审计署开展的主要是中央管理的重要骨干企业(以下简称中管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并且做到了全覆盖,审计范围相对稳定。根据统计,2000年至2011年审计的55户中央企业中,共有52户为中管企业,另有3户企业为国资委等其他部门负责监管的中央企业,对中管企业的审计量占94.55%。

      (二)审计类型以离任审计为主,审计对象基本为个人

      1.从审计类型看,2000年至2011年,开展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以离任审计为主,总量达到79.57%,尤其是2004年至2009年全部为离任审计,但2010年以来加大了任中审计的比重,且有增加趋势,2010年和2011年任中审计的比例分别达到60%和60.67%,均超过了当年的离任审计。

      2.从审计对象看,基本是对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审计,但在2003年及以前,审计署开展了部分中央企业领导班子的经济责任审计,这也包含有一定的特殊背景。如2003年审计署对原国家电力公司领导班子经济责任审计时,就存在着该公司原总经理高严涉案潜逃的背景因素。

      (三)问题金额较大且领域较为集中,领导人员主要承担主管责任

      1.从审计结果看,近些年的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问题金额较大,且主要集中在企业损益不实和因重大经济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潜在损失和流失两大方面。2003年至2011年,审计发现企业损益不实金额661.92亿元,户均8.27亿元;发现因决策失误造成的国有资产损失、潜在损失和国有资产流失金额654.56亿元,户均8.18亿元,问题高发期主要集中在2005年及以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