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改革的理想与困境

——罗家伦整理整顿清华大学的前前后后(1928—1930)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继青,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 100045)

原文出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罗家伦是近代以来堪称教育家的大学校长,他于1928年8月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1930年5月辞职离开学校。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罗家伦对清华大学大刀阔斧加以改造,实施了诸多改革措施,为这所大学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但是,以革命者的姿态来清华上任的罗家伦,自始就与这所学校有着极强的内在张力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他所代表的国家管制教育与大学自治发展之间的冲突;二是其办学理想、治理理念与清华大学的传统有着很大的矛盾;三是其个性与清华的传统也格格不入。正是这些张力与矛盾在改革中逐渐暴露乃至激化,导致罗家伦最终辞职离校。大学改革与发展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律,期冀以革命的手段改革大学,难以收到成效。究其根本,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发展是在与政治有着缠绕不清的关系中展开的,这就决定了每一位大学校长改革大学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大学改革与治理的理论视角,将罗家伦作为大学教育改革家,置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改革发展运动中来考察,分析其改革的条件、理念和路径、改革过程中遭遇到的问题处置,以及作为大学改革者的个性品质等因素对改革成败得失的影响,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4 年 03 期

字号:

       研究近代堪称教育家的大学校长,罗家伦是不能不关注的重点人物。他不仅曾经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两所近代中国著名大学的校长,在每一任上都大刀阔斧,着力改革,为大学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而且对中国大学教育有着深入的思考,贡献了自己的思想资源。但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这样重要的教育家,其主政大学的经历却颇为特殊,无论是执掌清华大学两年不到,还是入主中央大学10年时间,均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轰轰烈烈开始,却皆以黯然辞职而收场。

       翻阅史料,回到历史现场,可以看到时人对于主政清华时期的罗家伦的评价,可谓泾渭分明,尖锐对立。当然,这恰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存在,历史从来都不像教科书展现给我们的那样合乎逻辑。个体生命也正是在复杂的特定历史情境中左突右冲,作出属于自己的道德功业文章。时下学人对于罗家伦多了些同情之了解,对于罗氏主政清华及中央大学的功过是非,有了一分为二的评价;但是,对于罗家伦主政清华兴息之忽的解释,似乎仍有未尽之处。①有研究者称罗家伦“在清华卓有建树却不见容于当时校内师生”为“诡异现象”。②笔者阅读罗家伦主政清华时的有关史料,也慨叹不已,这位被陈寅恪赞为“在清华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的校长,③却为这所学校的上下所不容,内中缘由,值得深思,值得玩味。

       不过,探讨罗氏离职的复杂原因,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并非本文的全部主旨所在,柯林武德说过:“哲学是反思。进行哲学思考的头脑,绝不是简单地思考一个对象而已;当它思考任何一个对象时,它同时总是思考着它自身对那个对象的思想。”④罗家伦主政清华大学短短两年中,大刀阔斧加以改造,实施了诸多改革措施。当我们置身于罗家伦清华时代的场景中,从大学改革与治理的理论视角,以同情之了解的研究立场,深入探讨罗家伦领导的清华“改革运动”的历史过程,观察其面对问题的诸般举措及影响,其意义不仅在于澄清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可以展示中国大学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复杂的历史面向,并为思考当下的大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合法性焦虑

       1920年代初开始,清华学校的转型和发展进入关键时期。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壬戌学制”,设置大学的条件较之此前大为放宽,于是一大批专门学校升格为大学。北京大学自1917年蔡元培掌校以来,以“兼容并包”的理念着力于改革,一时间人才荟萃,声誉日隆,“国立北京大学自蔡孑民任校长后,气象为之一变,尤以文科为甚”。⑤北大俨然成为全国的学术中心、大学的楷模。而作为留美预备学校的清华,民初以来,屡遭外界舆论诟病,被冠之“贵族学校”,“买办学校”,“游民制造所”等。⑥在内外部压力之下,清华学校如何改革和发展成为当时最重要也很现实的问题。1922年曹云祥担任清华学校校长之后,即启动了改制为大学的具体方案,并进行校政改革。改革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因历史形成的诸多难以克服的积弊而步履蹒跚。随着1927年曹云祥正式提出辞职,校务改进的进程虽仍在丛生的矛盾中缓慢前行,而谁来担任清华校长的问题,成为各派势力竞相追逐的焦点。

       1928年8月21日,国民政府任命罗家伦为清华大学校长(而非国立清华大学校长,相关说明详后),罗家伦便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走进清华园。所谓特殊的历史背景,除了争执不休的清华校长问题外,主要还有两方面:第一,时局变迁,政权易手。1926年7月开始的国民革命军北伐,迅速形成席卷之势。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控制了北京,同年12月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实现了国家在形式上的统一。但是,国民政府对北京(同年6月28日之后更名为北平)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还远远不够;第二,全国教育行政制度大变更,教育资源分化重组。1927年6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了蔡元培代表教育行政委员会的提案,决定采用大学院制,并试行大学区制。这一制度实施自始,教育系统就扰攘不安,纷乱不息。1928年8月,北平大学区成立,北平各校并校工作实施,而反对并校的学生护校运动随之顿起。因之而起的纷争与风潮的背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派在“革命”胜利之后,争夺和瓜分教育界地盘的主导权的斗争。由于清华的特殊地位和优越的办学资源,各派政治势力和实权派人士对这块大学中仅有的“肥肉”(优质教育资源),竞相觊觎。

       如此特殊的历史背景,意味着罗家伦担任清华校长,将面临来自校内和校外种种巨大的挑战。但对于罗家伦本人而言,被任命为清华校长最直接的问题,在于任职资格和程序方面的困扰。由美国退赔庚款而成立的清华学校,最初为1909年清政府设立游美学务处,专司办理考选学生赴美留学事务,由外务部、学部共同管辖,辛亥革命之后,改由外交部专辖,美国驻华公使馆对重大事宜仍有决定权。其中校长仍由外交部任命,美国驻华公使馆也有话语权。北洋政府时期,时局动荡,清华校长更迭频繁,1911年至1928年17年间,校长十易其人。⑦1917年学校仿照美国大学体制成立董事会,董事会成为全校最高权力机关。

       南京国民政府接管北京之后,围绕着清华由谁来管辖的问题,外交部和大学院展开激烈争夺,双方各有貌似正当的理由。经过一番博弈,大学院与外交部达成共同管辖清华的协议。对于清华校长这个“肥缺”,各派政治势力竞相逐鹿,各自推出自己的人选,一时间谋此位者竟然有30多人。⑧根据张彭春的日记可以知道,自曹云祥提出辞职之后,觊觎清华者,在北方,除南开以外,有北京大学留法派的李石曾、留英派的《现代评论》陶孟和等人。在南方,主要是东南大学集团,包括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和黄炎培、陶行知所领导的中华教育改进社。⑨

相关文章: